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儀徵古蹟之馬集二亭山

我曾經寫過一篇讀史筆記《儀真觀——儀徵的源頭》,後來在撰寫《文化馬集》一書馬集歷史部分時,將這篇文章作了擴展完善,標題為《瑞映福地儀真觀》,然而按我的風格,有點歷史遺蹟的地方,我是儘量要身臨其境探訪感受一下的,對儀真觀遺址二亭山,更應如此。二亭山方圓多大?能設置冶煉爐嗎?有建設儀真觀的空間嗎?裡面能放得下“青鸞亭、白鶴亭、藏雲軒、得月亭、煉丹井”等景點嗎?這些疑問只有到現場探訪才能豁然。我請《文化馬集》編委會成員、馬集宣傳科長耿鶴軍安排熟悉情況的同志帶我前往,2018年5月25日下午成行了,我驅車直奔馬集鎮政府,馬集文化站站長王卉芳、鎮志辦工作人員(原馬集岔鎮小學校長)周長河,在文化站等我,會齊後上車一同前往二亭山。

二亭山位於馬集鎮政府以北2公里,任漢橋水庫以東1公里,距離儀徵老北門直線距離為9公里,從馬集鎮區前往任漢橋水庫的102鄉道經過二亭山。二亭山所在的行政村,曾經就叫二亭村,村部就設在山上,2000年並村時,將二亭村撤銷,併入了愛國村。

我們把車停在二亭山西側,這裡原來是二亭山行政村村部,村部撤銷後這裡變成了“儀徵市愛國塑化有限公司”,我們原想沿著企業的圍牆繞到山北去看看,怎奈坡陡難行,只好重新開車到山的東側,東側也是個企業,砂石廠。我們停車在廠區裡,徒步察看山形地勢。

由於身在山中,看不出全貌,我執意請周校長帶我從東側農田的田埂上繞行到山北去,途中與周校長交談得知,他1952年出生,今年67歲,1972年曾經參加過二亭山開山炸石,石頭是青黑色的,現在周邊農戶家還有不少用於圈圍牆或鋪路,我一看,與儀徵大小銅山捺山烏山的石頭一樣,玄武岩,可見二亭山原來也是個火山口。在田地裡遇到一位正在勞作的周校長的熟人,叫陶玉金,73歲,本地人(愛國村俞興組),他放下手裡農活,帶我們前往山北。

探訪儀徵古蹟之馬集二亭山

【二亭山實景】

探訪儀徵古蹟之馬集二亭山

【我與周長河】

探訪儀徵古蹟之馬集二亭山

【我與陶玉金】

探訪儀徵古蹟之馬集二亭山

【二亭山鳥瞰圖】

二亭山是因為山上曾建有兩座亭子而得名的,這兩座亭子,叫青鸞亭、白鶴亭,《道光重修儀徵縣誌》援引《隆慶儀真縣誌》等史料記載:“青鸞、白鶴亭,在西小山。大中祥符間,鑄金像成,有青鸞、白鶴翔舞之異,因建於亭於此。”還援引《嘉慶重修揚州府志》的記載:“鸞鶴亭,大中祥符六年,司天臺言:‘建安軍西山有旺氣。’即其地鑄聖像。時有青鸞、白鶴、景雲,盤繞爐冶之處。詔即其地建儀真觀,立青鸞、白鶴二亭。”

探訪儀徵古蹟之馬集二亭山

【《隆慶儀真縣誌》青鸞白鶴亭書影】

《隆慶儀真縣誌》(申志)還記載:小山在縣北十五里。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京師建玉清昭應宮,司天言,建安軍西小山有王氣,可以鎔鑄聖像,詔丁謂即其地鑄之,有青鸞白鶴景雲盤繞爐冶之上,儀成,迎奉赴闕,詔,即其地建天慶儀真觀,賜號:瑞映福地。

探訪儀徵古蹟之馬集二亭山

【《隆慶儀真縣誌》小山書影】

《康熙儀真縣誌》(陸志)記載,皇上在賜額“天慶儀真觀”的同時,還賜字“瑞映福地”。因為在鑄造金像的時候,有青鸞、白鶴盤繞冶爐之上,所以後來在這裡建造了青鸞、白鶴兩個亭子。

