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斯里蘭卡小妞,蘭卡華文第一自媒體)

小妞說:海外中國人民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每一位在自己崗位上做出了貢獻的同胞都值得被讚頌。

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撰文:路人丁 | 圖源:網絡)

感謝作者來稿。以下,enjoy。


蘭卡的我們,個個都是多語種人才

蘭卡的語言環境,還是有點複雜的。主體民族僧加羅說的是僧加羅語,第二大民族泰米爾族說的是泰米爾語,這兩種也是官方語言;還有繞不開的英語,這也是教育體系中一門必修的課程,在任何具有專業性的領域,英語都是繞不開的語言。

所以,一般蘭卡人會說僧加羅與泰米爾語的同時,也多少會說一點英語,熟練程度因人而異。越是大城市,英文普及度越高。

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斯里蘭卡的鄉村)

最近幾年,中國承包的蘭卡的工程很多,我那時所在的工地是在一個大約在科倫坡與康提之間山區的一個地方,不繁華,也不荒涼,平淡無奇、普普通通的的一個蘭卡村莊。

工地上有中國人,有蘭卡人,蘭卡人又分僧加羅族和泰米爾族。

按照常理,日常工作中的中國人與蘭卡人的溝通會成一個問題,畢竟,總不能為每一箇中國人都配一個翻譯吧。

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蘭卡村寨生活)

但這沒有成為一個問題,因為在這裡,大家個個是語言表達的高手。高手中,最出色的還是負責車隊的隊長,曾隊長。曾隊長,不到四十歲的年紀,中等身材,方臉,微胖,和別人聊天,說著說著,自己就笑了。

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作為車隊隊長,曾隊長管理著工地上所有能動的機器,當然還有操作這些機器的人,這些人中,多數都是蘭卡人。所有日常工作中經常會出現以下這種

中英文夾雜的對話。

—麻將, you truck 副壩 go, ok? (朋友,你裝車去副壩)

—Ok, boss (好的老闆)

—you go, 挖機 no go. (你去就行,挖掘機就不用去了)

—挖機 no go? (挖掘機不用去?)

—no go.(不用)


作為隊長,曾隊長還要負責給司機們做例行的和非例行的安全教育,一到這個時候,就能看到以下景象:

一箇中等身材,微胖方臉的中國中年男子,站在臺階上,手舞足蹈,言辭激昂,對著臺階下一群蘭卡人。這群人或站著、或坐著,三個一夥五個一群,有睜著眼的,有眯著眼的,都仰著頭聆聽這個中國人。

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No alibaba, alibaba no good. Alibaba, me see, 回家啦。

意:不準偷盜,偷盜是不對的。如果被我發現,偷盜者就得回家。

—Sumudu, you truck 嗡嗡 嗖嗖 (模仿狠踩油門狀),no good, “砰”(模仿碰撞的事故動作),you 好死劈頭(hospital),(然後模仿躺在床上狀)。

一般在這種會議臨近結束的時候,是當地司機反應問題的時間,他們或是抱怨交接班時、上一班沒有做完保養,或就剛才的對自己的批評表示異議。這個時候,多張嘴對著曾隊長一個人,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Boss, me truck diesel (柴油) no 啦,me no alibaba

意:老闆,是車沒油了,我沒偷好伐?

—Boss, Mama iya dura hospital giya, mama vedha ava nae.

碰到這種曾隊長沒聽明白或是不願意聽明白的時候,曾隊長便會說:

——“me no understand,散會!”


在蘭卡的中國人,大多會說這樣的僧語....

像曾隊長這種富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太過出色,一般人不大容易做到,但其他中國人多多少少還是會說一點英語或是當地話,比如麻將(哥們)、yes、 no 、good、no good、 ok、no ok,紅大姨 (好的) 樣(走)。

而蘭卡人在與中國人的長時間接觸後,也能聽懂一點漢語詞彙。所以,工地每天都會出現以下類似的對話:

—麻將,這個 ok,那個no ok?

—Eyi (為什麼) ,那個 no ok?,那個 good.

—麻將,(以下是肢體語言時間),ok?

—oh

—麻將,me 樣,you no 樣

—Ok,me no 樣

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和斯里蘭卡人打交道 | 萬能的“no problem”

“No problem” 在工地上算得上是高頻詞彙了,尤其是蘭卡人,在手腳並用,唾沫滿天飛交代半天后,蘭卡人多會以一句 “ok, no problem” 來回應你。

“No problem”, 誰信誰就見了鬼了;那不是no problem,那全是problem。

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怎麼辦? 接著說,加重語氣地說。等你一臉嚴肅的說完,再看蘭卡人,面帶微笑地衝著你搖頭晃腦,也不知是表示聽懂了還是沒聽懂。

唉,再說一遍吧。


迷一般的“恰巴洽巴”

“恰巴洽巴”在那個工地表示“吃”的意思,尤用在吃飯上,蘭卡人愛在和中國人打招呼時用這個詞以示親暱。一開始大家都以為這是蘭卡語言中的一個詞彙,直到後來,一個當地人問我為什麼中國吃飯要用恰巴洽巴這個單詞。

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合著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漢語單詞,難道我這麼多年學的都是假漢語?

後來我們推測這可能是中國某個地區的方言,被蘭卡人走形模仿後在工地廣為傳播。都說語言學習最需要的是語言環境,看看這工地上這群多語種複合型表達的語言人才,這話,還真對。

(完)


海外中國人:不會英文的我們,原來是這樣和當地人溝通的!

斯里蘭卡小妞,“最懂蘭卡旅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