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真的那麼難嗎?

自哲學

《道德經》本不難。全篇僅五千二百餘字,不過一篇文章。用作者的話說是“吾言甚易之,甚易行”。為什麼變得“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了呢?主要原因是這篇文章出現之後,被人篡改和曲解,被“道教”和道學家奉為宗教的經學,奉為“天書”。曲解者脫離訓詁,脫離文字本來意義胡說八道,矇蔽了不明真相的人,造成了思想混亂。

僅以“道可道,非常道”為例來說《道德經》不難。

“道”是什麼?是具體而又抽象的“路”。路是可以走的,可以因循的,這就是“道可道”。第二個“道”是名詞用作動詞,是“取道”,是“當成路來走”。

什麼是“非常道”,為什麼“非常道”呢?“非常道”就是“沒有永恆的道”,也就是“沒有可以永遠遵循的道”。因為有時“道”也會出現塌陷,出現路障,所以需要繞道、改道,這就是“非常道”。

讀《道德經》請選擇詳訓詁,明句讀,邏輯思維正常的解讀來讀,才會變所謂的難為易。


陳廣逵

《道德經》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因為他是言大道之作為。大道至簡至易,又至艱至難。至簡至易者,唯道唯德二字,正是“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

“道”是規律,是根源。““道”是宇宙之根源、萬物之規律,求仙問道則是通過各種方法去接近道,遠俗而近道;

“德”不是社會上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合乎於事物本源的一些行為。如真的餓了就吃,真的困了就睡,不會說我要吃齋不吃肉就是修德,故意保護某種動物,結果造成該物種差點滅絕的事還少嗎?

比如說孔子所說的仁義禮智信,以禮為主,老子是持批評態度的。“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認為上禮之人是強行推行他自己的禮節,如果別人沒有回應他,他就強制別人去執行他的禮節。所以,失去了"道"而後才有人強調"德",失去了"德"而後才有人強調"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義"的說法,失去了義而後才有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

禮是世俗的表現,他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複雜。到後來,就會發展成為上位者統治下位者的體現。比如中國歷史上的強制寡婦守節,強制婦女裹腳,這些萬惡的表現都是封建禮儀造成的。

那麼怎麼體會大道呢,就要修行以求真,這是靠近大道的唯一途徑,故修行又稱之為修真。

道德經通篇講的其實就一句話“大道自然,順其自然而天然”,使人的心態回覆到初生時天真無暇的狀態,從而不要太刻意執著的去做事情。但是並不是什麼都不做,那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要“以無為心行有為法,順其自然而天然”。

修行是如此,治理國家亦是如此,不去刻意去做事情,因為一刻意,就會有執念,越走就越歪。

封建時代,很多大臣們要求皇帝無為而治,其實並不是說皇帝不管事了。而是想做某些事,達到某些目標,就定下了規章制度,讓人去執行,這是“有為法”。

執行中發現問題了,規章制度不對或過時了,這時就要改正,這也是“聖人之道因事而移”之道理。

“無為心”呢,則是說做事時, 不要急於刻意求成,求全,總想快點達成目標。要自然的觀察和了解事物的發展,看自己定下的目標是不是符合自然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如果不是,就要改正過來。

但是如果沒有“無為心”呢, 就會出現我定下了目標,不管他是不是對的,是不宜違反了客觀規律,我都要去硬性執行他,結果就會吃大虧。

同樣,如果是個人想成就某些事時,如果沒有“無為心”也不行,比如說練武功,很多人想練功,是不是好事呢?是好事,因為想鍛鍊,肯吃苦肯定比天天睡覺對身體好。

可是很多人就貪多求快,想要快點練成,想要多學些功夫,這種刻意的想法,就讓人慢慢失去了自我,這就是沒有了“無為心”。貪多求快的結果是到頭來會一無所成,這道理真的沒有人懂嗎?

不是的,只是人心被凡俗所迷惑了,忘卻了本性,這是失道的表現,這也是大道至簡至易卻又至艱至難的原因。


九天凌霄客

《道德經》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除了最原始,最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可以而且已經保留並且發揚光大外,其餘部分,都值得商榷。

但是,話說回來,人們對《道德經》如此重視,五體投地,也算是對得起這位古代哲學家了。

古人無一例外都是有侷限性的,當然當我們這一代人作古後,我們的侷限性要到下一輩人才能剖析、批判。

為什麼自唐宋以降的歷代王朝不將其納入開卷考試的範圍呢? 是中國古人們的門派之見,是古人們也個個都讀不懂這個五千言嗎?是皇帝們刻意打壓不同意見嗎?

