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作者/張彥如

低調卻不失競爭力。這是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對觀達影視最直接的印象。

在影視公司頻被資本青睞的這段時間裡,如何出爆款、出精品成了業內頗受關注的問題。而眾多影視公司的路徑大多兩種:一是瞄準古裝玄幻、改編大IP,重金投入大製作;二是依託網絡劇發家,從小眾群體走向大眾視野。

不過“反套路”的是,觀達影視選擇了頗受青睞的第三條路:不迷信大IP、不追古裝玄幻、不搏另類網絡劇,而是精耕於青春劇、女性情感劇,並以此在業內獲得競爭優勢。

這條路無疑是行得通的。從財務數據來看,2016年觀達影視的淨利潤超過6352萬元;2017年淨利潤約8991萬元;從品牌溢出效應來看,由於爆款作品層出不窮,成立不到四年的觀達影視在業界知名度迅速提升。

亮眼業績的背後是作品在“撐腰”。據瞭解,四年多時間觀達影視的作品近10部,包括《溫暖的弦》《旋風少女》《十五年等待候鳥》等多部IP改編成的精品劇;而從這些影視劇中走出來的年輕藝人,包括楊洋、張若昀、孫怡、譚松韻、鄧倫、熊梓淇等等。

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IP作品、改編、藝人演員,這些都是一部影視劇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但影視化之後的作品能否“反哺”原著IP,又能否“以劇帶人”給藝人更多的成長空間,則是更深層次的問題。

而不追求天價IP,不畏懼啟用新演員的觀達影視,或許能為業內提供更多的借鑑與思考。

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不追逐天價IP,擅長最重要

“網播破40億”、“收視率第一”、“微博討論上百萬”,由張翰、張鈞甯主演的電視劇《溫暖的弦》的熱播,讓背後的出品方之一觀達影視,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中。

縱覽觀達的作品後就能發現,在眾多影視公司中,它可以說是一股清流。在IP選擇上,它不追名氣大、市場炒作強的原著作品;在業務發展中,它一直專注在青春劇、女性情感劇類別。

在青春劇、女性情感劇的類別上,市場上成熟的IP並不少,但觀達影視總經理周丹接受娛樂資本論專訪時表示,觀達選擇IP時並不會根據原著的數據、流量來硬性考核,主要看團隊是否對項目本身有興趣,以及會做一個全面的評估,“比如在這個IP的基礎上,由我們觀達團隊來完成一部作品,最後大概會是什麼風格的影視劇?我們的團隊是否有能力能夠讓這個作品成為市場上的上乘之作?”

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圖為觀達影視總經理周丹

在略顯浮躁的影視行業,周丹顯然有著自己的“方法論”,她指出,觀達要先做好擅長的事情。如果一些東西雖然被市場熱捧,但並非觀達擅長,公司就不會特別去做;如果這個作品本身既是市場受歡迎的,也是觀達擅長的,那公司不會拒絕。

“比如玄幻系列,雖然它在過去一段時間受市場追捧,但因為這並非我們擅長的,所以觀達暫時不會去做,我們會非常務實地評估自己的能力。”

她還對娛樂資本論提到了觀達選擇IP的“四有標準”,即IP本身是否具備有意義、有意思、有突破和有創新這四個特徵。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不追大IP熱點、炒概念,觀達的影視劇成本中,IP投入比例並不是很高,而在劇本、製作上的投入比較高。比如《溫暖的弦》原著是10年前出版的作品,在影視化的時候,必須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加入新的元素,對人物進行更多的提升。

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事實上,將原著IP改編成一部受到認可的影視劇,並非想象中那麼容易。

除了要在IP選擇、內容轉換上下功夫,周丹也坦言道,小說本身的想象空間極大,以現有製作水平很難滿足所有讀者腦海裡的想像,這是現實問題。而一部作品肯定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影視公司追求的是大部分人能獲得共鳴,“在這個方面,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做人物的昇華。”

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影視劇的“反哺”:IP和藝人的大禮包?

