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是一直都不行,還是到了現代才不行?

H震宇

不請自來。

傳統武術……很尷尬。現在沒有人知道老祖宗是如何打人的。只是知道他們傳下來的拳套子和光輝實際。

而隨著搏擊的衝擊,武術的技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拳必須是能打的。而且還要很能打。不然想在江湖立足沒有點真東西是肯定不行的。說一直都不行那是沒腦子。

要是一直都不行,老祖宗們拿什麼生存?靠著嘴皮子?

武術啊。從什麼時候開始顯露出不行的呢。我感覺應該是在簡介:1929年杭州舉辦的國術遊藝大會時吧。

從那場比賽就看出來了,傳武的不行……打不了,氣人不氣人。當時還有很多有名的大師活著呢……

至於為什麼不行。原因很多啊。其中技術問題也是很嚴重的。

希望現在的拳師積極交流,吸收借鑑。重新發揚武術。

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紫雲觀濤

如果說傳統武術過去不行,那就是說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戰爭都是用嘴巴打的,你信嗎?

可現在傳統武術為什麼不能打了?這中間發生了什麼?我想這個問題還是由歷史系的朋友來回答吧!

中國的武術人練好了武功,將來的歸宿是敵人來了敵人殺,打敗敵人皇帝殺!殺的人人恥為將種,殺的人人自危!

清朝以後與其說是拳種的空前繁榮,不如說是中國武術的沒落!因為在冷兵器格鬥時期拳腳功夫一直是末技,臨陣殺敵械鬥才是主角!中國武術最早的武學論著不是什麼拳譜,而是《越女劍論》。

熱兵器時代來臨後中國武術人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到了極致,武術失去了國防的需要,銀行的出現讓鏢局關了門,不能養家餬口的武術只能淪為開拳坊教徒弟賴以生存。和平年代不能殺敵致果的武術作用只剩下防身自衛和健康養生兩個副業了!

民國時期的一次武術中興是源於中國軍人的武器裝備落後,為振奮國人尚武精神,抵抗外辱信心,在張之江、李景林等愛國將領下創辦了中央國術館,並於1928年舉辦了首屆國術國考,在經過擂臺比試後發現,傳說中很神的中國武術歸根結底就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聞名!

中國武術的失真應該不是近代的事,我推斷應該是明末清初以後的事,手段是政治的打壓和誤導!比如清朝考武舉重力氣不看打鬥勝負等等,如同今天的套路比賽,你不按我的規矩來你就拿不了冠軍,再能打也沒有用,慢慢就把你調教過來了!過不了三代就沒有人會打了。

最主要的是熱兵器和平時代你功夫練的再好也是屠龍之技,你敢拿刀殺誰啊?所以很多武術人就不願意在技擊方面浪費感情了,中國武術的走向慢慢發生了變化,朝著表演化、養生化、競技體育化走去!這也是中國武術的必然歸宿!

徒手競技格鬥不管規則多麼開放,它總歸不是殺人術,如果回到冷兵器格鬥時代,我敢說現在的所有拳術、包括散打、泰拳、MMA等徒手格鬥技術一點用也沒有,咱先不說受過專業的兵器格鬥高手,你就問一問那一個徒手格鬥冠軍敢空手對手持鋒利大砍刀的歹徒?

所以在今天沒有生死存亡的條件下談傳統武術行與不行是武斷的。如果非要比一比那先回到冷兵器格鬥時代,你看看你是練現在的拳腳格鬥技術能活命還是學擊刺殺伐的冷兵器格鬥技術能活命!

結尾說一句,今天的所謂傳統武術早已不是過去的殺人技了,已經是被強姦的體無完膚的傳統武術了。真正的傳統武術在熱兵器來臨時已經死去。在經過悠久的歷史轉變後還能碩果僅存的真傳統武術早已鳳毛麟角,鳳毛麟角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是假的!假的……


道緣26

傳統武術以前還行,是到了近代才不行。

武舉制度創始於唐代。清光緒二十一年廢止武舉考試,從這時代開始官方就沒有專業武術相關的機構單位。

1929年杭州“國術遊藝大會”,可稱為千古一會,最終比賽結果都是官方國術館的學員勝,民間高手基本沒有。

新中國成立後,

一九五Ο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北京召開了武術工作座談會,倡導、發展武術,把武術提到了新中國體育工作的議事日程。

