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平方釐米的中子星在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惡魔小丑資深玩家

一平方釐米的中子星?中子星不是地板磚,不是按平方算的。題主可能是想說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我就按一立方厘米來說一下這個問題吧。

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的產物。根據理論,質量為8個太陽至20餘個太陽的恆星演化到末期可能會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塌陷成緻密的中子星。中子星幾乎是由中子組成的,密度極大,每立方米中子星的質量在一百萬億噸左右,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質質量會在一百萬億克左右。如果地球能夠變成一顆中子星,地球的半徑大約只有10米。

把中子星物質放在地球上,目前看人類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一切只能靠已有的知識去分析。

如果把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質放在地球上,也許很多人會想到它質量大、密度大,地球上沒有任何物體能夠承受那麼大的壓強,中子星物質會穿地球而過。如果它真的只是穿地球而過,那絕對是再慶幸不過了,當然那只是幻想,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質放在地球上,很可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一旦中子星物質放在地球上,地球的質量遠比不上中子星的質量,地球沒有使中子星物質保持高密度的強大引力,這一百萬億克的中子星物質會迅速膨脹,引起強烈的衝擊波。衝擊波會催倒周圍的建築,甚至會在地面上吹出大坑。

快速擴散出去的中子有極強的穿透能力,如果中子撞擊到人體內原子的原子核,會產生核反應,最終使人喪命。中子彈就是這個原理。把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質放到地球上,給地球帶來的是一顆威力巨大的中子彈。


刁博

地球就廢了。

中子星是大質量的恆星在結束主序期或者巨星期之後,恆星核心坍塌後,強大的壓力把電子壓入原子核內和質子中和後形成中子而形成的。根據恆星的質量不同,中子星形成後的密度也不同。一般而言,質量越大的恆星,中子星的密度越高。當壓力大的足以壓碎原子核時,中子星就演化成了黑洞。

但目前,有記錄的超新星爆炸,都沒有產生黑洞,因此,超大質量的恆星在超新星爆炸後產生黑洞僅限於理論。

而較小的恆星,在內核塌陷時由於壓力不夠,只能壓近電子到原子核的距離,因此無法形成中子星,只能形成密度較大的白矮星。白矮星的密度也根據恆星質量的不同而不同。

目前的已知數據是,白矮星的密度在0.1噸到10噸每立方厘米之間。而中子星則要重的多,在8千萬到20億噸每立方厘米之間。這是一個完全無法想象的密度。

如果這麼一個玩意兒落在地球上,由於地球上沒有任何物質的密度高於它,因此沒有任何一個東西可以支撐它。它將以近乎無阻力的運動狀態朝地心做加速運動。當到達地心時由於重力加速度的原因,它會直接穿地心而過。直至到達地球的另一端。又由於地心引力和摩擦力,它會回落至地心,接著又穿地心而過。。。。

這個過程會經歷無數次,而隨著地球的自轉,它會在地球內部做不規則運動。由於地球內部是液態的存在,因此對地球影響不大,最多也就是地球內部多了一個不安定分子而已。

當然,這只是以中子星上的物質離開中子星以後,依然以穩定的中子形態存在的假設。事實上,中子星上的物質所以以中子的形態存在,於其自身強大的壓力有關,一旦離開中子星,中子將恢復一個質子加一個電子的形式,同時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要是那樣,一立方厘米的中子就足以廢了地球。


遊子天涯君莫問

拜託題主,如果你不是要畫一平方釐米的中子星在地球上,就不要用平方釐米形容,我權且認為你是要假設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在地球上吧,這裡試著解答一下。

首先必須強調一下,中子星的物質如果離開中子星,就不會以中子星上面的狀態存在了,因為失去了中子星上面的壓力環境,這些物質就會發生極大的變化,所以中子星上的物質是不可以以中子星上面的狀態被拿到地球上的。

那麼既然是假設,我們就假設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拿到地球上會發生什麼吧?要知道,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質的質量為8000萬到20億噸,因為不同的中子星密度會有差別,而且中子星的表面和內部的密度也會有差別。

那麼我們就假設這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質為一億噸,它來到地球上會怎麼樣呢?如果它來到地球表面,失去了中子星的壓力環境,它就會發生脫離中子態的物質爆炸,想一想朋友們,一億噸的物質重從一立方厘米中爆炸出來會是什麼樣的景象?所以那一瞬間就像點燃了一顆巨型核彈一樣,威力應當不小於大伊萬氫彈。



然而這其實還僅僅只是個序幕,因為爆炸出來的物質都是中子,還並沒有形成原子,我們都知道,當一個電子和一個質子壓到一起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箇中子,然而中子很難單獨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失去了中子需要的特定環境之後,中子中的電子就會被釋放出來,從而又成為質子和電子,這就是終止的貝塔衰變了。

