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的祖籍大多在哪裡?

合浦仔林哥


武漢自古無土著。要是熟悉的話,就知道其實即使是老武漢,也多半不是土著,祖籍不是武漢的武漢人只怕有至少90%。

九省通衢,南船北馬的武漢自古以來就是個新人口不斷流入的移民城市。特別是近來以來,隨著武漢成為中西合璧,東西交融的國際化大都市,對人口的吸引力極高。作為民國時期的中國政治經濟軍事中心之一和建國後的四大工業基地,武漢不斷吸納全國各地的大量人口。

解放前,漢口,尤其是鐵路內的中山大道,漢正街地區一直被視為最武漢最本土的地區。這裡的話被視為正宗武漢話。可這一代的人卻從不是土著。尤其是中山大道操漢腔的漢口伢,十之八九是湖南人,下江人,河南人,川娃子在武漢的第二三代。當然省內各地的也很多。主要以黃陂孝感漢川等江漢平原的為主。湖南籍貫的漢口人代表人物有李娜,易中天。下江人代表人物有撒貝寧,金燦榮,邵兵,毛冬聲。

漢陽人裡面祖籍湖南江西的多。漢陽鸚鵡洲地區的多是湖南益陽,常德等洞庭湖周邊地區的。

武昌這邊的本地人裡面也是祖籍湖南江西的多。當然武昌軍隊大院,中直在漢,省直機關,大企業多,職工來自全國各地。

青山人祖籍東北上海的多。其實不止青山,很多武漢的老廠裡面的職工都是全國各地來的。當然東北人很多,上海人不少。正因為如此,青山形成了一種普通話加強武漢話融合在一起的方言青山普通話。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吸納了大量外來人口。特別是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中西部吸納開來人口最多的城市,城市人口從2005年的750萬達到目前的近1100萬,每年都有幾十萬的外來人口成為新武漢人。

要說武漢土著原住民,也不是沒得,看你怎麼看吧?武漢郊區的農民,城中村的村民才是土生土長的武漢土著。


絵飛的魚給邇覹笑

武漢“九省通衢”,古往今來商業匯聚之地

如果追溯到千年前恐怕我們祖籍都屬於河南,但歷史太過於悠久並不成立,武漢起家於清末民初,那個時候就有不少外地居民來此奮鬥。

在百年前武漢還並不是像現在這樣行政區分明,只談“武昌、漢陽、漢口”三鎮。



漢口,我認為祖籍較多的是黃陂,浙江、江蘇,黃陂就不用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至於浙江、江蘇又是什麼情況,主要是百年前漢口是直轄市,商業發達,外地商人特別浙商來此定居。



漢陽,原本是縣城祖籍裡面全國各地都有,但要真的仔細分析還是湖南、山西籍比較多點。主要是因為漢陽在以前開墾的時候外遷來的。


至於武昌現在就弄不清楚,武昌是大學城不少外地人在此落戶定居,只能說是整個武漢外地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不管祖籍在什麼地方,我認為能來到武漢就是緣分,那就是一家人。既然選擇留在這裡就努力為武漢發展添磚加瓦,作出貢獻。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狗年汪事如意。


武漢斑馬繪

分位置,板子橋是最老的一批武漢人住的,漢陽除了部分蔡甸,漢川,漢南以外土著其實並不少。但另外兩個位置不同。

武昌,黃岡,黃石和湖南較多,東湖高新就是天南地北的人了。

漢口沿江一帶以江西和安徽後代居多,正兒八經的碼頭工人後代,幾個老廠裡面下江人最多,也就是現在的江浙滬。另外孝感,仙桃,潛江居多。

東西湖尤其是吳家山附近河南居多。

至於黃陂,你優先要分清楚漢口的黃陂腔,黃陂的漢口腔,和黃陂的黃陂腔的區別,二七開始往北走,黃陂腔就是主流口音,未見得他們祖籍就是黃陂的。


湖北老球迷

資源養命應該是:人類生存在緣起緣落的靠海。才是擁有富潤的土質養身!草林與水源相當充足處處鳥兒都是來食魚兒,人類就根就是從這樣安居落業的!有如#福建#?字是否這樣解釋有福✔的人力建✔後來,由於這片土壤無法容滿超量人人的生存!才後慢慢向四面八方散枝開花結果,開始志向上甘嶺人人又再大量流暢!擁渀生存的方向去武漢至上海漫遊漁業飢不擇食的生涯,現代新世俗在世界中能夠養身的土壤力求生存!沒有肥沃的水土山林樹草根長在石頭上?生有幾高?







雲開696

聽老一輩的人說武漢是一個大遷移來的城市。我覺得這個說法比較靠譜。

其一,九省通衢和碼頭文化,武漢是個深厚碼頭文化的地域,這也是能與大上海齊名的原因之一(雖然因為南京長江大橋直接把武漢的漕運地位幹掉之後武漢經濟已經落後的太多太多),這樣的地緣環境註定有南來北往的人來這裡工作定居。

其二,語言,我去過很多湖北周邊城市,武漢話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沒有任何一個湖北的縣市說武漢話,口音語調完全不同,武漢話裡充斥著碼頭文化和市井文化。

其三,工業發展,武漢是工業城市,國家大興鋼鐵,工業建設時期出現了全國的人員聚集,以武鋼為例,這裡有北方人也有南方人,我認識的北方就到黑龍江,南到廣西,西有成都重慶,基本各地風俗都有看到,我這南方人冬天都有吃餃子的習慣。

其四,飲食文化。鄂菜並不是傳統五大菜系之一,但是隨著餐飲的發展和創新,鄂菜確在悄然崛起,它吸收傳統菜系的長處,不斷演進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菜系,我認為這也與人員的遷移走著莫大的關係。

所以,不要問武漢人從哪裡來。來了武漢就是武漢人,武漢是我們共同的家鄉,武漢的發展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和奮鬥。


間山話閒

我個人認為是江西。只可惜沒有學者寫一篇《湖北人由來考》!


同飲江水19177759415

武漢人大多從江西遷徙而來。武漢由漢口,漢陽和武昌組成。漢口大部分人都是從黃陂來的,這個,大多數武漢人都知道;多年前,在漢陽也遇到過很多家鄉黃陂的人,居然遇到過家鄉附近村子的小學老師,她的親戚在那邊,後來還遇到自己村子的人,在那邊,隨便去個地方,都會有好多說自己老家是黃陂的。也有黃陂的人去了武昌。黃陂的人大多是以前從江西遷徙而來。


千雪的世界裡

散了吧,即便老武漢,現在也是全民彎管子普通話,回家偶爾說說武漢話,孩子都是彎管子。最可笑是爹爹婆婆帶著孫子都是彎管子普通話。

當然這不僅僅是武漢特色,全國口語大一統 ,大融合大遷徙,悲哀嗎?大時代嗎?

現在依然是農村包圍城市,希望大把的人進來,本省的外省的,現在是搶人的時代,年富力強的人口在下降。人進來就要買買買,人來了,本土文化在消解。

武漢文化變得稀缺了,本土價值應該維護傳承。


liyun19

舵落口和後來的韓家埻就是500年前的江西老表四兄弟的後人,這個是祖輩傳下的話。500年前江西4兄弟逃難到了漢江邊的舵落口,後來人口發展壯大了,住不下了,有一部份順漢水遷移了,就是現在的韓家埻,你不信去打聽一下,這兩個位置的人多半姓韓!


英雄5788

武漢人實在!南京(徽京)人死活不承認是從江北遷移過來的!可文化屬性可以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