一九五九年中國武術協會起草了中國第一部《武術競賽規則》,由國家體委批准後公佈實施。由於各種因素,國家一直髮展競技套路演練,不實戰。

一九七八年

成立武術散手調研組,編寫《關於開展武術散手運動的報告》。如果有一種傳統武術可以在擂臺實戰,相信也必要發展散打這一新的事物。

一九七九年

1月,國家體委發佈《關於挖掘、整理武術遺產的通知》並組成武術調研組到13個省、市、區進行了較廣泛的考察。但是這次挖掘最終沒結果。很多資料都堆積庫存,沒有進展。

一九八八年

9月,在全國武術散手、太極推手比賽上,散手項目首次進行設臺比賽,自此,武術散手以擂臺形式進行比賽被確定下來。

西方的競技體育格鬥也和中國傳統武術差不多,19世紀50年代(在歐洲大陸還更長一些,直到70年代),是缺乏科學依據,主要由競技指導者根據個人經驗或模仿優秀運動員技術動作進行訓練的時期。這時期,絕大多數指導者信奉的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增長運動時間原則。(這個特點在很多傳統武術訓練體系還有很多。)

從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經驗的、模仿的運動訓練逐步向科學訓練過渡。在這一時期,醫學、生理學,以及遺傳學等領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也開始對運動訓練發生影響。

19世紀90年代心臟機能和血液循環方面的機關報發生、20世紀初血況測驗、心血管效能測定方法的問世),逐漸進入運動訓練研究領域。

中國傳統武術基本沒有跟上這時代,還是遵循前人的經驗教學,而且還以前人宗師為模版,以模仿最形似為正宗。


福州禪武

先正面回答:傳統武術從古至今從未真正行過!

自從徐曉東打假事件發生之後,中國傳統武術就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挺武術的踩武術的兩種觀點口水不斷。首先,我的觀點很明確,“傳統武術是被嚴重誇大了,傳統武術無法和現代格鬥術相抗衡”。這裡我先大致整理一下,對於力挺傳統武術的一些主要論據:1、古人因戰爭、生存環境惡劣等因素,所以古代練武術為了活命,所以傳統武術古代很牛逼;2、武術是為了戰爭發明出來的,用來殺人的,不強就不會流傳至今;3、傳統武術很牛逼,但由於建國後國家政策不讓練武以及傳男不傳女等各類因素,導致傳統武術現在不牛逼了;4、現代練習武術的不能吃苦,所以沒人能夠真正的練成傳統武術;5、真正的傳統武術高手都隱居在市井或深山,不屑露面;6、李小龍宇宙第一,所以傳統武術宇宙第一;7、這人那人親眼見過牛逼的傳統武術大師,所以傳統武術很牛逼。

好的,接下來我就來進行逐一論證:

1、由於古人生活環境野蠻,所以傳統武術牛逼:首先我想說的是,古人生活環境相比現代惡劣很多沒有錯,但問題是,練習武術能保命,難道就能夠等同於古代武術水平比現代高?獅子遇到羚羊,羚羊為了保命能打的過獅子?如果朝鮮政府一句話,男籃參加奧運會沒拿冠軍就槍斃,朝鮮男籃為了保命就能打贏美國隊?所以,第一個論據是經不起推敲的,這個論據最多隻能說明有可能中國古人練習武術的積極性比現代人要高,但並無法證明古代武術水平比現代高。甚至,我們設想一下,在普遍吃飯都成問題的古代,我想除了軍人、喜歡武術的富人、職業鏢師或其他特殊行業,大多數古人整天都在為生活奔波的古人是沒辦法擁有很高水準的訓練條件的,他們並不能夠像現代職業選手一樣,一天10個小時專業、系統的練習武術。而且就算有條件練武術的古人,他們的練習環境、營養水平、訓練方式,難道會比現在的好?

