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畫被水打溼!宋代哥窯摔碎6瓣!故宮兩大國寶受損誰是罪魁

智者千慮,難免一失!文物有失,痛惜千古!

我們不希望文物有失,但即使是最頂級的文物保護措施,最專業的文物修復人員,也可能出現意外失手情況。

作為我國最牛的文博機構——故宮博物院,最近十年間曾發生過兩起文物意外受損的重大事件,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第一起發生在2008年,五代董源《瀟湘圖》展出中被滴水打溼受損!

千年古畫被水打溼!宋代哥窯摔碎6瓣!故宮兩大國寶受損誰是罪魁

2008年5月5日下午,《瀟湘圖》正在故宮武英殿書畫館展出,故宮管理人員突然發現展櫃內有輕微滴水,《瀟湘圖》竟被落下的滴水打溼。

千年古畫被水打溼!宋代哥窯摔碎6瓣!故宮兩大國寶受損誰是罪魁

武英殿立即緊急閉館,有關專家迅速現場驗看,《瀟湘圖》畫心下部,舟船上方,有一點著水,但無明顯水漬。由於畫心處非常平實光滑,因此水滴滑至底託擋處,致使裱褙紙有洇溼,但無開粘脫骨現象,無起泡、起翹。

千年古畫被水打溼!宋代哥窯摔碎6瓣!故宮兩大國寶受損誰是罪魁

經故宮文保團隊積極補救,《瀟湘圖》成功修復,但在畫裱褙留有較淡痕跡,留下千古遺憾。

千年古畫被水打溼!宋代哥窯摔碎6瓣!故宮兩大國寶受損誰是罪魁

後經調查,才發現“罪魁禍首”竟然是新安裝的展櫃“微環境”控溼設備出現問題造成的。

由於安放《瀟湘圖》的展櫃溼度控制設備中的溼度傳感器CPU死機,導致控制系統失控,出風口溫度上升,帶有溼度的空氣流經管道時逐漸冷熱交替而結露,並最終導致出風口滴水。

故宮在武英殿首次實用全新的“微環境”控溼設備就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再次告誡我們:任何科技手段都要慎之又慎,容不得半點細微的瑕疵!

第二起發生在2011年,宋代哥窯瓷器珍品,因科研操作失誤意外損毀!

千年古畫被水打溼!宋代哥窯摔碎6瓣!故宮兩大國寶受損誰是罪魁

2011年7月4日,故宮將貴為國家一級文物的“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出庫,準備用新引進的設備進行無損分析。由於科研人員操作失誤, 輸入數值出現問題,導致儀器內的樣品臺上升距離過大,使瓷器受到擠壓被損壞。

熟悉宋代瓷器的藏家都知道,哥窯是北宋五大名窯“汝官鈞哥定”之一,這件“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是一級文物(文物中的最高級別),為宋代哥窯的代表作品,可以說是無價之寶!

千年古畫被水打溼!宋代哥窯摔碎6瓣!故宮兩大國寶受損誰是罪魁

據說,當時這件國寶文物摔碎成6瓣。雖然故宮瓷器修復技術非常成熟,這件“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修復不成問題,但修復後的大宋官窯瓷器終究不是原品,可惜!可嘆!

千年古畫被水打溼!宋代哥窯摔碎6瓣!故宮兩大國寶受損誰是罪魁

故宮這兩起文物受損事件,都是因為新設備的引進、使用不當造成的。

我們不能因此“怪罪”設備與科技,隨著現代科技在文物保護與研究中的大量運用,因時而進“讓科技為我所用”才是治本之策。

希望國寶文物永遠流傳,曾經的悲劇不再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