顯然都不是。那麼,《道德經》到底是怎麼樣的一本書呢?四個字,遁世之術,避禍之書。

在老子生活的年代裡,他給人們提出了一整套如何“自保”的方法。 所有這些,是那些治國理政,有所作為的古代政治家們所唾棄的。

因此,《道德經》在統治者那裡得不到重視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中國的文人墨客,只有在官場混不下去的時候,才想起來老子。

因此,《道德經》又不失為一種療傷的最佳方式。

由《道德經》一書,中國又誕生了自己的宗教——道教。而道教迴歸自然的養身法又要求人們遠離骯髒的政治,爾虞我詐的商場。歸根結底,還是一本“避禍之書”。


閒看秋風999

道德經,首先,看它難在什麼地方。它是古文,翻譯成白話文,就會造成與原文,本意有一定差異。這個差異,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分歧。是難的一個原因。

道德經有的地方是濃縮的意思。會代表很多東西。

道德經,比喻的地方很多,用事物的原理,自然界中的東西或者事物的根本,來說明人。人應該如何按照自然界的根本去做。這個,理解起來有一點難。

你學道德經,應該拋棄心中的其它觀念,去學道德經。比如說儒家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學道德經很重要一點,我覺得,就是道德經中提到很自然的東西的時候,你要抓住其中的根本是什麼,它要說明的人,人怎樣做不脫離自然的根本,像大自然學習,學習大自然,使人類能夠良性健康的發展。領導像太陽,百姓像花草,動植物,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息繁衍。

它的最高境界是無為。做為統治者他教育管理自己的百姓,要達到的結果是。老子第三章。“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譯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太平了。

道德經中也經常,用事物的兩個極端,來說明事物的根本,這兩個極端是客觀存在的東西,不存在好與壞,貴與賤之分,只是有各自的職能與作用而已。弱有弱的特點,強有強的特點。要帶著客觀的心理去讀道德經,不要帶著主觀的觀念去讀,就理解得更準確一些。


只要明白道德經的原理,用自然看人類。人類,學自然。學道德經不要帶著名利的觀念在裡邊去學。道德經教導人,這樣做那樣做,目的不是錢,而是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能夠達到像自然一樣和諧共處。在矛盾衝突中,也是平衡的。

總之,掌握了其中的原理,教學育人的目的,在找到其中的門道,學道德經就不會很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校外講堂

道德經的內容深刻但不復雜。但要理解道德經真的很難。不補上“時代背景,語言環境、邏輯統一,認知差別”四個條件根本無法理解。現在市面上所有的道德經注本都或多或少有問題。

四則運算很科學,也是函數和微積分的基礎,但本身並不複雜。道德經就像四則運算,但後人把函數和微積分的內容全部疊加到道德經上面,這樣如何不混淆?如何能理解呢?

道一方面主要指規律和本質,另一方面是遠古人的直觀感知部分,超越今人形式邏輯的認知體系,這部分需要修道才能感知。老子只是詳細描述了道,並沒說如何修道,修道也是在莊子以後發展起來的,到漢朝形成道教成熟。老子是要求人君符合客觀,少私寡慾,依道而行,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道德經因為當時概念匱乏、古今表達習慣差異、傳抄過程的訛誤,所以很難理解。所有人都往修道的方向理解,大錯特錯。道德經不是寫給每個人看的,更不是寫給後人看的,不弄清時代背景和服務對象就會望文生義、一知半解、甚至南轅北轍。

我是通過儒家經典、易經、詩經、錢穆翦伯讚的結論,努力勾勒出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語言環境。弄清楚道德經的服務對象,然後在章節之間以及道德經和當時社會、其他經典之間尋找邏輯統一關係。最後才得到比較完整準確的結論。就這樣,因為沒有修道,超越形式邏輯認知以外的那部分的道也沒還原。

易經、道德經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大道至簡,深入挖掘能對現實生活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但古人的思想還是很樸素的,並不複雜,不能神話、過度解讀。要避免無用論和迷信兩個極端。真實還原道德經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夥伴168802618