有青鸞、白鶴盤繞冶爐之上以及建兩個亭子的說法,始見於熊克(1132-1204,字子復,建陽人,紹興二十一年進士)的《九朝通略》,府志和縣誌都是援引自此。

宋代的皇帝喜歡道教,宋真宗要在東京汴梁建玉清昭應宮,宮中需要供奉玉皇、聖祖、太祖、太宗尊像,鎔鑄聖像不能隨便在哪都行,必須慎重選址,需要有祥瑞之兆,銅像很重很大需要方便運輸,這個光榮而艱鉅的政治任務,榮幸地落在了建安軍(宋初儀徵的地名),具體地點在“縣北十五里的小山”,今馬集鎮境內。負責這項工程的,是參知政事、迎奉使丁謂,在鎔鑄的過程中,有青鸞、白鶴兩隻仙鳥和祥雲朵朵盤繞在爐冶之上。聖像鑄成後,經運河直達汴京,沿途州縣及京師都有隆重的迎奉儀式,皇帝也選擇吉日,安放聖像並進行祭拜活動。事成之後,論功行賞,將建安軍升格為真州,在聖像鎔範之地建儀真觀。並且賜號為“瑞映福地”。 又因為在鑄造金像的時候,有青鸞、白鶴盤繞冶爐之上,所以後來在這裡還建造了青鸞、白鶴兩個亭子。

隆慶縣誌給出的小山地理位置,是“縣北十五里”,這與今天的二亭山位置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為什麼北宋司天的建議中將小山叫做“西小山”?建在二亭山的儀真觀又被稱作“西宮”,道光志卷七輿地志有“西宮”條目:“即儀真觀址,內有藏雲軒、得月亭,蔡萊、吳機西宮有詩”。這個“西”,是相對哪個參照物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筆者,因為在研讀宋代《陳旉農書》有關史料時,他的原籍也是這個問題,宋史和儀徵縣誌中都沒有陳旉的傳,從農書自序中,他自稱“西山隱居全真子”,“躬耕西山”。

為什麼位於城區正北的小山,曾經被叫做“西小山”呢?

查縣誌之城池篇,北宋乾德二年(964),升迎鑾鎮為建安軍,築城一千一百六十丈,形類“凸”字。四門,東曰“行春”,西曰“延豐”,南曰“寧江”,北曰“來遠”。尋增“濟川”、“通闠”。週迴凡五里三十步。胡《志》雲:“按,今鼓樓圈,即宋寧江門。”

由此可知,儀徵城區原有的城池,是從北宋乾德二年(964)升迎鑾鎮為建安軍時開始修築的。在此之前,迎鑾鎮並沒有城池。

但儀徵在宋代之前也是個縣域,唐代時叫揚子縣,是有縣城的,只是縣城並不在迎鑾鎮,道光志“揚子院”條目記載:揚子院,在揚子縣。唐肅宗朝,劉晏自揚州至。鄭滑置巡院十三,江淮置揚子院,領鹽官,置鹽鐵留後。又於揚子院置十船廠,設官主之。那麼唐代的揚子縣城在哪裡呢?縣誌援引宋代文人張榘的考證:距潤州不過二、三十里,即今新城以東、瓜渚以西境。

探訪儀徵古蹟之馬集二亭山

【《隆慶儀真縣誌》唐疆域書影】

根據張榘的考證和隆慶縣誌的唐疆域圖可知,建安軍築城之前,揚子縣的縣城應在新城乃至以東地方,從這個位置看“小山”,稱之為“西小山”就順理成章了。

自從魯哀公九年(前486)吳王夫差開邗溝,儀徵江邊就一直是運河入江口,清代儀徵學者劉文琪撰《揚州水道記》,援引《漢書•地理志》、東漢應劭《地理風俗記》、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新唐書•地理志》、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清初顧祖禹《方輿紀要》等史料考證,認為漢代運河受江口在古江都縣城(今儀徵新城)附近,東晉穆帝永和年間(345-356),由於長江水位後退,原來從江都故城附近受江的邗溝逐漸淤塞,史稱“江都水斷”,朝廷為了保證通航,另開新河並築歐陽埭,就是今天的儀揚運河,運河受江口在今新城西南(白沙),此後運河入江口始終在白沙鎮附近。

