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wegame能把steam擠出中國嗎?

維克多QR

騰訊雖然有自己很擅長的傳播能力以及影響力,但是如果就單機遊戲的市場來看,steam遊戲平臺的用戶忠誠度,似乎已將是無法撼動的了。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可以看到steam目前的世界影響力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對於單機遊戲以及網絡遊戲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一種很高的狀態,幾乎不可能有另外一家平臺可以和它進行資源的比拼了。

眾所周知,騰訊最擅長的就是憑藉自己的人口資源和社交推廣,顛覆已有的市場。但是首先我們得說,可以被騰訊完全顛覆的產品,一定是在中國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用戶不是很忠誠,甚至本身產品使用的體驗就不如騰訊的產品。

但是對於steam的經營,玩家已經逐漸習慣,並且很買賬,同時國外遊戲公司的大作把steam作為PC端唯一的遊戲入駐平臺,其實 ,本身已經很有資源優勢了,如果騰訊想要擠壓steam在中國的市場,一定就要和各個遊戲開發廠商商量獨家合作,從這一點上講,騰訊可能需要花費極大的成本。

再說說,用戶忠誠度,其實早早接觸主機遊戲的人已經很習慣在steam方便快捷的購買遊戲,而其實中國也有很多不瞭解主機和單機大作的人群,實際上他們對於單機遊戲的需求也並不旺盛,騰訊的目標用戶很可能是那些對於遊戲並不很熱衷的人,因為就一個玩遊戲的老用戶來講,真的已經太熟悉steam了,這方面騰訊想要改變用戶行為,實在是需要太大的成本投入和補貼了。


墨跡天氣

所以你的“擠出中國”準確來說是什麼意思呢?讓Steam變得無法登陸、就好像YouTube、Google?這麼興師動眾,我有些懷疑這麼做的動機。事實上讓Steam在目前的市場上消失,或者降低曝光度,並不能推導出讓大家更加接受WeGame的結果,當然,因為缺少Steam的競爭,或許原本就不知道Steam的用戶會覺得WeGame的形象更加高大,但是讓Steam變得無法登陸,並不一定就會讓用戶導向WeGame,當然,除非這款遊戲有且僅有的發行方式就是Steam,而且沒有實體光盤版,而且用戶不懂得科學上網,倒是有可能只能接受WeGame,但是跟這相比,與其說競爭,我覺得家長投訴Steam禍害他們的孩子而形成社會公憤,然後政府出於維穩的考慮封禁Steam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事實是全世界來說,精品遊戲的來源都是海外的開發者,而他們最重要的發行平臺,Steam一定是其中之一,所以Steam的遊戲質量和數量遠超WeGame是很難扭轉的。



超能網

steam從來就沒進入過中國,何來的擠出中國?steam是一個提供了中文界面,中式支付方式的美國數字產品售賣平臺,在中國沒有任何分公司或子公司.中國人在steam上買數字產品的行為等同於在ebay,亞馬遜上海淘。WTO最惠國條例裡面有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服務貿易具體承諾減讓表第2條最惠國豁免清單》中對於“視聽服務·錄像的分銷服務,包括娛樂軟件及(CPC

83202

)·錄音製品分銷服務”的市場準入限制如下\n

跨境交付:沒有限制

\n

境外消費:沒有限制

所以steam的真正優勢在於:上架遊戲的內容只需要遵守美國的法律,不需要經過閹割局審核。中國人憑自己的意願可以誇國購買,國家無權干涉。而wegame就不一樣了,上架的遊戲的必需經過審核。就算國外的遊戲大作坊有意願把遊戲放在wegame上,也必需經過一個為時幾個月的審核和退回按照要求修改和諧的過程,不說最終審核的結果能不能通過。就說有這幾個月的時間,steam上人都玩膩了,steam都已經開始打折賣了。。。為什麼還會在wegame上買?所以結論就是:wegame只能上一些無關痛癢的小遊戲和國產和諧的遊戲或者小學生網遊,3A大作別想了。想打敗steam這輩子別想了


這裡不是鐵血論壇

基本上,不可能,另外擠出中國這個說法,概念上就不太準確,因為steam壓根就沒進入中國。

steam並未正式登陸中國

那麼也許有的同學會問,為何不牆了steam?原因如下:

這張圖截取自《服務貿易具體承諾的減讓表》,是一個跟WTO相關的文件。裡面的東西翻譯成人話就是,只要境外出版視聽服務(遊戲就屬於這範圍),只要不違反我國相干法*律,那麼我們就不能干涉其銷售行為。