問,道德經真的那麼難嗎?我說是的。問,古往今來沒有人能悟透道德經嗎?我說或許有,但是不一定。問我們怎麼來悟透道德經?我說,你太貪心了。悟透道德經,談何容易,學問再高也不管用,因為那根本就不是學問的事兒。學問越高,越容易去字裡行間找真解,其結果離經裡的真正含義越遠。道德經只是老子在功態當中悟得的天地自然的規律。以及如何順應這些規律,如何用這些規律指導自己的行為,如何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的一些道德標準。不過那只是一種大致的方向和思路,不是具體的做法,各行各業都有其獨自不一樣的特性,也就有不同的用法。就是老子所處的年代,社會環境同現在也已經是天壤之別。想千篇一律地用一種模式來指導自己的行為,那是不現實的,老子親自面對這種情形,也要區別對待。也要根據實際事物的現實情形去靈活的處理。而且這些方法,都是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用心去體會去感覺悟得來的。不是推理,不是分析,不是判斷,是感悟。是最不穩定的功能狀態為基礎得出的結論。是沒有重複性的感悟得出的結論,是在這種結論的指導下得到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很難?難就難在它的不確定性,難就難在它的不科學性,難就難在它的不可重複操作性,難就難在沒有大智慧就不敢認定性,難就難在不被人理解性。這道德經字字都是是大智慧,關鍵不在解讀,而在於運用。得其一點就有無窮的受用。所以,不用貪那麼多。


夢113300796

讀懂《道德經》並不難,其實雖說是古文,很多語句其實也非常直白,因為都是中國人用的都是中國字,邏輯思維方式差不多。只是事物一直都在演變,雖說主要是自然規律運動,但是,也有客觀必然規律。所以《道》就顯得變化無常,高深莫測。你讀《道德經》百遍千遍萬遍,始終是對《道》一知半解。只有你在生活工作中去再學習,觀察印證比較所學的理論,再苦思冥想有了突然開朗身臨其境真真實實的感受,才算開悟了,不過別高興太早,你只是象洋蔥剝開了一層皮而已,何況《道》的層層疊疊遠比洋蔥多得多,只是當你能剝得開幾層後,就是找到了《道》的鑰匙,在往後走就不難了,關鍵是看你願不願意繼續,因為當你得《道》後就會明白是非曲直,對與錯,就能預測得到事物發展的自然結果,也能預料到事物發展的客觀必然結果。說實話會有一段慢長的枯燥期,剛開始心曠神怡,接著驚喜不斷,在緊接著就是慢長的枯燥無味,後面我還沒去過就不知道了。但是我也決心向《道》義無反顧,等待我的將是什麼?現在還不好說,不過我以準備好了接受一切可能。


道之人137113144

首先《道德經》不難,只要讀懂第一章,那接下來的都是小菜一碟。只要能把住老子寫書的思想方向,那理解起來更是如己出。

再說《道德經》牛嗎?那是真牛,截止到現在不論東方還是西方的哲學都沒有它高,因為它一出場就站在了最高點,從無開始展開,當然了道德經裡面的“無”不是絕對的“無”,它的無是由人眼看不見的物質組成,幾千年前如果我們中國人能繼承老子的物質觀的話,那化學物理學科要比西方早幾千年,我不禁嘆息,老子的後代為何如此如此的xx。

最後再說說道德經的思想是一輪滿月,他彌補了我們普通人的思維缺陷,關於這方面,研究道德經的人肯定明白。再多一句,研究道德經就像爬高山,用減法思維,這個道德經裡面也說了“為學日加,為道日減”。


縱橫論談

應該問為何這麼難。

是隨意寫的,憑心情書。大德者感悟天道,一時興起,憑興而書。有所指代。

失興之時怕是自己也想不起興起時指代何物。(當然若把指代明言,有用心的跡象)

一般不一樣的有用心的跡象,都是不難理解的。而半有用心半居無,怕就是《道德經》為文時的居心所在了。


今朝有酒地天長

道德經,大道為天,中道改命,小道處世。說不難的,那是因為字面上都能解釋得通,說難的是因為字面背後的含義不經實踐理解不了的,用語言也無法描寫出來,所以開篇就寫,可道,可名,可是接著又寫非恆道,非恆名,是不是很奇怪?就像渙兮若冰之將釋這句,描述的完全是一個現象,既可以認為局勢開始混亂,又可以理解為混亂局勢開始變好。當然,如果用到修行者身上,他們會對這種解釋不屑一顧,因為在他們體內的行氣變化,就是這樣子的感覺,只是變化是這樣,但真實體驗卻無法描寫出來,並且每個人感受都不一樣。還有窈兮冥兮,惚兮恍兮,這個完全是一種進入練功的狀態,光靠字面意思根本理解不了。窈兮冥兮,惚兮恍兮是狀態,渙兮若冰之將釋是程度或積累。還有有無相生,那就更厲害了,字面意思只是類比罷了。當然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小宇宙,《道德經》就是一個提高、整合、協調、鍛鍊的方法,放大到社會上,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