2、武術是為了戰爭需要發明的,是殺人技,所以牛逼:這個我就很想問一下大家,全世界是不是隻有中國有戰爭?是不是其他國家雖然有戰爭,但都沒有發明用於格鬥的技術?別搞得好像只有中國古人才能發明格鬥一樣,因為生存需要發明格鬥技巧,中國和全世界任何國家並沒有特別的地方,真要說不一樣的,那就是中國地方大人口多門派多,再加上武俠小說和武俠電影的多度渲染,讓很多國人活在中國古人和外國古人存在質的差距的幻覺。

3、傳統武術古代很牛逼,只是現代不牛逼了:我覺得這是這些認為古人牛逼的最難反駁的理由,畢竟誰都沒有穿越時空的能力,你能證明古代武術不能飛天遁地?而且古代各類演義、小說早已把古時候的武術大師渲染的就差能上天了,這種觀點已經根深蒂固。是的,我們當然無法回到古代去論證,但是,我們卻能夠用科學理論來證明這個理由是多麼可笑!來,讓我們靜下心來分析一下,古代武術是否有條件那麼牛逼?首先,分析判斷之前,我們要肯定一個最基本條件,那就是中國古人是地!球!人!我想再怎麼吹武術的人,也得承認我們中國人和其他國家的人種一樣,骨骼結構、身體素質並無突出的地方吧?好的,如果身體素質沒什麼區別的話,那麼中國古人能發明的格鬥技術,放到現在是不是一樣能做的出來?換句話說,就算部分人說的什麼“國家不允許練武、各種原因導致武術失傳”是真的,那麼理論上來說,在人類頭腦越發達、訓練技術越實用的現代,古人發明的武術動作,就算失傳了,難道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再想得到做得出?中國古人既然和人類的四肢、骨骼、身體素質沒有質的差距,傳統武術的技術,到現在都沒人知道也沒人會了?如果身體素質沒有差距,技術沒有優勢,那麼地球一天24小時,難道中國古人一天48小時?不然中國古人的武術怎麼可能比現在專門以練習格鬥做為掙錢工具的職業選手強那麼多?有空去多看看高水平的綜合格鬥賽事,現代職業選手已經把身體的各個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了,我實在想象不出中國古人能夠做出那麼多目前現代職業選手能夠做出來的各類動作以外的技術。厚古薄今,無非就是在找武術的遮羞布而已;

4、現代練習武術的人都不能吃苦,所以現代武術不行:這裡我想說的是,現代武術不行,並不是因為現代的武術練習者不能吃苦,而是因為醜媳婦總要見公婆,到了見光死的這一天,才無奈用的理由。其實我們仔細回想一下,為什麼國人會一直覺得傳統武術過去行現在不行?不是因為過去的武術就一定比現在強,而是因為過去的傳統武術並沒有受到外國現代格鬥的衝擊,始終都是國人和國人過招,你參照物低,當然有練過傳統武術的很容易被各類民間傳聞、武俠小說渲染的天下無敵。舉個栗子,我覺得傳統武術就有點類似於我們的清朝晚清,沒有遇到外國列強的時候,滿口都是我泱泱大清如何強大,可是真的被洋鬼子一打,才知道其實自己是多麼的不堪一擊。我覺得傳統武術也就是這樣,在沒有電視媒體,沒有國際賽事的古代、解放前,我們的中國武術其實就是在內部切磋、實戰,甚至可以想象,在古代如果練習過武術的人,遇到沒有練過的大多數營養不良的普通人,是如何輕易的秒殺對手。這就好比在不知道NBA之前,我們會覺得CBA球員好牛逼橫掃亞洲,但看了NBA,我們才知道我們也不過如此。一個道理,現代武術不說一定比古代武術強,但至少如果真要去比賽,現代武術家們面對的不再是同樣水平不高的傳統武術練習者,而是現代職業格鬥選手!所以,當徐曉東打假事件一出,傳統武術就舞所遁形了。因此,不是說現代傳統武術練習者不能吃苦,而是沒有改進滯後的練習方式,不精簡掉不實用的招式,不掘棄老套的套路演練和理論配合,你吃再多苦都打不過採取更加科學有效的現代格鬥訓練方式的搏擊選手!

至於第5到第7條,無非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傳聞”,這類沒有真憑實據的論據,我不再反駁。文章就寫到這裡,我也做好了準備,接受所謂的愛國武術吹們的道德洗禮了。畢竟,在愛國武術吹們眼裡,質疑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就是無可救藥的洋奴。


震宇1981

  1. 傳統武術誰說不行了,是你練的功夫不到家!主要原因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練習的人沒有那麼大的恆心了!太極有十年不出山之說,誰還能做到!