然而,由於我國並沒有分級制度,在這方面的法*律也不太完善,所以就算光腚也沒法說清楚,到底違反哪條法*律了。

所以說這麼多,這個問題改成wegame能不能把steam擠出中國市場就對了。

幾乎不可能

眾所周知,PS4和XBOX是正式進入中國的。既然是正式的進入中國市場,那麼就要受到中國的各個方面的有關部門的管制,其中就包括---光腚。

所以,在管制下我們都看到了,無論是國服PS4商店還是XB商店,遊戲都很少,熱門的國外大作10個有9個無法通過審核。而土生土長的wegame也同樣面臨這種情況。wegame的目標用戶,正是玩著steam的那些人,而由於管制,wegame又無法提供steam用戶想要的內容。所以,把steam擠出中國市場這種事,真的很難很難實現。


PS:說句題外話,曾經聽哪個節目說過,如今這些部門的負責人都是70後甚至60後的一批人。想法上和如今的我們是截然不同的,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的80後可能就會滿滿上位,到那時說不定就會有好轉。


我是AKA君,都看到這了,有氣質的你不加個關注麼~


AKA君

一個結論:絕對不可能。

steam作為全球最大的遊戲銷售平臺,wegame相較於它來說,說是跳樑小醜也不為過,原因如下:

1.遊戲銷售平臺的生存之本是背後的遊戲製作公司,對比一下兩家平臺的合作鏈就知道wegame和steam的差距。目前大眾視野裡經久不衰的幾個遊戲公司都與steam有著密不可分的合作:EA、DE、卡普空、光榮......許多霸佔遊戲市場的大佬們都是保持著與steam的緊密合作。

反觀wegame,本人自wegame平臺登陸以來,還沒有用它玩過除了lol、mhol以外的遊戲,單機就更不用說了,對我來說wegame賴以生存的價值僅僅是代替了之前的tgp而已,(我這麼說只是就我個人而言,沒有詆譭wegame的意思,大家不要噴我啊)由此可見wegame也只是騰訊自己給自己做的一個遊戲平臺了,也的確有許多優秀的遊戲正在和wegame進行合作,但是藉此就想超過steam,或者取代國內玩家對steam的信仰,那可真是貽笑大方。

2.wegame資歷遠遠不足。在我的記憶裡wegame是某一天在更新tgp的時候突然出現的,也就是幾個月之前吧。憑良心說,如果不是lol需要用到野怪計時器等等功能,我絕對不會閒的蛋疼在有steam的情況下再去下載一個遊戲平臺。不得不說騰訊這一手操作真的挺好,一個新生遊戲平臺能如此之快的普及,並且能讓頭條出現這種問題,足以說明騰訊對於市場處理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但無論如何,一個新生不久的遊戲平臺就想替代一個深入人心的巨頭,這就是一個偽命題。

雖然wegame在steam這座龐然大物面前還是顯得極為青澀,但不得不說wegame的出現是一個好現象。首先作為咱們自己的遊戲平臺來說,wegame的未來還是很值得期待的,說要將steam比下去那是不可能,無論哪個遊戲平臺都不可能做到,但我們可以換個說法:在遊戲市場的競爭中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個完全是沒問題的!

ps:目前由於吃雞外掛氾濫的原因,藍洞官方正在進行鎖ping的措施,對國內來說也就是變相鎖區了,如果這個時候wegame能抓住時機做活國內吃雞,把服務器和外掛問題處理好了,這將是wegame在國內崛起的一個絕佳時機。


請叫我潑皮

怎麼擠?

遊戲數量上,steam碾壓wegame!

遊戲種類上,steam幾乎覆蓋所有,wegame?

熱門遊戲例如,GTA,文明,………等等steam上可玩,由於審核wegame不可能上這些遊戲。

其次,就wegame下載遊戲要開會員,怎麼和steam的蒸汽噴發般下載速度比??

steam橫霸世界,不光光是遊戲數量的問題,steam更加在乎用戶體驗,是真正的社交遊戲平臺,況且一個“創意工坊”就能碾壓wegame。

除非騰訊動用後臺,強行把steam趕出去,否則怎麼把steam擠出去??

再說了,一旦steam被騰訊耍手段封掉了,你覺得2000萬steam中國玩家會放過它??


凍柱不洗澡

在目前國內遊戲行業的大環境下,騰訊WeGame其實只是國內正在做遊戲平臺的開拓者之一,目前的WeGame還沒有“把Steam擠出中國”的能力和資本。

其實每每提到騰訊,很大一部分玩家都會如數家珍一樣講出這家公司的一系列黑歷史,像是抄襲、宣揚課金、旗下游戲玩家群體低素質&低齡化等等。這些其實都沒有錯,但在如今的互聯網整體環境裡,我們已經不應該將一家巨型企業“擬人化”了。具體來說就是不應該將一個大企業當作“一個人”來看,“這個人”在大眾眼裡要麼全盤好、要麼透心壞,但“大人的世界”有時候就是遊離不定而且很難評判的。

對於WeGame來說,至少它依舊本分地做著一個遊戲平臺該做的事兒,沒有越界也沒有傳聞中那麼不堪。我們看到,自從PS3破解進度緩慢、培養起一大批國內主機遊戲正版玩家開始;到後來Steam入華,一大批PC遊戲玩家選擇正版遊戲之後,國內的大環境已經開始接受正版、並將其作為正統的遊戲入手方式。這種情況下,類似於TGBUS、3DM這樣的公司都已經開始轉型,這的的確確是一件大好事。

