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不入水的蛙泳泳姿可取嗎?

王世融

我認為不可取,作為一名專業運動員,訓練抬頭蛙泳是為了增加腰部和腿部力量,因此抬頭蛙泳會比正常的蛙泳,遊相同的距離,速度更慢,耗能更快,也就是遊起來更累。


既然提問者游泳是為了鍛鍊休閒,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學習蛙泳換氣。運用正規的專業的方式和方法,這有助於幫助我在這場“我與我自己”的比拼中不斷的勝利,我覺得想做一件事兒,花了時間,就要好好做。


泳姿的問題仁者見仁,自己喜歡適合的就好,但請分清“游泳”和“玩水”的差別,這就好像“馬拉松”和“散步”的差別。


每次去游泳,帶著泳帽泳褲毛巾拖鞋一大堆東西驅車多少公里來到泳館,來回來去還要換衣服下水洗澡,一次怎麼也要耗費兩個多小時,你不好好學習一下專業動作,感覺對不起自己的這份付出。


其實只要學會呢換氣,游泳沒有太多束縛了東西。有內功在,無招勝有招。


游泳全能王

其實在泳池我們可以看到挺多抬頭蛙泳的朋友,大人小孩都有,很多人這麼遊的理由是不想沾溼頭髮,於是一直抬著頭遊進。如果你長期鍛鍊的話我還是建議大家不要使用這種姿勢。



首先,我從一個教練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第一點就是你的健康問題,抬著頭遊進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身體姿勢,身體儘可能保持平伏姿態而頭部卻保持直立於水中,這種動作會給頸椎帶來一定的壓力,同時使得頸部肌肉僵硬。所以,儘可能避免長時間抬頭遊進。



第二點,從遊進狀態的分析,蛙泳如何才能遊得更有效率,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減少阻力,而當你將頭抬出水面後,身體姿態勢必會受到影響,頭部抬高腿部就會或多或少的下沉,身體柔韌性較高的朋友還可以,如果本身身體比較僵硬,那麼腿部下沉會變本加厲。這就極大的增加了遊進時的形狀阻力。無論你多努力,你都不可能游出速度。



第三點,體能消耗,抬頭蛙泳增加了阻力,在你遊同樣的距離的消耗就會增加,同時你保持頭部在水面上,頭部需要一定的作用力來作為支撐,所以在你蹬腿以及劃臂時就會有一部分力被分出來用來抵消頭部的重力。這就讓你的動力消耗在了垂直方向,而沒有充分的利用在前進的方向上。這也是一種能量消耗。所以這種抬頭遊的方式比正規蛙泳要累的多。



綜合上面所說的這些方面,抬頭蛙泳是不可取的,而且這種姿勢會讓你逐漸的忘記換氣,一直這麼游下去也不利於你對其他泳姿的學習。所以,學游泳還是踏踏實實的學習正規姿勢,不僅利於自身健康,而且能夠快速提高。


泳樂圈

不可取,這種姿勢久了很不舒服的,你想啊,在水裡,身體是平著的,頭是抬著看前面的,這就跟站著抬頭看天上是一樣一樣的,時間久了想想就不舒服不是?

當然,如果你覺得去游泳的頻率和每一次去遊的時間不用長到不舒服的地步,那...還是不可取。

因為你至少要把基本換氣的能力練出來才行。因為即使是頭部入水的蛙泳,也不可能是嘴巴鼻子一直保持在水面上的,冷不丁泳池就漂來一個小浪,怎麼辦?時時刻刻觀察著泳池波浪的走向嗎?

把換氣練好,甚至都不太要求把換氣和劃手的配合或是換氣和蹬腿的配合動作練好。就只是練好換氣,練到不怕冷不丁的浪朝著你的嘴巴鼻子打過來的地步,你在泳池裡游泳都會輕鬆自如很多,安全性也會提高狠毒,救生員也不會盯著你背後一直流汗。

接下來我就要勸勸了,既然換氣都需要練到這種程度,為什麼不再花點功夫把配合動作練好一下呢?實在想要遊抬頭蛙,我覺得啊,至少讓自己擁有選擇權嘛,只會抬著頭遊,這可不太行,低頭換氣遊和抬頭遊都會,再選擇。這才對嘛,對吧。

另外,抬頭蛙泳阻力會比換氣的蛙泳大很多,因為抬頭蛙在水中永遠是下半身比上半身沉的,在水中從側面看就是斜著在遊。而低頭換氣的蛙泳,雖然抬頭時也是下半身比上半身沉,但好歹伸手低頭漂浮的時候是平的嘛。只是為了休閒的話,應該選取輕鬆的那個才是。


夢覺教游泳

蛙泳時如果頭不入水,身體會與水面呈一角度,必然加大阻力,划水的力量很大程度上是與這個阻力相抗衡,影響划水效率,前進速度慢,身體不能放鬆,消耗體力,這就是很多初學者遊的距離不長的關鍵原因。

正確的姿勢應當是蹬腿的同時,頭入水,手臂前伸(手不要出水面),在水中完成吐氣(很多初學者吐氣與吸氣都在水面上完成,吸氣時間短,吸入量自然很少,再加上身體不放鬆,動作頻率快,動作幅度又大,遊三五十米就累得不行);

