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邀你走進北京最好的美術館,連看三場展覽!|福利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松果導展信息

主題:在全北京最好的美術館三展聯看—— 謝南星:香料、薩拉·莫里斯:奧德賽、新傾向:張允菡

⏰ 時間:5月19號14點-15點(請於13:45到達,請勿遲到)

招募人數:10人

‍ 導覽嘉賓:潘鴻(三聯·松果生活品牌總監、資深文化藝術策劃人)、袁嘉敏(UCCA)

集合地點:北京市朝陽區798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前臺

報名篩選機制:拉至文末,見評論處【松果君】的留言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炎炎夏日,對於文藝青年們來說,大概沒有比去美術館更愜意的消遣方式了!看一場高品質的展,遇見一些有趣的人,順便逛逛美術館的周邊商店,收穫一點小驚喜……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三展看點

謝南星:香料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 圖片來源UCCA

“謝南星:香料”展出藝術家近兩年創作的7幅油畫新作。藝術家暫時擱置近年來調停“寫實”繪畫和觀念以發展出來的創作範式,以更客觀的角度回溯自身實踐的源頭。

藝術家:

謝南星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1970年出生於重慶,現工作、生活於北京、成都兩地。自1999年起參與各種展覽,他的作品也曾在第12屆卡塞爾文獻展(2007)、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1999)等重要藝術展中展出。

香料No.1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謝南星,《香料No.1》,2016,布面油畫,220 x 300 cm。© 圖片來源UCCA

十六世紀的威尼斯,來自北方的油彩逐漸替代了繪畫中的蛋膠,這種細節多變、立體感強的顏料結合地中海明朗的天氣,為繪畫帶來豐富的色彩,它所成就的威尼斯畫派也成為對後世影響最廣的一支。

這張畫的背景中明亮的藍綠色,似乎只有在海天一色的威尼斯才能看得見,與“香料”系列中另外幾幅純度很高的鮮豔底色作品一樣,有著明顯的遙遠古典的致敬意味。畫的內容也不例外:我們眼見一位裸體女子被撲倒在地,扭著身軀,拼命地揮舞手臂,掙扎或抗拒,兩隻手已恐懼得只剩下黑色的概括性線條,表情被抹去,鮮活光澤的肉體在劇烈運動中被虛化的軌跡遮擋;另一個人面孔黢黑,或是戴著懾人的黑色面具,眼神空洞而執著,姿態如一隻即將發起攻擊的昆蟲。

香料No.2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謝南星,《香料No.2》,2016,布面油畫,220 x 300 cm。© 圖片來源UCCA

遠遠望去,這幅畫滿是鐵灰色,如一片摻入雜質的水泥,它無疑是這個系列中最晦暗的一張,沒有明確的指示和信息。細看,畫面本身並不平靜,各種力量湧動、各種關係糾纏衝突,人物眾多,擠佔著畫布空間。

畫家解釋說,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色調,是由於他將幾種古典繪畫中常用的顏色攪混在一起,原本獨立鮮明的色彩經過這種不合常規的調配後,變得稠密、陰鬱、神秘。就像那些年代久遠的畫作,佈滿油漬與灰塵,那也許是意識中的油漬與灰塵。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古老的圖像,如何面對那些附著在畫面上、泛著腐朽舊書氣味的意義?謝南星在試作回答,但並不急於給定答案。

至於畫的內容,畫家將幾幅魯本斯的《帕里斯的裁判》裁剪、重構、疊加在一起,讓原本肉慾、色感的畫面隱遁於肆意的筆觸之下,金蘋果交給哪位女神並不重要,因為古典在他那裡就像一種關於美的評判本身。我們依稀還能從畫中分辨出那些炯亮的目光、扭曲的身軀、撕扯的衣襟。畫裡已不見帕里斯的蹤影,而他的獵狗卻好奇地攀附著三位女神,畫家放逐了有裁判權的王子,自己在畫外決定著事件的發展。

謝南星試圖通過攪渾的古老色彩和難以做出的關於美的裁判來構建他對古典世界的理解,這種理解貌似直接或粗暴,卻並不簡單。

薩拉·莫里斯:奧德賽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薩拉·莫里斯:奧德賽 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UCCA

薩拉·莫里斯同時用油畫和影像兩種媒介展開平行創作,以此探索她稱為“城市、社會和官僚政治的類型學”