  2. 傳統武術在民國以前的時候還是有很多名家的。而且都是通過實戰之後大家公認的!簡單介紹幾位。


  3. 霍元甲:字俊卿,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小南河村人,愛國武術家,迷蹤拳第7代傳人。並創辦了精武體育會,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才,為強健國民體質、傳承武術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4. 孫祿堂:本名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別號活猴,河北順平縣北關人,孫式太極拳暨孫門武學創始人,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


  5. 韓慕俠:別名韓金鏞,外號玉面虎,天津津南區大韓莊人,形意拳、八卦掌大師,與和霍元甲同鄉並齊名的武術高手。


  6. 李書文 :字同臣,河北滄州鹽山縣王南良村人。一生為人光明磊落,疾惡如仇。他以登峰造極的精技純功,鎮邪惡,御外侮,以武揚威,譽滿海內外。更因其槍法、拳術天下無雙而得“剛拳無二打、神槍李書文”之美譽。


  7. 郭雲深 :本名名峪生,河北深縣馬莊人,清朝末年的一位武術名家。郭雲深幼年習練拳術,後拜能然先生為師,晝夜練習數十年,深得形意拳之精義。後來練就絕技半步崩拳,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稱。


  8. 董海川:生於清嘉慶年間,原名董明魁,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朱家務村人,一般認為是八卦掌拳術的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相傳在安徽九華山得遇“雲盤老祖”傳授其技,創立八卦掌,威名震河朔。


  9. 現在的世界搏擊泰拳高手遇上以上這些名家那也是分分鐘被秒的份!可惜現在的人練的武術目的和以前不一樣了,都是健身為主!你們覺得對不對?歡迎評論!

頭版搏擊大蝦

傳統武術,沒有金庸說得那麼神,也沒有現在那麼不堪一擊。

比如戚繼光剛到浙江,就發現民兵不行,戰鬥機太弱,對其加強訓練,提高個體作戰能力,並重視陣隊列,才最後打敗了wokou。戚繼光還去少林指導過他們的棍法,看到少林呼呼生風的棍法,說原來要兩個人的練習,成了現在一個人的表演。

清末,程庭華開始是練摔跤的,一般練家子都知道拳擊+摔跤,效率高。可是程庭華找董公試手,敗了。拜董公為師。估計董公的八卦掌肯定不是像現在這樣。另外一個北京尹派八卦掌鐵鐲子勁,手腕被扣到,就逃不了了,可以把銅板捏彎。再看看現在的八卦掌。




1928年國術大賽,朱國富,練彈腿,查拳,形意,同時還練拳擊,他有兩個弟弟也參加了比賽,也練拳擊,一個進入前十名,一個進入了前二十名。當時三兄弟震動蠻大。朱比較低調,所以名氣不大。還不如一些不能打的,比如楊式太極李雅軒,1929年,第一輪被淘汰,吳式太極吳圖南第二輪被淘汰。萬籟聲,也是被淘汰。



綜上,過去老一輩武術家,經常實戰功力深厚,下過苦功夫的,肯定不是現在的對自己功夫都沒有自知之明。連自己能不能打都不知道就去找打。同時從朱國福三兄弟練了拳擊出好成績,說明現代搏擊還是挺不錯的,要繼續走朱國福這樣的路線,學習他人之長,結合自己的優勢,還低調。


精武圈

說武術不行,應該是指技擊比賽不行吧?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講,傳統武術從古至今變化不大。

如果非要比一下,分兩點相比。一,從練習者個體來講,現在練習武術的和古代相比要差一些。因為習武目的不同,刻苦程度也不同,結果就會差很多。古代習武者大都為了生活,冷兵器時代練武的比普通人厲害很多,習武者可以看家、護院、當保鏢,都是拿身體或拿命賺錢,習武就會全力以赴,而且是為了格鬥而練。現代社會,隨著熱兵器的出現,武術作用越來越小,只是為了表演而存在,所以習武者要麼是表演,要麼強身健體,格鬥性降低,也就是打不好架了。所以就個體而講古人練武應該大於現在練武之人。如果同時代相比,古代練武者肯定很牛逼。現代練武者本身就不會打架,我們都看了很多視頻,什麼掌門、大師比武都是王八拳,真遇見身體素質好的(像徐曉東那個塊頭的)、敢下手的,幹倒雷雷等大師,不是什麼難事。又加上現代又出現職業(全天候高強度的科學訓練)的格鬥術,傳統武更是連招架的機會都沒了,除了抱頭、捂臉,就剩嘴上功夫了。所以才給了徐曉東這樣的業餘格鬥玩家揚名立萬的機會。

