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體和健美的訓練時間方式和飲食有區別嗎?

胖虎的爺爺的爺爺66

我是魔獸於洪,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小夥伴關心健美健體的話題:健體和健美兩種運動員的訓練時間方式和飲食有區別嗎?

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健體和健美只是我們在健身道路上的兩個過程,一般我們可以看到健體的選手肌肉量都不會很大,尤其是下肢的腿部肌肉,因為腿部肌肉的增長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積累。一般在傳統健美項目能夠拿到好成績的選手通常至少訓練了6到7年,甚至十幾年以上。而健體就比較容易出成績,因為它是建立在自身的身體比例,肌肉的勻稱性,皮脂的厚薄,以及最主要的顏值上。

雖然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但是如果顏值不高,那我建議還是專心致志地積累肌肉,並且往健美方向發展。

從訓練上來說,健體和健美沒有太大的區別,飲食也是。最主要的區別還是在於訓練的年份,以及肌肉的維度和結實的程度。而健體更講究肌肉的勻稱性,流暢性,以及肌肉的線條感。因此健體選手對大肌肉的要求並不是很高,更多地是跟肌肉質量,以及在舞臺上展示的形象有著密切的關係。


洪哥說健身

健體和健美本質上都是通過健身運動以及合理的營養飲食來增加肌肉含量的,很多人說白了講,健美——是追求人類肌肉肌肉的極限的同時要求勻稱,別讓某個部位過大或者某個部位明顯缺失,而顯得不協調。

健體——一群感覺現代健美難看的人重新搞了個既展示肌肉又能符合自己和大眾審美的比賽出來…

健體不像競技健美那樣更多追求緯度 更加講究身體協調,身體骨骼形態,肌肉線條。更加利於向全民推廣,門檻低。健體比賽中練腿也很重要,只是目前不參與評分。

健美就強調肌肉圍度與比例。也就是將緯度儘可能練大並且比例合適,健美比賽其實就比誰的缺點少,誰更接近完美。

健美更多的是注重塑造體形,要求擁有足夠的肌肉圍度也要有較低的體脂肪,飲食與訓練方面根據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計劃。在非賽季期間,健美選手通常會提高卡路里和碳水的攝入,保持高蛋白攝入,訓練方面也會偏向於更大重量,目的就是在這期間儘可能地增加肌肉圍度。當然在此過程中,體脂肪的增加在所難免,所以增肌期結束進入減脂期,備賽階段時,他們會降低卡路里和碳水的攝入同時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儘可能地去防止肌肉流失。同時,力量方面也會有適度地下降所以這個階段更多注重單關節動作與更多有氧運動。


健體選手不用像健美選手那樣在賽季偏重於大重量,他們追求的形體的刻畫,訓練偏向於小重量高次數細節雕刻訓練應該建立在大重量多肌群的訓練基礎之上。健體選手在非賽季也不用像健美選手那樣保持很高的體脂,畢竟健體的中後期並不是單獨以“肌肥大”的訓練模式為主,處於訓練前期的健體選手也不建議參加過多的比賽,通常非賽季10-13%都是很合適的區間,這樣會使我們更容易進入備賽狀態,也可保持平時良好的力量訓練狀態和肌肉增長的速度。


我認為健美和健體根本上是一樣的,共同點都是運動健身。

如果要非要區分,我覺得和健身街健又不同,主要是健體是為了身材美感,健體更多的表現在,舞臺展示,較好的皮膚,完美的身體和肌肉曲線,肌肉均勻對稱。

健美:追求人類肌肉肌肉的極限的同時要求勻稱,別讓某個部位過大或者某個部位明顯缺失,而顯得不協調。


兩者的訓練大體上是無差別的,都要求高強度的訓練,健康的飲食,但在訓練方法和食物需要做特定的調整。

健美在深入練習可以轉換為健體,但是健體付出的汗水會更多,因為全身的肌肉都突顯出來,而且這兩者相比健美門檻就低了很多,可能大致肌肉練出來就可以了,而健體就不一樣了,要控制體脂,要更細化運動量。

從肌肉上看,健美的體脂肌肉紋路與健體的就沒法比了,還別說整體來看了,健美的也有很多不協調的,練上肢的多,練腿的少,而健體就不一樣了,是全身都要練到。

飲食營養方面,健體的要更加嚴格,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專業營養師,健美雖然說也不差,但是不是特嚴格。

也有人認為,健美健體都是吃出來的,在加上練,要是不注重練,只注重吃肯定不行,吃和練要同步,健美健體都很辛苦,練是跑不了的,吃也是不能忽略的,只是結果卻是兩個不同的身材。


勇傑同心

健體與健美沒有太大的差異,主要是健美的塊普遍要比健體大很多,飲食以及訓練時間沒有太大的差別,畢竟都是通過訓練達到相對競技水平的狀態,由於人本身就有差異所以相對時間以及訓練都需要因人而異。若非要說差別的話,那就是一般健美做的重量會比健體大,因為肌肥大需要足夠的重量刺激才可形成。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助到您。


斌龍

個人見解

健體主要講究的是比例和一定的維度 肩寬腰細 並不是越大越好 而且每個肌肉比例協調分離感強

健美的話 要求肌肉圍度大脂肪低 當然也要講比例只不過沒有健體那麼高

還有就是健體是沙灘褲 健美是三角褲 健體腿部肌肉不展示

重量大的健體緯度要求也水高船漲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