孩子哭著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都是騙人的!以後再也不...

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我們讀了太多的文章,接觸了太多的事情,瞭解了世界的複雜,感受過無奈和心酸,我們漸漸的可以理解父母的行為,也接受了他們的方式。確實,我們不能通過簡單的對錯來評判一個人,不僅是父母,更重要的是孩子。有時候,熊家長們面對熊孩子的錯誤,會自欺欺人的說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可對於另一些家長,他們在面對孩子們犯的錯誤的時候會直接把這個孩子定義為壞孩子,可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因為我們知識的欠缺而導致的對孩子們行為的不理解呢?

孩子哭著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都是騙人的!以後再也不...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最頭疼的問題莫過於接到孩子老師的投訴了,老師總是投訴孩子今天又闖了什麼禍,可當家長詢問孩子的時候孩子卻總是以各種理由進行推脫,會把錯誤歸結於別的小朋友。而對於孩子的這種不斷“耍賴”的行為,作為家長也肯定是深惡痛絕的,可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家長們一般的處理方式基本就是沒收孩子喜歡的物品,停孩子的零花錢,更有甚者,就是對孩子進行打罵。

可是,孩子是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孩子害怕受懲罰。

孩子哭著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都是騙人的!以後再也不...

其實,孩子拒不認錯是一個典型現象,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一個階段,這是因為父母一旦知道孩子所犯下的錯誤,必然會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和懲罰,而且,這懲罰並不會因為孩子承認了錯誤而減少或者消失,這是孩子承不承認都會受到的懲罰,因此,孩子的牴觸心理就會越來越嚴重,對於多數孩子來說,他們所選擇的方式,就是拒不承認。

很多孩子都有過犯錯之後不主動認錯,推卸責任,找各式各樣的藉口來開脫的情況。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這種表現都很頭疼,甚至擔心孩子是不是品行有問題,長大後會不會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哭著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都是騙人的!以後再也不...

其實很簡單,就是找到孩子壓力的臨界點。

如果,孩子是因為害怕受到懲罰,那麼除了鼓勵孩子道歉和自我反省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接納孩子的道歉,要讓孩子知道,他道歉之後,爸爸媽媽是真的會原諒他的。那麼在他犯了錯之後,就會有主動道歉的行為習慣了。面對這樣的孩子,最可怕的就是在他道過歉之後,家長依然“坦白從嚴”,這樣會給孩子一種我承不承認錯誤,道不道歉的效果都是一樣的,那麼既然道歉沒有用,那我為什麼要道歉,我還不如一句話都不說。

如果,孩子是因為焦慮,那麼家長應該做的更多的就是去引導孩子,這種情況下,多是在公眾場合。中國的姑娘們從古至今都是遵循著“人前教子,人後相夫”的處事原則的。更多的時候,我們會把教子作為一種人前的面子工程,見到了親戚朋友要“快喊人”、犯了什麼哪怕很小的錯誤也要“快道歉”,其實更多的時候,家長越催,孩子越不會去做。其實想想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在“人後相夫”,那麼同理,我們為什麼就不能“人後教子”呢?人前,給足孩子支持,人後慢慢的引導他一步步的去邁開步子,跨過這個坎。

孩子哭著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都是騙人的!以後再也不...

如果,孩子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錯,那麼家長更應該靜下心來,好好的聽聽孩子的想法。其實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家長在聽聞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之後,並沒有聽取孩子的說法,而是直接認為孩子做錯了,把孩子批評教育一頓,多數家長在這個時候還拒絕聽孩子的解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家長產生牴觸心理,如果真的犯了什麼錯誤,他也不會承認,並且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反正爸爸媽媽也不會聽我說,那我還不如“扛著”。

其實,如果孩子產生這種牴觸情緒,那麼此時,家長說什麼他們都是不會聽的,那麼還不如耐下心來,聽聽孩子的理由,仔細瞭解整個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和孩子一起分析,告訴孩子他在哪些地方做的是不對的,應該要怎麼做。

孩子哭著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都是騙人的!以後再也不...

套用一句話,我們看多那麼多的育兒書,依然無法從容的帶娃。帶娃路上坑太多,你又在哪裡迷茫過,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