從唐疆域圖還可以看出,唐代運河入江口只有兩處:白沙鎮和伊婁河。伊婁河開挖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比儀徵入江口晚1224年,白沙鎮附近作為歷史悠久、曾經唯一的運河入江口,對嚴重依賴漕運的北宋朝廷來講,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升迎鑾鎮(原白沙鎮)為建安軍並在此築城,以及後來再升建安軍為真州,都是出於對鞏固儀徵漕運樞紐地位的考慮。

筆者分析,從唐代原揚子縣治的方位看,今二亭山的位置確實是“西小山”,這個稱謂成為了習慣俗稱,司天說建安軍西小山有旺氣的時間是大中祥符六年(1013)左右,此時建安軍城池雖已建成,但司天仍按習慣稱謂說成“西小山”,陳旉寫農書自序時自稱“西山隱居全真子”,“躬耕西山”,估計也是按習慣稱謂來的。

稱小山為“西小山”還有另一個可能的因素:

我在研讀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時,有一條信息也很困惑:咸豐六年(1856)三月二十六日,在儀徵老家養病的張集馨(時任福建汀漳龍道臺)遭太平軍追殺,他沿大路向北奔逃時,沿途看見“四鄉俱有火光,巴祠亦為焚燬”。按我們今天的習慣思維,儀徵往中後山區最靠近巴祠的是泗大線公路,巴祠在泗大線以東2.5公里,中間還隔著不少山林,不太可能看到火光。

為此我翻查了有關資料,在《儀徵市志》(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版)第八篇“交通郵電供電”第二章“陸路交通”第一節“公路”條目中有如下表述:“民國初年,儀徵沒有公路,只有長期形成的土大路。……向北有四條大路……由茶蓬向北經牌樓、新民集到高家集,約18公里,再向北到陳家集。”可見民國新建的泗大線公路並不是沿著古代土大路修建的,而是在其西側與之平行且大致相距2-3公里。這條信息上描述的土大路今天依稀還在,如果以這條自古以來的土大路為參照,則小山確實在其西側,巴祠距離土大路僅300多米,張集馨看到巴祠火光也就不奇怪了。

探訪儀徵古蹟之馬集二亭山

【二亭山在土大路以西】

探討過小山為什麼叫“西小山”後,再來談談二亭山的“祥瑞”。

二亭山的祥瑞有二:一是大中祥符六年(1013),司天言:“建安軍西小山有王氣”,這是選址在儀徵鎔鑄金像的重要依據;二是在鎔鑄過程中,有青鸞、白鶴和景雲盤繞爐冶之上,這使得宋真宗非常高興,說明選址正確,此地確實是“瑞映福地”,所以功成之後,在此地建“儀真觀”、升建安軍為真州。

在筆者看來,這兩條祥瑞均屬似是而非的癔說,旺氣(王氣)是個啥?司天在汴京看到的還是親自來儀徵看到的?估計多半是由儀徵的地方官報上去的。在鎔鑄過程中有青鸞、白鶴繞飛冶煉爐也不可信,碰巧有鳥飛過有可能,古代又沒有照相機,還不是隨地方官瞎報,只要皇帝高興就成!

當時的皇帝是宋真宗,他可是非常需要祥瑞的!