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會有部分能量被釋放出來,這部分能量就來自於中子變成質子和電子後損失的質量,一億噸中子發生貝塔衰變之後會損失8萬噸物質,那麼也就是說這8萬噸物質轉變成了能量,這個轉變可是太驚人了,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計算一下會發現,8萬噸物質轉化的能量相當於1600萬億噸TNT炸藥,也相當於800億顆日本廣島原子彈的威力。



現在是不是發現這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質根本惹不起了?所以如果有這麼大點兒的中子星物質來到地球上的話,不但地球生物圈會被完全破壞掉,甚至可以將地球炸飛一部分,爆炸的反推力力還可以讓地球改變軌道。


人類的方向

頭條腦洞題可真不少!中子星怎麼會憑空出現在地球上呢?中子星本身是由恆星坍縮而成,密度僅次於黑洞的天體。它的前身既然是恆星,就會有其原有的軌道,若是它突然出現在地球範圍,那是以流星體撞擊地球嗎?



中子星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8×10的13次方克至2×10的15次方克之間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為8千萬到20億噸之巨!

我們常說的行星撞地球,會給地球帶來很大的連鎖災難。一般會留下隕石坑。但是中子星的密度和質量是超過任何一般隕石的,即便只有一立方厘米的大小,以它能到達地球範圍的最小逃逸速度估算(逃逸速度過小,會無法逃脫其它星系引力),如果落在陸地上,將會直接鑽進地心深處,會直接引起陸地板塊斷裂,對地心溶岩層產生衝擊,引起連鎖的火山爆發。如果落在海里,將會掀起超級海嘯,造成大片沿海陸地被淹沒。

其後的連鎖災難則將是氣候和生態環境方面的。



還更有可能,它會在極速運動和撞擊後,再次坍縮變成黑洞,將引發地球也發生坍縮,最後被合併吞沒。


姝子

姑且算是1立方厘米,這一小塊中子“臭豆腐”從母星分離那一刻,就脫離了強大的引力。而失去了引力束縛,中子簡併態將迅速瓦解,“臭豆腐”會立馬變臉成一顆中子彈,其威力強於多少個氫彈。所以,還未等到地球,“臭豆腐”已經先自煙消雲散了。如果說讓中子星離地球近些,讓臭豆腐瞬間到達地球,看是什麼效果。如果離這麼近,這地球就先自己崩潰成渣渣,化作一縷青煙飛向中子星了。


玄武岩8

首先得了解中子星是怎麼回事?它是由宇宙天體中恆星演變過來的,恆星誕生經過數億年的形成幾次爆炸💥裂變,內部不斷坍塌和壓縮最終由白矮星到中子星全過成。正因為這樣它的密度不斷增強所著稱。重量可想而知,也是宇宙中獨有的天體。


高楓DJ

壓縮中子星的簡併原子力消失,中子星豆腐乳開始膨脹為質子和電子,並且伴隨0.8%的質量損失。

豆腐乳重量大概10億噸,那麼意味著會有80萬噸的物質轉化為能量,省去計算過程,一步到位這相當於3.2億億噸TNT,爆炸在地球中心進行,引發全球13級大地震,板塊位移,超級火山噴發....地面一片狼藉。

當然地球大體沒事,毀滅地球需要2.5萬億噸的物質淫咩,人類也大致不會滅亡,因為能量將以地震波的形式放出來,但文明終結,物種大滅絕是有的。


獵蜂人聯盟工作室

一平分釐米的中子星是什麼玩意?就算是一立方厘米,也要明白,地球引力是不可能支撐這點中子星物質保持如此大的密度。中子星密度那麼大,完全在於母星的引力將其壓縮。一旦離開了母星,中子星物質的密度就會變得與普通物質沒有太大差別。既然如此,喜馬拉雅山在地球上,地球會承受不起麼?


熊148590486

根據中子星的質量,一平方釐米的中子星掉在地球上,會直接站到地裡去,給地球弄個眼,這個眼周邊的植物有可能被燒焦。如果從天上來,還會產生巨大的聲響,鑽地的一瞬間,還會引起震動。能不能引起地震?這個不知道。


王寶山10

即使我們不考慮中子星爆炸產生的威力,就是一顆豆腐乳大小的中子星掉在地球上,也會把地球戳成千瘡百孔,最後變成所謂的小行星,因為中子星的質量是在太大,地球上沒有那個物質能承受中子星的質量,最後中子星肯定是洞穿地球,這樣還沒完,由於一個豆腐乳大小的中子星擺脫不了地球的引力,最後又會被地球吸回表面,然後再次洞穿地球,直至地球千瘡百孔,分解成小行星,當然我這個前提是不考慮爆炸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