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蟄伏泥土數載,換一夏抱葉吟愁,其珍貴之處不可忽略

蟬:蟄伏泥土數載,換一夏抱葉吟愁,其珍貴之處不可忽略​立夏剛過,估計過不了多久,就又能聽見樹上的蟬鳴了吧。儼然蟬鳴已經成為了夏季到來的一種標誌。


蟬:蟄伏泥土數載,換一夏抱葉吟愁,其珍貴之處不可忽略​古希臘稱蟬為歌唱女王,並喜歡用鳴蟬來做成豎琴的標誌。古希臘著名的音樂家愛諾莫斯和文獻學家雅里斯塔克,曾在雅典舉行一場轟動全城的音樂比賽。愛諾莫斯表演時贏得陣陣掌聲。但當他演奏到蟬鳴時,琴絃斷了,恰逢這時從窗外飛來一隻鳴蟬,和琴絃接得天衣無縫,和諧動聽,最後擊敗了對手。據說是樂神助了愛諾莫斯一臂之力。

蟬:蟄伏泥土數載,換一夏抱葉吟愁,其珍貴之處不可忽略

人們都習慣稱蟬為“知了”,稱未蛻皮之前的幼蟲為“知了猴”,人們一到夏天都會去找知了猴,然後經過一番煎炒烹炸,變成一道美食。
蟬:蟄伏泥土數載,換一夏抱葉吟愁,其珍貴之處不可忽略

蟬還是一味中藥中的佳品。
蟬:蟄伏泥土數載,換一夏抱葉吟愁,其珍貴之處不可忽略​《本草綱目》雲:“蟬,主療皆一切風熱證,古人用身,後人用蛻,大抵治髒府經絡,當用蟬身;治皮膚瘡瘍風熱,當用蟬蛻。”蟬主要是在夏天的時候活動,夏天很熱,故蟬蛻具有疏散風熱的功效。《藥性論》:“治小兒渾身壯熱驚癇,兼能止渴。”夏天知了聲音很大,聯想蟬蛻具有利咽開音的功效。
蟬:蟄伏泥土數載,換一夏抱葉吟愁,其珍貴之處不可忽略​蟬蛻很薄,易於穿透看到內部,故蟬蛻具有透疹的功效,蟬蛻薄薄的一層,晶瑩剔透,就像眼睛一樣,而且蛻皮過程聯想到眼睛視物不清或長有翳膜像蛻皮一樣蛻掉,故蟬蛻明目退翳的功效。《本草衍義》:“治目昏翳。又水煎殼汁,治小兒出瘡疹不快。”


蟬:蟄伏泥土數載,換一夏抱葉吟愁,其珍貴之處不可忽略

一天一味藥,一日一故事,和我一起趣味識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