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臥撐和引體向上哪個難?

黑娃愛瘋

引體向上更難。

一般人經過訓練,能夠較輕鬆地完成十幾二十個俯臥撐;但很難輕鬆完成十個以上的引體向上。當然,中高水平的健身者及專業運動員除外。

為什麼呢?即便在胸背肌肉力量完全均衡的假設條件下,俯臥撐也容易得多。這是因為俯臥撐的姿勢,雙手和雙腳就像兩頭的支點,並且上身位置高於下肢,這就使得俯臥撐時,施加在腹肌上的自重負荷,達不到體重的1/2。而引體向上不同,整個人懸空,所有重量都掛在單槓上,施加在背闊肌上的負重,接近於全部體重(僅僅減去小於手臂的重量吧)。這就導致引體向上所負擔的重量要大得多,自然這個動作也就難得多。

當然,俯臥撐還有很多變化,比如擱腳俯臥撐,把兩腳放在較高的支撐物上,使上身斜向下去做,難度就會大幅提升。此外,還可以練習俯臥撐擊掌、俯臥撐跳起、單臂俯臥撐,都能增加很大難度。而對於連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完整的初學者來說,也有替代的初級方案,剛開始可以練習單槓懸垂,還可以把兩腳擱在某個固定物上,減少負重;還可以換做坐姿下拉,使負重可控可調。


健身界

俯臥撐和引體向上哪個難?

先說結論, 一般情況下, 引體向上更難, 更準確的來說是: “可以完成1個標準引體向上的人少於, 且遠少於, 可以完成1個標準俯臥撐的人”. 並且,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 解鎖引體所需要的時間和努力也要遠大於解鎖俯臥撐, 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但原因是什麼呢?

為什麼會這樣?

  • 所對抗的阻力的不同: 引體向上(不管是單槓還是其他類型的), 都需要你拉起整個身體的重量; 而俯臥撐則不是推起全身的重量, 根據角度的不同, 至少有30%以上的體重被腳給分擔了(推起全身的叫倒立撐), 這也是從本質上來說, 兩者的區別.

  • 發力肌群的不同: 引體向上主要發力的肌群包括 ‘背部肌群 + 二頭肌’; 而俯臥撐則是 ‘胸部肌群 + 三頭肌’, 除去二頭&三頭這些手臂上的小肌群外, 最大的區別存在於胸部和背部的發展, 即一般人都會更加註重胸部的發展. 至於原因(實際上是假設, 我們無法知道原因), 說出來甚至有些可笑, ‘因為人們更習慣去發展人體正面, 能看得見的肌群’, 胸肌屬於這個範疇, 而背部肌群則不是. 如果你覺得這點有點高深, 不妨想象一下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是傾向向前倒, 還是向後倒呢? 沒錯, 向前, 因為看得見, 也更加可控, 這可以說是生物本能, 當然它也影響到了我們肌群的發展和分佈(@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群vs大腿後側的膕繩肌群).



那我們該如何提高(解鎖向)?

這裡我們主要會從解鎖的角度去討論, 至於提高的部分有時間直播和大家討論.

總的來說就是 ‘降低難度’. 比如握法不同, 難度不同, 一般可以通過正握的方式來降低難度(手心朝向自己), 或是採用阻力帶輔助, 或是隻做離心部分引體的方式來降低難度進行訓練, 並不斷提高, 直至下個階段, 以及完全解鎖動作. 另外, 對於有興趣進一步學習的小夥伴們, 老肖恩有期視頻是專門講解鎖引體向上的, 也歡迎各位圍觀(@NuttyBeast三步解鎖引體向上).

好了, 關於 ‘俯臥撐和引體向上哪個難?’ 的問題我們就先討論到這, 希望上述內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老肖恩, 咱們下個問題見.33.


