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寂寞,死後燦爛的畫家梵高

生前寂寞,死後燦爛的畫家梵高

對我來說,生命會繼續孤獨,除了穿過黑暗的玻璃,我從未感覺我更依賴任何人。【文森特·梵高】

我經常遇見一些人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不被理解。

要是如皮得潘純真的孩子,我會附和幾句,畢竟他們的心裡還幻想著地球的某個角落裡有著夢幻島了。

要是在塵世活了幾十年的人,我往往都是沉默不語。

沉默是個好事,它尊重了我,也尊重了你。

這個世界上真的很少會有人和你能感同身受的。

這個世界上誰不是一邊流著淚一邊微笑地活著了。

你說你獨獨,你說你寂寞,你說你懷才不遇。

我們追溯歷史吧,看看荷蘭這個印象派畫師梵高吧。

他一生受盡摧殘,窮困潦倒,沒有愛情。他一邊和病魔鬥爭一邊苦苦創作十年,他畫了二千多副畫卻沒有得到任何名利,生前僅僅賣出一幅《紅色葡萄園》。

和梵高比,你還好意思說你的孤獨和懷才不遇嗎?

生前寂寞,死後燦爛的畫家梵高

德國作家黑塞說過,天才經常孤立地降生,有著孤獨的命運。我想這句話用在梵高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文森特·梵高於1853年出生於荷蘭一個村莊的新教牧師家庭,他的名字是一年前死產的哥哥的名字。

他們父母一定是想念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吧,

這個宿命般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有著替代品的意思。

不過他在童年時期,就經常被母親拉去祭拜這個死去的哥哥。無數次,他的母親唸叨著他的名字在荒野裡對著一塊墓地嚎啕大哭。

其實終其一生,梵高在這個家庭都是不受歡迎的,

唯一與他關係好的支持他的就是他的弟弟提奧。

梵高的孤獨一定是從家庭就開始的。

小時候他覺得父親是個英雄,幻想著自己成個牧師。

可是他有三個弟弟,還有三個姐妹,這麼一個大家庭,父母壓根顧不上他這麼一個孤僻沉默的孩子。

他沒有得到父親的愛,母親的愛也是缺失的。

他的母親喜歡樺樹,他就一個人細細地觀察樺樹,

然後他畫了很多樺樹,可是母親不喜歡他的畫。

母親覺得他古怪不可理喻,把他的臨摹和繪畫都扔了,梵高親自給她的畫她也不屑一顧。

生前寂寞,死後燦爛的畫家梵高

可是他是渴望母愛的,他曾經臨摹了母親的肖像,

然後還認認真真地在上面寫了一句憂傷的詰問:

透過誹謗的摧殘和冷酷的責難,

誰會是我靈魂追求的女子?

很多人說他渴望缺失的母愛,弗洛伊德要是在的話,一定說他有戀母情節,他愛上的都是比他大的女人。

他渴望被愛,可是他一生都沒有得到幻想中的愛情,

他的三段戀愛都是他滿腔熱血後的一廂情願。

他因為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愛,

所以別人很正常的交往他都能覺得是愛上他了。

在倫敦,他愛上了房東太太的女兒尤金妮,可這個走路都佝僂著背的醜陋女人卻看不上他。

他有次返鄉後,熱情似火地愛上了自己的寡婦表姐,

他把自己的手放在煤油燈的火苗上,懇求叔叔他的手能放在燈上多久,就讓他見表姐多久。

他的叔叔無比厭倦地迅速地就吹滅了這盞燈,

然後強硬地回答他們永遠都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他又愛上了妓女克里斯蒂娜,要和她結婚。可是妓女嫌棄他沒錢,每個月都拿不出150法郎,離開了他。

