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可以不用看的前記】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武夷山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自古就有“閩邦鄒魯”的盛名。

早在遠古時期,華夏先民已經在此勞作生息,並在漫漫的歲月裡,逐漸形成了國內外絕無僅有的偏居中國東南一隅的“古閩越族”和“閩越族”文化,綿延數千年之久,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千年文化,五夫古鎮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五夫鎮地處武夷山市東南部,原名五夫裡,始於晉代中期,迄今1700餘年。這裡不僅是“白蓮之鄉”,還有“鄒魯淵源”之稱,是理學宗師朱熹的故鄉,朱子理學的形成地,朱熹在此從師就學長達40餘年,留下了興賢書院、朱子巷、紫陽樓等歷史遺蹟。

五夫鎮裡最能集中體現朱熹功業的地方是興賢古街。

這條古街,早在中晚唐自劉氏家族遷居五夫裡時,即具雛形。到了宋代開始興旺,特別在南宋後期,胡家、劉家諸賢以及朱熹相繼成名之後,更趨於鼎盛。當時已是店鋪商肆密佈,名人學者雲集。

這條古街,雖經1000餘年的世故滄桑,至今尚保留著許多古代特別是宋代時期的建築,並遺下極古樸淳厚的民風習俗。

行走於興賢古街,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門上分別鐫刻著“崇東首善”、“五夫薈萃”、“天地鍾秀”、“籍溪勝境”、“紫陽流風”、“三峰鼎峙”、“三市街”、“過化處”、“天南道國”、“鄒魯淵源”等歷史名人的手書橫額。街頭坊兩側矗立著的“興賢書院”、“劉氏家祠”、“連氏節孝坊”、等古蹟,無不透射出宋風遺韻,街面蜿蜒曲折,古意盎然,但也不時遇見倒塌的土牆、黴爛的木板。更難得的是,全長一千餘米的興賢古街,仍居住著近千人口。因為還有人在這裡生活,那些老宅也好像被賦予了更濃厚的意義——文化的遺蹟還未死去,千年的歷史還在延續。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興賢古街

興賢書院約在南宋孝宗時肇建,是朱熹當年講學授徒的地方。

之所以名為“興賢”,民間傳說有“興賢育秀”,繼往開來之意。現今在書院內可欣賞到仿朱熹筆體而寫的“繼往開來”等堂匾和各式楹聯。

書院門牌樓高聳,構築精巧,門飾磚雕花鳥人物,造型雄偉凝重,蔚為壯觀。

作為朱子文化的重要實物遺存,武夷山獲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就有興賢書院的功勞。

書院門樓屋簷頂上供奉著“狀元、榜眼、探花”三頂烏紗帽,至今仍然清晰可見。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興賢古街裡,由於歷史的沉澱,大多的古建築多為灰白色,

只有興賢書院的門樓,被塗為紅、黃、藍等多種色彩,

使這座書院建築顯得更為突出,更加精美豔麗。

現在五夫保存的興賢書院、古民居的磚雕、斗拱、門檔等建築構件上都刻有精美磚雕的龍魚,鯉魚跳龍門等圖案,使之與朱熹理學相得益彰,發揮著教化育人,激勵進步的作用。

朱子巷是五夫中和坊與儒林坊(古名)的交界線,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坊,原全長300米,現僅存138米,巷子路口立有“朱子巷”石碑,路面全用鵝卵石鋪成,巷多曲折,兩側皆是古屋高牆,步入其中,耳邊彷彿迴盪起朱熹求學的足音。朱熹定居五夫鎮近50年,在這些年中,他無論是幼時上學,還是成年後,探友尋幽問道,每次外出都要經過這條小巷。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劉氏家祠始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初建時祠址在府前村,與屏山書院並列。元初毀於兵燹。清光緒六年移建現址(興賢書院斜對面)。朱熹曾為劉宅寫了兩幅褒頌功德的對聯“兩漢帝王胄,三劉文獻家”、“八閩上群先賢地,千古忠良宰相家”,祠堂歷代均有修葺。祠門上方嵌刻“宋儒”、“劉氏家祠”石雕,門樓磚雕藝術精湛,古風猶存。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紫陽樓不在興賢老街上,而是在五夫古鎮外的屏山腳下,潭溪之畔,周圍古樹參天,修竹成林,屋前是半畝方塘,屋後是青翠竹林。朱熹從15歲起在紫陽樓定居,住了近50年。傳說,朱熹的那首《觀書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邊苦讀時,觸動靈感,信手寫就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成為千古名句。

紫陽樓是典型的徽派建築,房前左手邊,有朱熹栽種的香樟樹,樹中空可容一個人。據說,當時老師要朱熹取名“元晦”,朱熹不明白晦的含義,老師說:做人做學問要紮根深才能行遠,就像樹一樣,沒有紮實發達的根,是不會長成參天大樹的。朱熹悟之,植樹以志之。樹到今天已經800多年。 一株800多年的古樟樹枝繁葉茂,卻掩不住時光的刻印。這株朱熹手植的樟樹,至今引得無數人對它頂禮膜拜。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從紫陽樓往東,踏著鵝卵石小路,不久見一處清泉,號曰“靈泉”,為朱熹所起,當年朱熹在五夫求學授業時常飲此水。這從朱熹《懷潭溪舊居》中的詩句“傍崖寒冽一泓泉”可資佐證。 靈泉井又稱飛龍井,水清如鏡,靠前傾聽,水聲汩汩可聞,掬一口甘甜清爽。泉水流經府前村,72戶村民至今仍以此泉為生活用水。雖大旱之時,猶湧泉不涸。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朱熹手書“靈泉”

交通:武夷山市區有開通到五夫鎮的農村客運班車,每一小時一趟,全程大約耗時1小時40分鐘,車費18元。途經武夷山主景區南門及南源嶺公交站。

門票:五夫古鎮興賢老街不用門票;興賢書院不收門票,但大部分時間大門緊閉;紫陽樓門票60元,個人覺得這門票偏貴了,而且紫陽樓還是重修的建築,裡面啥也沒有,不推薦買票進入參觀。

住宿:當地住宿的條件不是很好,大多還是回到武夷山度假區或者市內住宿。

周邊:朱子社倉,朱松墓,屏山書院

武夷山匯儒釋道於一山,千百年來,三教和睦相處,共生共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這裡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湧現出現了一代詞人柳永,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抗金名將劉子羽、吳玠兄弟等……

這裡是世界茶葉的源頭,也是世界上兩大茶類的原產地,創造了底蘊深厚的茶文化,其茶道精神影響一方。

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鎮——五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