逗比老肖恩愛健身

我們從兩個動作的異同點來分析:

兩個動作的不同點:

  • 動作鍛鍊的肌肉群是不同的

俯臥撐:推的訓練。

主要鍛鍊到的肌群:胸大肌,肱三頭肌,三角肌。

穩定:核心穩定,肩胛穩定。(過程中需要收緊腰腹,下降的時候比較容易做肩胛翼狀突起,上起的過程才容易聳肩,這些都是肩胛不穩定造成的。)

引體向上:拉的訓練。

主要鍛鍊到的肌群:背闊肌,肱二頭肌。

穩定:核心穩定,肩胛穩定。(下降的時候,容易聳肩。)

  • 兩個動作的支撐點數量不同,負重不同。

俯臥撐雙腳雙手支撐,身體重量平行於地面,相對阻力比引體向上小。

引體向上是整個身體重量的懸垂。但是從肌肉體積來比,背闊肌遠大於胸肌,所以在刺激方面,重量也是要加大才可以的。

兩個動作的相同點:都是自重的訓練,都是閉合鏈的訓練。這就註定了兩個動作都是很功能性的,相對難度也比較大,比起拉&舉自由重量要難。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句就是,兩個動作沒有可比性,鍛鍊肌肉不同,強度也不同。但是探討的重點還是要回歸到訓練本身,就是我們怎麼才可以過渡到做標準的俯臥撐和引體向上?那就是安排合理的的動作降階。

俯臥撐的降階選擇:雙膝觸地,減少力距。


引體向上的降階選擇:使用彈力帶,減少阻力。

當然降階還有多種多樣的方式,同時,在身體適應以後可以嘗試升階訓練,不斷滿足對身體的挑戰。

謝謝你閱讀到這裡吼~,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呦!


卡路里老師

首先這個問題是非常簡單容易解答的,我們先不要去管這兩個動作各自應用了我們身體的哪部分肌群的力量,只需要看這兩個動作讓我們移動了身體的多少重量。

先來看俯臥撐這個動作,在標準俯臥撐的姿態之下我們是雙手與雙腳接觸地面,雖然在俯臥撐動作過程之中我們的整個身體是上下移動的,但是由於我們的雙腳與地面接觸,所以雙腳因此會承擔一部分體重的,所以在俯臥撐練習當中我們發力推起的是部分身體重量(大約百分之六十五)而不是全部。再來看引體向上這個動作,在標準引體向上姿態之下,我們是雙手緊緊抓住單槓使得身體懸空。這個姿態之下我們的整體整個重量都需要我們前臂肌肉控制的雙手的抓握力控制。而在引體向上的動作過程我們的拉力機群負荷的是我們整個身體重量。從這個原因來看,引體向上肯定是要比俯臥撐要難很多的,因為它負荷了更多的身體重量,重量越大我們需要的力量就越大,那麼難度就越高。



那麼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它們的發力肌群。俯臥撐訓練的是我們身體的推力肌群,推力肌群包括胸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前束為主的等等肌群。引體向上訓練的是我們的拉力肌群,包括我們的背部背闊肌、斜方肌、肩袖肌群以及手臂的肱二頭肌、前臂屈肌等等肌群。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應用更多的是我們的推力肌群,而拉力肌群特別是背部這個主要發力的部位,在生活當中很不常用。所以新手接觸引體向上的時候,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手臂發力而不是背部發力。所以從第二個原因來看推力肌群比拉力肌群力量更大的,所以完成推力動作比完成拉力動作要更簡單。

所以綜上所述兩個原因:引體向上比俯臥撐難度較大。


大囚自重健身

今天 給大家整理

多達幾十種的俯臥撐動作

以後在家鍛鍊不要

再擔心訓練動作太單一了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時期

選擇不同的動作

普通俯臥撐

等肩寬俯臥撐

雙腳抬高式俯臥撐

跪膝式俯臥撐

等肩寬跪膝式俯臥撐

拇指相對跪膝式俯臥撐

亞特蘭特俯臥撐

凳上跪膝式俯臥撐

V型屈體

登山俯臥撐

鳥狗式俯臥撐

俯臥撐單臂划船

不等式俯臥撐

側板俯臥撐

滑動俯臥撐

瑜伽球剪刀式俯臥撐

橫移俯臥撐


瑜伽體式精講

男人在做俯臥撐時,會分泌大量的汗液,汗液的排出能帶走體內很多的有害物質和廢物,也會清理掉一些負面情緒,對舒緩心情,調節情緒有一定的幫助。

俯臥撐是常見的健身運動,主要鍛鍊上肢、腰部及腹部的肌肉,尤其是胸肌。完成一個俯臥撐,需要用到手臂、胸、腹、臀和腿部等部位的肌肉群相互緊密配合,這幾乎可以檢測到身體每一個部位。

俯臥撐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運動,俯臥撐簡單嗎?簡單,但同樣也可以很難。

要給俯臥撐增加難度,其實有很多方法。

下面的俯臥撐從入門到進階,刺激你的肱二頭肌,三頭肌,胸肌,那感覺,酸爽!