最近幾個月,類似於《絕地求生 大逃殺》這樣的現象級遊戲也又一次帶領了一大批正版單機遊戲玩家加入Steam,這種花錢購買遊戲的習慣一旦養成,就對今後的單機遊戲市場有很大的幫助。而WeGame目前看來也就是國內幾個遊戲平臺的老大(還有類似於G遊戲平臺、方塊遊戲平臺等),資本夠硬、實力也夠硬,拿下游戲的發行權也不是大問題。由於和職能部門接觸更為頻繁,所以對國外單機遊戲的引進也更有幫助,相比之前Steam在灰色地帶中生存,WeGame顯然更加“政治正確”,同樣很安全(不會突然有一天無法登陸)。

總的來說,目前WeGame的加入對國內單機遊戲市場是一件好事。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不方便正面進入中國市場的Steam平臺的一種補充。百花齊放沒什麼不好,但談及“將Steam擠出中國”,目前的WeGame還是太嫩了點。


狼叔說遊戲

萬事萬物都是和利益相關的。擠出steam在中國的地位。對於wegame並沒有太多好處,你去殺掉它,不如留著它。超越它。



騰訊wegame總領導應該也是這樣想的,因為這個遊戲平臺他其實在模仿Steam的收費方式,包括騰訊代理絕地求生國服這件事。(雖然遲遲未發貨)

騰訊遊戲一般是不會在遊戲出售收錢的,而是通過長期的用戶培養,之後再通過賣些皮膚這樣對遊戲者收費。



這主意利方式,風險較高,並且並不先進。當騰訊發現了steam遊戲平臺收費方式以後開始模仿他們。



現在的we遊戲平臺已經開始遊戲需要購買才能玩耍。包括pubg國服出來之後也是這樣收費。



馬飛總結:騰訊只會一直模仿他,並想辦法超越他,因為騰訊並沒有實力擠他出局,因為即使在中國,也有超多steam粉(讓我在評論區看到你們的雙手)。


馬屁飛

本身wegame就是個騰訊試水的項目,steam的用戶如果不是因為吃雞爆款了,到現在可能也才大幾百萬人,就算現在2-3千萬用戶(還得算上吃雞外掛封號重開的),在中國這麼大的用戶基數面前人數不算多,並不算是特別大的盤子。

就steam的用戶特點而言,一線用戶居多,對產品的挑剔程度極高,畫面不好不玩,創意不好不買,國產的都是垃圾、渣渣,付費能力上比三四線城市傳奇頁遊的用戶也不見得高多少,這部分用戶實際上是遊戲圈裡面最難啃的骨頭,輕易不會有大公司大團隊願意去奉承他們開發遊戲,不穩定性太高了。之前調查過這部分用戶很大部分和遊戲機用戶是重疊的,對產品的挑剔程度可想而知,跟wegame當前的主流用戶群體有著相當大的出入。

騰訊的wegame要走的是把三四線用戶帶入到新產品庫中建立穩定的社群關係,確保用戶持續不斷的供應收入,所以騰訊wegame走的是社交性產品,從饑荒到吃雞,無一例外必須多人在線進行交互,剩下的單機並不是他們的重頭戲。

從產品角度上wegame的現狀是隻有從國外引進產品填充庫存,國內沒有團隊特意為它進行開發,據我所知有一些之前有些單機背景的公司也是跟騰訊簽訂了合同後才開始製作,而普遍的研發團隊都不會參與其中,因為做內容付費的產品危險性太高了。

所以兩者看似是競爭關係,實際出發點完全不一致,後面的差異化只會更大,兩者並存的狀態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WindPerfume337

很高興能夠參與此問答,不足之處歡迎補充,謝謝!

雖然wegame現在已經開啟了內測,但是至少目前為止想把steam擠出中國目前是不可能的,但是未來結果如何誰說的準呢?

首先我們先簡單看一下wegame的客戶端界面

隨著steam的中國玩家越來越多,騰訊可能也發現了這一趨勢,作為網絡遊戲界的老大哥之一,加上自身實力以及豐厚的資源,想分一杯羹也能理解,雖然現在wegame上的遊戲很少,但是我相信後面很多國內外的遊戲廠商應該都會選擇和騰訊合作,畢竟有那個實力放在那裡,wegame應該也會主動出擊,拿下一些主流的遊戲的代理權,豐富自己的內容,以便於吸引更多的玩家用戶!

wegame是否是一匹黑馬,現在我們無從得知,只能看其後續的運營,但是總體來講無論是steam還是wegame也好,他們之間有了競爭對於我們玩家來說應該是利大於弊的,雖然說現在現在的steam粉絲表示不會支持騰訊wegame,但是在國內來講肯定是wegamen是佔有優勢的,所以未來發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