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壩鎮|三湘第一煤都,百年興衰傳奇

點擊上方藍字“寧鄉旅遊”一起玩耍吧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走過了“小南京”美譽的道林鎮,

今天我們來到了有著“小香港”之稱的煤炭壩。

煤炭壩號稱“三湘第一井”,

靠著煤炭開採鑄造了輝煌的過往,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

煤炭業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在經歷了短暫的低沉期後,

煤炭壩破繭重生,

一座嶄新的“煤城”緩緩浮現。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煤炭壩概述

煤炭壩鎮位於寧鄉市城西北方向,與益陽、桃江兩縣接壤。2014年之前,煤炭壩曾是湖南省最大的鄉鎮煤礦,所產煙煤行銷湘鄂、兩廣及江浙地區,有“三湘第一煤”的美譽,年度稅收貢獻曾高達一個億。

然而,煤炭行業產能過剩,淘汰落後產能、實現產業轉型勢在必行。2014年11月20日,“湘中煤都”的煤炭壩煤礦退出歷史舞臺。煤炭壩鎮2015年的稅收由億元斷崖式下降至不足一千萬。

不過就在短短兩年時間裡,曾經的“湘中煤都”變身“湘中門都”,成為今天湖南省最大門業基地。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一說到煤炭,大家眼前浮現的必然是黑乎乎的礦井。但事實上,煤炭壩的由來卻有著一個美麗的故事。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苦竹寺的山村,村裡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姑娘家境貧寒,她從小失去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寒冬臘月,因為地主佔有山林,不準村民上山打柴,姑娘家沒多少柴用來取暖。而母親每年冬天患有嚴重的哮喘病,北風吹進屋內,母女倆在飢寒中煎熬,姑娘為此十分痛苦。

一天晚上,姑娘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一位白髮仙人告訴姑娘,在村前的河壩裡,那種黑色的淤泥可以用來生火取暖。第二天,姑娘按照仙人的指點,把黑色的泥土擔回家生火,果然爐火越燒越旺,整個屋內都溫暖起來。

姑娘很驚喜,忙把這個秘密告訴其他山民。大家認為是神仙相助,紛紛把黑泥擔回家生火,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來擔黑泥的人越來越多,後來人們把這種能燃燒的黑泥土叫煤炭,從此這個地方叫煤炭壩。

煤炭壩的發展歷程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煤炭壩發現和開採煤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明朝初年,從煤層露頭處天螺凼就發現了煤炭。據史書記載,煤炭壩煤炭開採的歷史,至今也有三百七十年。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有不少商人僱傭農民開採煤礦炭,但屢遭官府封禁,所採煤炭也被沒收充公。當時煤炭開採遭封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防止稅害,怕礦工聚眾造反抗稅。二是迷信採煤會挖斷煤炭壩這塊風水寶地的龍脈。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1895年,湖南巡撫陳寶箴上書,奏請設立湖南礦務局,第二年派礦師到寧鄉勘測開採煤炭,成立寧鄉苦竹寺官礦分局,煤炭壩開始迅速發展。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後,中共寧鄉市委派出了以劉麟素為組長的工作組,從資本家手裡接管煤礦,成立國營煤礦公司,從此煤礦迎來了春天。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2000年以前,煤炭一直是寧鄉的支柱產業,小小的煤炭壩裡,住有5萬多人。據在煤炭壩裡工作過的老人回憶,煤炭壩最鼎盛的時候,五畝衝煤礦前每天等著拖煤的車,一直從五畝衝排到竹山塘,足有好幾公里。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隨著資源的枯竭、生態環境破壞,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要求下,2014年底,煤礦關停,礦工們陸續搬離了這個小鎮。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這個距離長沙70公里左右的小鎮,因煤而興,人聲鼎沸,也因停止產煤,而最終歸於沉寂。關停退出後,煤炭壩要走向何方?

煤炭壩的嶄新篇章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2015年底,寧鄉市政府號召轉變思維,提出“創意煤城”的旅遊發展思路,煤炭壩竹山塘工業遺址公園應運而生。人們變廢為寶,將破舊的礦區改造成為了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創意煤城之工業文明走廊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創意煤城之白石寺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整修後鮮花盛開的煤城

歷史的車輪總是無情的,

它能輕易的碾碎所有輝煌,

但是人類的智慧和汗水,

卻會在歲月中閃光。

有過繁榮,

也有過低谷,

今天的煤炭壩,

已然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未來的道路。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煤炭坝镇|三湘第一煤都,百年兴衰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