1、上身高物支撐

2、寬臂俯臥撐,雙手大於肩寬

3、跪姿交叉抬腿窄距俯臥撐

4、握拳俯臥式俯臥撐

5、後墊高俯臥撐

6、後墊高交叉腿俯臥撐

每天熱身後來一組,上身肌肉,胸肌,臀部都有明顯刺激和變化,手臂力量和耐力提高很快。

每個動作10次,每天一到兩組,適合在家徒手進行,無需器械也可健身。


健身運動原理

俯臥撐主要鍛鍊上肢、腰部及腹部的肌肉,尤其是胸肌。俯臥撐主要鍛鍊的肌肉群有胸大肌和肱三頭肌,同時還鍛鍊三角肌前束、前鋸肌和喙肱肌及身體的其他部位。

引體向上要求男性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帶力量,這個力量必須能克服自身的體重才能完成一次。引體向上對發展上肢懸垂力量、肩帶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

兩者鍛鍊的肌肉群不一樣,相對來講做俯臥撐用到的肌肉群體比引體向上要發達,所以相對容易。

最主要決定難度的還是姿勢,俯臥撐的姿勢只要克服自身重量的一半左右即可完成,引體向上需要克服自身的所有重量才行。

所以做引體向上要更加困難!我可以一次性輕鬆做上百個俯臥撐,但引體向上卻只能做十幾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5d001dd14b6b8d396d\

經濟司明長官

俯臥撐是引體向上都是時下很流行的健身項目,都屬於力量型的訓練,也就是鍛鍊肌肉的體育鍛煉

俯臥撐偏向於鍛鍊胸部,引體向上偏向於鍛鍊背部,各有側重點,很多人都把這兩項作為每週訓練的必備項目,因為這兩個動作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甚至比器械訓練還要好。



力量型訓練的健身動作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同的動作難度係數不一,有的非常簡單,有的卻非常難,不像有氧運動拼的是耐力。俯臥撐是依靠雙臂支撐地面,讓身體上下運動,它主要是靠支撐來承擔身體的大部分重量,據有關研究表明,俯臥撐相當於承受身體總重量的75%;


而引體向上是依靠雙臂的拉伸來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它是承擔著身體總重量的100%,而且拉伸比支撐的動作更難以發力,所以引體向上的難度比俯臥撐要大,這也是大家毋庸置疑的。普通人做俯臥撐還能做5-10個,而引體向上一般人做3個都難,可見這兩個動作的難度係數差距很大。

不管你是健身的新手還是老手,俯臥撐和引體向上都是非常好的健身項目,希望你們能堅持做下去,並且循序漸進。如果引體向上還沒突破0的話,就要先訓練自己的手臂和背部肌肉,然後在單槓上慢慢練習,可以用輔助吊帶幫助訓練,等突破0之後,就算是成功了一半,後面只要堅持下去,你的身體一定會越來越棒!


斌格謙

引體向上難。

我52歲,健身十個月,從最初一個都拔不上去,到現在能練習好多。開始一組五個,後來六個,堅持一陣。偶然一次,我說試試自己一口氣到底能拔多少,結果,拔了十八個。但感覺還能拔,但要在槓上吊會休息。

俯臥撐我年輕時偶然也練習。有一次比賽,兩分鐘內80個。現在,一口氣只能30個,爬著休息會,能再練20。試了一次50個。

我感覺引體難。低槓能雙立臂,高槓還得努力。

自從練習了引體,手臂臂圍粗了。俯臥撐練得早,沒感覺手臂有變化。還是引體能增加手臂的緯度。

奇怪的是,一次見到一小夥練習引體,還能雙立臂。他的胳膊根本沒肌肉。整個人瘦的蘆柴棒?我很好奇。不過肯定,人家力量比我大。

公園健身的,大都是50多,60多,70多的老頭。還有80多的老頭玩。水平都高,各有絕活。他們是好多歲月煉成的,都是我的師傅。

經常玩,我感覺力量無形增長。非常神奇。有時自己覺得奇怪,怎麼這麼大勁?

不過,由於盲目,受傷在所難免。問健身的人,大部分受過傷。所以健友們一定注意莫傷著,莫呈強!


詩詞與花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thumb_url": "363b000374315cd8e8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