的主題。她的繪畫中充滿了以家用光澤塗料創作的幾何構形,它們與世界城市的主題、色塊和韻律相呼應;她的十四部影像作品則以非敘事性的方式描繪了在一系列對其建築、主體和日常運轉方式的迅疾改造中逐漸形成的城市。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 圖片來源UCCA

本次展覽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完整展出藝術家的全部影像作品。影片被呈現於一組為展覽特別設計的空間之中,這些空間貫穿原為工廠廠房的UCCA大展廳;一系列巨幅牆上繪畫作品則為影像提供整體背景。展覽適逢莫里斯在其家鄉紐約城拍攝的首部作品《中城》(1998)誕生二十週年,距其於2008年奧運會期間獲得奧委會的特殊准許拍攝紀錄片《北京》也正好十年。從華盛頓到洛杉磯,從巴黎到漢堡,從里約熱內盧到阿布扎比,莫里斯的影像在整體上捕捉並呈現了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間經濟與地緣政治方面產生的巨大轉變。

藝術家:薩拉·莫里斯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1967年出生於英國,現工作、生活於紐約。其作品曾於多家世界知名藝術機構展出。其作品也被蓬皮杜藝術文化中心、古根海姆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新傾向:張允菡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 圖片來源UCCA

藝術家:張允菡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1985年出生於(中國)臺灣彰化,2012年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獲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臺北。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新傾向:張允菡”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UCCA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新傾向:張允菡”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UCCA

在紐約居住期間,張允菡以1986年動畫長片《美國鼠譚》中的截圖畫面為基礎創作了一系列馬克筆繪畫作品。《美國鼠譚》的故事背景設置於1885年,講述了一個俄國猶太裔的老鼠家庭移民至美國——他們認為那兒沒有貓——的冒險旅途。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監製,唐·布魯斯創作,是成長於臺灣的張允菡與其同時代人們共同的童年記憶,而美國則在電影中被凝聚為一個想象、歷史和流行文化相互交融的超現實混合體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新傾向:張允菡”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UCCA

例如,在《This is America, we have free speech》看似歡樂的畫作表象下,是中文標題“跳軌華青悲慘身世引發社會關注紛解囊”。報紙被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稱為“通過想象建立起民族共同體”的工具,它總是記錄下相似的緊張關係:使信息的獲取變得快速、可靠而廣泛的古登堡式原則,與民族國家主義者堅信只有歐洲白人才能奉行這些原則之間的矛盾;將人性視作某種抽象而具有普世性的體系,與無限期地擱置將在世界南部和東部的國家納入這一體系之中的矛盾。當這樣的美國故事進入臺灣的社會語境,人們又將如何看待它?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新傾向:張允菡”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UCCA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新傾向:張允菡”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UCCA

另一組藝術作品以位於北極附近的挪威斯瓦爾巴為中心,一系列以丙烯和彩色鉛筆完成的畫作被命名為《其實我們什麼也不是》,像一段斯堪的納維亞奇異主題的即興演奏:一個身披斗篷,站在孤零零的被海象包圍的冰蓋上的人;一個從鯨魚張開的嘴裡升起的女人;一個巨人向下凝視著一個小聚落的微縮立體模型。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新傾向:張允菡”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UCCA

這些畫作旁邊的裝置《未竟之地》展現一張被黑色包圍的冰山照片,彷如從望遠鏡中看到的景象。這個裝置將困擾張允菡整個旅途的問題放到了最顯眼的位置:“為什麼北極逐漸變成了當今全球性災難的象徵?”

象徵著浪漫、崇高和非人類特質的冰山正被人類排放物所摧毀——這是這個肇始於工業革命時期、被稱為“人類紀”的時代中最具標誌性意味的諷刺之一。放置於畫作旁的張允菡旅行日記中這樣寫道:“這裡什麼都沒有,景色卻永遠震懾著你……這個世界一點都不需要我們……人和自然並無邊界,只有彼此互相尊重的無形分界。你知道自己在跨越之後可能一去不回,而選擇謙卑的(地)讓自己回到最原初的生存本能,敬畏地不多打擾……其實我們什麼也不是,你說。”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新傾向:張允菡”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UCCA

圖片 / 資料 ✎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關 / 注 / 松 / 果 拯 / 救 / 無 / 聊

人文 · 藝術 · 生活

Learn More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松果邀你走进北京最好的美术馆,连看三场展览!|福利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