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成績的這些因素,家長們知道的越早越好!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哪怕是以前對成績不屑一顧的家長們,也開始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希望孩子能有個好成績,考入好的初中、高中、大學,最終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自由的享受生活,而不是被迫謀生。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取得好成績,有成績好的,也有成績差的。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成績那麼好,而自家孩子成績這麼差?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好的孩子都有什麼特點?

影響孩子成績的這些因素,家長們知道的越早越好!

下面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們知道的越早越好!

一、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包括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在較為穩定的、安靜和諧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學習成績相對來說也要好一點。考入名校的孩子大多來自這幾種家庭:教師、醫生、公務員、大學教授、國企中高層......等中產家庭,他們非常重視對子女的培養,也可以給子女提供好的學習環境。

而在夫妻經常爭吵、打罵的家庭中,也有成績好的孩子,但是很少,在不和諧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無法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學習上,父母的矛盾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影響學習,這也是很多家庭為了孩子強裝和睦,不離婚的原因。

影響孩子成績的這些因素,家長們知道的越早越好!

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一個好的學校,校風校紀都不會差,不學習混日子的學生不能說沒有,但是相對來說,會少很多,努力學習的學生很多,大家以學習為榮,你追我趕,而不是誰遊戲打的好,誰就牛;誰衣服穿的另類,誰就酷;誰戀愛談的多,誰就有魅力.....

在好的學校裡,成績好的孩子太多了,老師的能力也不俗,在那樣的環境中學習,孩子被帶偏的可能性也會小很多。

影響孩子成績的這些因素,家長們知道的越早越好!

二、思維方式

一個會學習的孩子,能合上書本,把書裡的重點、關鍵點,從頭到尾想一遍,而沒有絲毫偏差,能把一本書的整個脈絡在腦子裡過一遍,這本書已經沒有任何難得到他的了;而不會學習的孩子,天天抱著書啃,把書從頭翻到尾,翻好幾十遍,你問他這本書講了什麼,他一臉茫然,講了什麼?好像講了了很多,又好像什麼都沒講,零零碎碎地說一堆,也沒說到重點上。

思維方式的差異,對孩子們的影響非常大,會學習的孩子思維都非常有邏輯性,能夠有條理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時,一般都會有明確的目標,並且為了這個目標,能夠克服很多大大小小的困難。遇到問題時,不去關注細枝末節,而是善於抓住問題的關鍵,靈活地思考,而且這種思考能力不僅僅用在學習上,在生活上,他們也能很好的運用。

好的思維方式必定是有條理的、從大局著眼的、有主次的,而差的思維方式,腦子裡總是亂七八糟的,總也理不清楚,看問題看不全面,也看不到問題的本質,抓不到關鍵點。

學習上遇到困難了,只看到眼前的困難,畏縮不前,而不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思維弱點,會阻礙孩子前進的腳步。

影響孩子成績的這些因素,家長們知道的越早越好!

三、學習方法

有好的思維方式,必定能找出好的學習方法,沒有好的思維方式,找到好的學習方法,也多半要在運用的過程中夭折了。好的學習方法事半功倍,差的學習方法,事倍功半。

孩子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想考上什麼樣的大學,以這個學校為目標,規劃好自己的學習任務,要上這樣的學校,大概需要考到多少分,自己現在是什麼水平,離這個學校差距有多大,需要提高哪科成績等等一系列計劃。然後,為了這個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遇到困難了,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克服一切大大小小的困難。

學習要講求效率,學習一小時就要有一小時的收穫,提綱挈領、全局把控的學,多理解少死記硬背,多思考,舉一反三,以前做錯的題,認真總結,發現自己薄弱的環節,從而多加攻克;能從一個知識點聯想到另一個知識點,形成一張知識網絡。

集中注意力,做事有條理,勞逸結合等等。

影響孩子成績的這些因素,家長們知道的越早越好!

第四、智商和專注力

智商和專注力都對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專注力,無法長時間專注的做一件事情,孩子就沒辦法深入的去學習,只能淺嘗輒止,想要學有所成就很難。

智商無能為力,專注力可以提升,家長們可以試著提升下孩子的專注力。

不足之處,歡迎大家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