二,從社會作用來說,古代和現在也是差不多,古代稍微好一點點。我們有誰知道晚清之前的武術大師。現在也沒有,有幾個也都是影視劇裡面虛構的。所有習武者在軍隊和武器面前都失去意義。從古至今戰爭決定勝負的都是武器、經濟,政治和人的氣勢、謀略等。古代魏蜀吳三國戰將雲集,被晉滅亡。近代八國聯軍1.8萬人打的幾十萬清軍和刀槍不入的義和團丟了北京。所以不像小說、評書、電影裡講的武術高手可以改變戰爭結果。武術從古至今在社會作用中都是差不多的。

現在我們感覺過去武術比現代強,是因為過去武術可以打架,可以唬人,即使被打假也不一定傳播開。現在信息社會,徐曉東打個雷雷搞的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如果沒有信息傳播,他倆的那場比賽,和街頭打架有什麼區別。其他的大師依然是大師,依然可以廣收門徒去賺錢。我們也不至於全民去質疑中國傳統的一種文化。

但是武術在中國流傳幾千年,早已不僅僅是技擊比賽的一種形式,而成為了包羅萬象的一種文化。現在,武術作為中國獨有的“名片”,已經在世界廣為人知。武術之所以能有這麼強的魅力,根本原因在於它的文化性。武術根植於有著數千年曆史的華夏文化沃土之上,蘊含著深刻的東方哲學思想。現在,我們既不讓有些人打著武術的幌子騙人,更不能讓狂人徐曉東摧毀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要想辦法推動把武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對其進行更好的保護。擴大儒家、武術等等各種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使我國不僅是世界上的經濟大國,更是文化大國,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真正崛起!歡迎留言批評指正。

(千萬別到最後讓外國人比我們更愛武術)


青藤閣1918


傳統武術源於古代冷兵戰場,歷經無數傳人不斷探索不斷完善不斷創造,形成了由套路、功法、技擊三種形式組成的武術體系保存下來傳承至今。過去的傳統武術套路,無論是拳術還是兵器,其核心動作就好象武器庫裡的槍炮彈藥一樣,是具有較強殺傷力的,並且要經常擦拭訓練和使用,到了需要的時候,才能夠攻擊射殺敵人。可以說,

冷兵器時代的武術是非常實用的,由於戰禍不斷、土匪襲擾、強盜橫行,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習拳練武之風十分盛行,而且非常注重實戰,沒有真功夫是很難站得住腳的。在眾多習武人之中,除了普通百姓用於強身健體、防身自衛以外,還有不少吃專業飯的,一是憑一身功夫進軍營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二是仗技為官府及生意人押貨走鏢、走南闖北的;三是開館授徒收學費的;四是為富人大戶看家護院甚至充當打手欺男霸女成為地方惡霸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進入和平時代,武術成為運動項目,固有的技擊作用和實戰功能轉換成動作上的美觀漂亮、節奏上的抑揚頓挫、目的上的強身健體。受國家政策層面的影響,原本簡單直接、短小精悍、重視技擊實戰的傳統武術套路,也被傳承人加入了許多體操舞蹈動作變成了名符其實的花拳誘腿,只有這樣,在參加各級體委組織的比賽才能上得了臺、拿得出手、取得到名次。久而久之,傳統武術也由原來的能用能打變成了現在的不能實戰不能打的局面。