宋真宗名叫趙恆(968-1022),是宋朝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祖的侄子,宋太宗的第三子,曾用名趙德昌、趙元休、趙元侃,在位時使用過五個年號:鹹平 、 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真宗是他死後的廟號。

大眾對皇帝的稱謂基本分三個時間段:

唐代以前稱諡號,比如稱司馬炎為晉武帝而不是晉世祖;

唐代以後稱廟號,比如稱李世民為唐太宗,而不是唐文帝;

明代以後稱年號,比如稱愛新覺羅弘曆為乾隆皇帝,很少用清高宗。

這是因為唐朝以前皇帝大都只有諡號,少數皇帝才有廟號;唐朝以後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但年號經常更改;明朝以後皇帝基本上只用一個年號。

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頗有建樹,最著名的大事是景德元年(1004)御駕親征北伐大遼,次年與之達成“澶淵之盟”,以每年給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歲幣),換來兩國120年和平,北宋進入經濟繁榮期,史稱“鹹平之治”。

雖說“澶淵之盟”後,宋朝通過邊貿的獲益遠超歲幣付出,但總有“城下之盟”的議論,宋真宗本來還很自豪,聽到議論後極不自信,決意搞一次泰山封禪活動。然而封禪勞民傷財,遭到不少人反對,為了舉辦成功,必須大造輿論,於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地上報祥瑞,就成了政治時髦,通過封禪活動,宋真宗嚐到了以祥瑞樹立權威、凝聚人心的甜頭,此後數年,熱情不減。

宋真宗自己帶頭“造”祥瑞,說夢見神人將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齋戒一個月後,果然有天書“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 於是他下詔大赦、改元、改左承天門為承天祥符、群臣加恩、特允京師聚飲三日以示慶祝等,又授意大臣加以經義附和,一時間舉國上下掀起了一股“爭言祥瑞”的熱潮。比如大中祥符三年(1010)十一月,陝州報黃河清,十二月再報黃河清;大中祥符五年(1012)閏十月,建安軍鑄聖像龍見雲中;大中祥符六年(1013)二月,泰州報海陵草中生聖米可濟飢(《宋史》卷七、八)。所以筆者認為,建安軍小山有旺氣、鎔鑄聖像時有青鸞、白鶴環繞等“祥瑞”,都是順應當時政治氛圍的產物。

宋真宗還有兩件事情值得說說,一是“狸貓換太子”,二是“書中自有黃金屋”。

《狸貓換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的一個文學故事,講述宋真宗時,劉妃與內監郭槐合謀,以剝皮狸貓調換李宸妃所生嬰兒,李宸妃隨被打入冷宮。真宗趙恆死後,仁宗趙禎即位,包拯奉旨赴陳州勘察國舅龐煜放賑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併為其平冤,迎李妃還朝。故事膾炙人口,還被改編成京劇搬上戲臺,又被改編成評劇、豫劇、黃梅戲、呂劇、湘劇、潮劇等各種劇目競相傳唱。

但是《宋史》記載的並沒有這麼曲折,大意是:宋真宗原配郭皇后去世後,就將自己最寵愛的劉妃當了皇后(章獻皇后劉娥)。宋真宗與劉未生子,但與劉的李姓侍女(李宸妃)生下一子,劉皇后親自撫養,這就是後來的宋仁宗。宋仁宗十三歲即位,皇太后劉娥垂簾聽政十一年,她死後,旁人才敢告訴仁宗真相,仁宗得知生母是李氏,立即前往宸妃殯所,開棺親視遺骸,見李宸妃身著皇后冠服,棺中貯滿水銀,其容如生。仁宗知劉娥並未虧待李宸妃,暗自嘆息說:“人言究不可盡信。”,乃追尊宸妃李氏為皇太后,待劉氏恩禮如故。

《書中自有黃金屋》是宋真宗趙恆所作《勵學篇》詩中名句。他喜好文學,著有《御製集》三百卷,今僅存《玉京集》六卷。他還是一名詩人,著名的詩有《勵學篇》、《工鳥學》、《七絕》、《賜丁謂》、《賜王欽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韻》及詞作《西江月》等,《全宋詩》錄其詩二十二首。其中《勵學篇》“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廣為流傳。

《勵學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宋真宗用天降祥瑞來迷惑普羅大眾,用讀書上進以鼓勵精英士子,對象不同,應用的理論也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江山永固。由於他推崇道教,也由於儀徵古代優越的運河樞紐地位,在儀徵留下了儀真觀、二亭山的歷史遺蹟,這是儀徵人民引以為豪的歷史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