我們經常說誰又愛得很卑微了,

誰的愛又低到塵埃,開不出花了,

其實和梵高比,這些愛也都算是一種幸福了吧。

生前寂寞,死後燦爛的畫家梵高

家人不理解他,甚至是怨恨他,後來把父親的死都怪在了他的身上。一生中有過的感情也是自己的幻想。

我們看看他的事業吧,梵高的事業就是畫畫了吧。

在他想成為一名畫家之前他也有過其他的工作。

他為了謀生,去畫廊裡工作,去學校做老師,去做售貨員,結果都是和人爭吵不休而不得不離開。

父母開始還希望他進入上流社會,有份體面的工作。

後面是徹底沒幻想了,估計還覺得有這麼一個怪異的兒子有著說不出的恥辱感吧。

27歲的時候,他有了理想,想成為一名畫家。

這個理想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個笑話吧。

他在畫廊工作時的老闆泰斯提格就直接告訴他:

“你起步太晚,不是當藝術家的料。你過去一無所成,將來也不可能有所成就。”

不過他的弟弟提奧卻很支持他,一直鼓勵他好好畫。

他弟弟當初也許是覺得畫畫可以讓自己的哥哥安靜下來,所以每個月都給她郵寄生活費。

雨果說孤獨可以使人能幹,也可以使人笨拙。

我想,沒人否認孤獨成就了梵高的才情吧。

生前寂寞,死後燦爛的畫家梵高

但是在當時的社會,他畫出的畫卻沒有得到任何的認可。他一生就賣出一副畫《紅色葡萄園》,還不確定買家是不是同情他的遭遇了。

可是他還是無比執著地在窮困潦倒中畫了很多年。

他孤獨無助,甚至還去了精神病院。他說裡面的人比外面的人更正常了,也沒有停止過畫畫。

亨利·福西隆說他是同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

梵高是用自己的生命在畫畫,火辣辣的色彩裡,帶有運動感的筆觸裡,都有著他所有的激情和幻想。

金色的主色調是他對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梵高在給弟弟的最後一封信中寫到:

“我不需要故意表達淒涼和極端孤獨的心情,我希望你能馬上看到這些畫,我覺得這些畫會把我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話告訴你……

梵高曾經對給弟弟提奧說:“我必須畫一幅星夜,星夜是我應該畫的東西。希望在星星裡。”

梵高的侄子出世後,他畫了一株杏花,充滿著喜悅。

生前寂寞,死後燦爛的畫家梵高

梵高也曾想組建畫隊,他來到法國南部的小鎮阿爾。

阿爾有著陽光有著麥田,梵高覺得很適合畫畫。

他們一起畫了62天,高更選擇離開,這個打擊對梵高也是致命的,他在寒風中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生前,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個畫家是難成大器了,

可是他還是在嘲笑聲中,帶病孤獨地畫了很多年。

他畫了十年,畫了二千多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可是他卻沒有得到任何名利和理解。

1890年7月27,梵高走進他最愛的麥田深處,將槍彈打入腹部,然後搖搖晃晃回家,死在了提奧的身邊。

在弟弟的泣不成聲中,梵高卻非常平靜地說:“兄弟,不要傷心,我是為大家著想才這麼做的。”

梵高結束了自己苦難的一生。半年後,提奧也因病離逝,他們被並排葬在教堂外面的麥田裡。

這個世界上唯一愛他的人,再一次陪在了他的身邊。

他死後很多年,他成為印象主義先驅,他的畫被頻頻賣出天價,他成為影響二十世界的藝術家。

生前寂寞,死後燦爛的畫家梵高

美國作家法斯特說過,假如你在世界上是孤獨的,完全孤獨的,你就把這種孤獨用作你的安慰和你的力量

和梵高比,很多的孤獨和懷才不遇真的都不算什麼。

梵高的一生都是孤獨的,他把生活中遭受的痛苦磨難,轉化成了畫布上激情洋溢的美。

這份美沒有得到任何的認可,他還是堅持了十年。

梵高是孤獨的,他的孤獨也成就了他一世的才情。

很多人覺得梵高的一生都是悲劇,

其實我想,他在畫畫的時候應該是覺得幸福的。

生而為人,真的很難。

每個人都會有深入骨髓的孤獨,我們的苦難也需要傾訴,可是你要是喋喋不休就不對了。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是誰一生的倚靠,

你要明白,真正能救贖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荒涼塵世裡,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的。

願你也會更加努力,才能配得上自己的所有幻想,

你要的繁華也才會來帶你的身邊。

生前寂寞,死後燦爛的畫家梵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