將腿收回的同時,劃臂(劃臂時注意,手臂不要儘量打開,不是臂展越大越快,因為手臂伸直時,作用力面積只有手臂的大小,應當屈肘,使前臂和上臂呈一個三角形,這樣作用力面積就是這個三角形的大小,作用力面積比伸直手臂大得多,反作用力就大很多,推進速度很快,划水效率更高,這是游泳的關鍵,蝶仰蛙自四種泳姿都要遵循這一規律),劃臂的時候想象自己身前是抱了兩個籃球,手臂是將籃球攬到懷裡的感覺,手臂的角度要向後同時略向下劃(有一個向下劃的角度是為了給上身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這樣頭和上身就能很輕鬆的探出水面),到身前合掌時注意要有一個腋窩夾水的意識。

頭探出水面後,由於已經在水中吐光氣,可以直接張嘴吸氣,再埋頭入水,重複以上動作,週而復始。

注意腰要挺起來,使腿與上身在水中持平。最關鍵的是要通過不斷練習,尋找一種漂浮的輕鬆感,這樣慢慢就可以不費力氣的漂在水面,稍做划水動作就會往前走, 可以想象自己是一艘小船,平放在水面上,用槳輕輕一劃就往前走了。注意要放慢節奏,不要一直不停的划水蹬腿,體會身體前行的狀態,前行即將停止的時候再做下一輪動作,給身體放鬆休息的時間。

掌握了這個訣竅以後,想遊多遠就多遠,


大樂FitNess

親身經歷。我開始游泳就是你說的那種,游完泳頭髮都不溼一根,俗稱“抬頭蛙”。對於初學者,或者不經常游泳的人來說,無所謂,那樣遊也很輕鬆,而且不把頭埋入水中也不容易產生恐懼感。

但如果你經常遊,而且每次時間還不短,建議你學習標準的姿勢。標準姿勢是經過經驗總結出來的,目前是最高效最科學的姿勢,學會後遊起來更輕鬆,脖子也不會那麼累。

如果要練標準姿勢,網上有很多教程。我的體會是多練漂浮,同時請人在旁邊幫你看看,指點一下。


泳無止境308

抬頭蛙泳,自由泳是救生員考試必考項目。救生的時候,眼睛必須時刻盯緊被救人員,一旦離開,溺水者可能留在那個時候沉入水中,就找不到方位了。開放自然水域,因為有浪和其他不確定因素,抬頭可以更好的觀察。還有就是抬頭蛙和踩水是武裝泅渡的基礎,踩水水平高的可以在水中踩水的同時持槍向岸上射擊。所以,抬頭蛙泳是一種用途非常廣的實用泳姿勢。要遊得遠,負重遊,並不是很容易的,需要專門練習。


john張83536334

這是一種很實用的泳姿,別聽那些游泳教練瞎逼逼,只在泳池裡撲騰過的懂個啥啊。去大江大河裡折騰過的才懂頭露出水面的用處。比如你掉一大臭水溝裡了,要遊個十幾米才能上岸,你把頭埋水裡標準泳姿?噁心不?大冬天的你必須得游到一河溝對岸的時候,不能弄溼衣服,這個時候我可以把衣服脫下來頂頭上一手扶著單手仰頭蛙泳過去,這個時候你給我個標準泳姿?能仰頭遊關鍵時刻能救你一命,我家長江邊上每年淹死幾十個都是這種只會標準泳姿的會水人......


十八子樓明月夜

抬頭蛙是多了一種泳技,不存在可取不可取,而是根據不同情況可以選擇應用。

一是有的女泳友常用。女人長髮飄飄,如果每天游泳浸溼頭髮會帶來很多麻煩。所以自然會抬頭蛙來避免。周邊一起遊的一女隊員就是抬頭蛙。

二是冬泳的時候常用。冬天的水冰冷刺骨,有的人把頭埋在水裡游泳會有不適應,也會採取抬頭蛙來冬泳。冬泳的目的就是健身,不在於阻力不阻力和游泳速度。本人冬泳大多釆用抬頭蛙,然後竄插標準蛙和自由泳。

三是軍人和特殊需要常用。部隊訓練和執行任務,肩背行李槍支或偵察必須抬頭,有些水上搶救等情況也是需要抬頭。


新華髮布

不可取,因為人的密度與水的密度大致相當,所以人要想飄浮在水中必須保持95%的身體在水中,才能獲得能托起體重的浮力,如果頭部一直在水面上,那頭部就無法貢獻浮力,人的就會下沉,會很累,無法持久。。。另外身體下沉的狀態下身體傾斜,前進動力不足,阻力也很大。


光怪駁離

抬頭蛙那是實用技術🤗️,在自然水域能直線遊向目標,避免彎路,動作簡潔,更省力,呼吸更自然順暢,眼不受水的刺激。強調浮力阻力的那是在泳道里短距離拼速度,到了自然水域,還是抬頭蛙最好用,另外如果技術熟練,抬頭所帶來的好處遠大於那點阻力和浮力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