影視化能為IP帶來什麼增值,這是業內經常討論的話題,但如何不過度消費IP,實現影視作品和原著作品的雙贏,其實是個難題。

但最直觀呈現出來的是,一部多年前的小說作品,再拿出來重新影視化,無疑又給了原著IP重新走入公眾視野的機會。比如《溫暖的弦》影視劇的熱播,帶動了原著小說再版銷量大幅增長,網絡閱讀量點擊上升,其官方周邊產品僅單平臺單品銷量已經突破2.5萬件/次。

這是便是業內常說的“反哺”。縱覽觀達這幾年出品製作的項目,在影視化之後,原著IP或多或少都迎來了一定的影響力突破,這幾乎成為了行業內對觀達影視劇改編的共識。

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周丹對此說道,這種影視劇“反哺”原著IP的現象其實是一個客觀情況。連載小說或者一次性出版的小說,在結構上可能設計並沒有特別完整,劇情設計也大多是單線。但在影視化過程中,會考慮更多的因素,會考慮得更全面,把小說內容做差異結構組合,在結構和人物上做整體性提升。

而更能體現觀達影視劇“反哺”能力的或許是藝人。青春劇的產品定位,使觀達影視和新人演員的聯繫更加緊密,孫怡、熊梓琪、鄧倫等新生代演員在早期發展階段,皆從這些青春劇中獲得更多的影響力。

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周丹表示,觀達影視應該是屬於行業內公認的、不畏懼啟用新演員的團隊。第一,公司對項目題材和人物有把握,非常清楚需要什麼演員;第二,在對於新人演員的合作拍攝過程中,觀達付出的時間成本非常多。

劇究竟能為藝人帶來什麼?如何實現“劇捧人”?至少從觀達的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幾點:第一,青春劇的類型,註定了新人演員具有更多的優勢,發揮自己的長處;第二,青春劇的受眾基礎較大,熱播劇能迅速為新人演員提高知名度;第三,優質的團隊願意付出時間,給新人演員機會,讓他們磨練與成長。

其實,不管是原著IP還是藝人,他們都是影視劇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未來影視劇如何能“反哺”IP和藝人,或許是更深次的命題。

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堅守與謀變

作為一家成立僅四年多的公司,觀達影視的業績頗受關注。

2014年初,觀達影視正式成立;2017年,其正式成為上市公司思美傳媒的全資子公司。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觀達影視的淨利潤超過6352萬元,2017年淨利潤為8214.1萬元,皆完成了業績對賭承諾。據瞭解,2018年觀達影視需要達到的“小目標”是盈利1億多元。

而在《溫暖的弦》之後,觀達影視即將播出的作品還有焦俊豔、魏大勳主演的《超感》,即將拍攝的作品包括《因為遇見你》第二部《只為遇見你》和《陪你到世界之巔》。

觀達影視:成立4年,年利潤近9000萬,成為加持IP和演員的利器?

這些作品都是觀達影視最擅長的類別。但可能也有人會有疑問,這會不會造成觀達在發展路上“固步自封”?

周丹對娛樂資本論說道,“我覺得,在行業內能夠把你擅長的事情按計劃做好,已經是一件很有成就的一個事情。因此,我們不會好高騖遠,現階段還是會緊抓青春和女性這兩方面因素,這類觀眾是非常穩定的,這類作品也非常受年輕人關注。”

在專注青春劇、女性情感劇的同時,觀達也在謀變。周丹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接下來的項目規劃會非常傾斜於視頻網站,會有一定佔比的項目只做純網劇,可能就不上電視臺播出。

“網劇在收益上可能達不到網臺聯動的效果,但我們有一些非常強的設定和企圖心,因為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視頻網站可能會給到更大的空間,使我們在內容、播出形式以及整體項目概念上,都會更突破一點。”

但不管形式如何變化,周丹對於影視作品品質的要求一直未變。

而這家成長了四年時間、團隊平均年齡低於30歲的年輕公司,正以可預見的速度向前奔跑,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