創建於2017.10.27

截拳行者

武術也好,現代搏擊也好,是否能實戰取決於訓練方法和訓練目的。對古代的戰士,鏢師或者土匪,習武是為了生存,自然是有戰鬥力的。說難聽點,就是沒有刻意練武,百戰的士兵只要將其經驗整理昇華,就是很好的武術。徐皓峰的《武人琴音》中提到,解放軍大比武拼刺刀第五的戰士向形意拳家韓瑜展示刺刀技法,韓瑜發現與形意拳理相合。這顯示古人的功夫是實戰的。在實用實戰的環境下,武術操是沒有市場的。

但是認可傳武曾有戰鬥力,並不是說傳武比現代搏擊更強。現代搏擊,如拳擊,泰拳,還有散打,確立之初就站在傳武的肩膀上,然後又有那麼多教練員、運動員研究練習,再有至少幾十年的不間斷的擂臺搏擊經驗總結,訓練手段不斷優化提升,搏擊理論也不斷提升。所以現代搏擊出功夫更快,效率更高。如果再根據現代搏擊的規則來比賽,傳統武術從平均上來說,完全處於下風。

反觀傳統武術,沒有一個好的比武平臺。各地舉行的武術比賽也都是套路表演賽,日益脫離實戰。沒有實戰來優勝劣汰,武術操反而比真武術更受歡迎。偶有老師傅們堅持實戰,但傳下的實戰招數往往是基於教學試手所得,而不是真實的搏擊。但是在宣傳上,還是拿著老一輩的戰績四處吹噓。今名不符古實,自然令人反感。

相形之下,傳武不行之說興起。可悲可嘆!

最後一句話,以生存為目的學習傳武,以實戰檢驗傳武,傳武自然能實戰。以動作美觀,文化養生為目的學習傳武,傳武自然不能實戰。沒有形成好的傳武搏擊平臺之前,傳武定然日趨衰落。央視武林大會是個好想法,可惜推廣不利。


王貴琛

關於傳統武術是一直不能打,還是到了現代才不能打,我相信這個問題應該困擾了很多人,其實傳統武術是可以打,因為距離我們最近的傳統武術高手,例如八極拳李書文,形意拳孫祿堂、詠春拳葉問、甚至是李小龍等等,這些人都證明了傳統武術是可以打的,只不過因為現代一些因素導致了傳統武術的高手越來越少,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大家現在可以去所謂的武館看看,他們這些專業的武館,每天練武都不會超過三個小時,可很多人都沒有想過一句話,像我老師說,功夫高不是指你的悟性好,傳統武術想要功夫高,想要能打,就必須吃的苦中苦,以前專門練武術的人一天最少在十個小時以上,因為他們都是專門吃這碗飯的人,每天不下苦功夫練,他們將來吃什麼呀,相比之下你想想同樣是練十年,一個每天練十個小時以上的和一個每天練兩三個小時的人對打,你認為誰輸誰贏,所以現在大部分傳統武術家不能打就是因為沒有下苦功夫練習,俗話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第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武術最為鼎盛的時候,就是在民國,那麼時候中華民族歷經無數次戰亂,導致大多數人生存都成了問題,這個時候練武防身也成了很多人首選,而且練武不僅可以防身,還能押鏢或者去做護衛,以上這兩個工作都少不到打打殺殺,但是同樣工資也很高,生死之中有大回報,但是反觀現代,你就算練到能一打十,你敢去打人家嗎,只要你稍微一動手,估計就要給人道歉和賠錢了,像以前你開間武館,多少還是有人敢去踢館,現在你就連功夫再高,去武館踢館,那叫做民事糾紛,要被抓去教育的,時代不同,所以武術的實戰能力其實也是越來越差,因為這個時代不需要能打的人了!

第三,大多數武術並沒有像拳擊那些有專門的格鬥賽事,大家不妨好好想想,那些頂級拳王出場一局格鬥賽,最少都是幾十萬起步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去練拳擊或者散打,畢竟練會了能打還有錢賺,誰不樂意呀,相比之下,傳統武術沒有專門的實戰擂臺,就算國內經常舉辦武術比賽,也是表演偏多,俗話說“能打的都不好看”,所以導致現在的武術被很多人認為是花拳繡腿,傳統武術想要不沒落,就一定要有專門的實戰擂臺出現,不然在這樣下去傳統武術能打的人只會越來越少,因為這個時代不需要你能打,而是需要你表演好看!

關於傳統武術能不能打,如果你還有什麼看法,也歡迎你隨時評論,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