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前路依然難測,羅永浩的 TNT 做錯了什麼?

热搜│前路依然难测,罗永浩的 TNT 做错了什么?

热搜│前路依然难测,罗永浩的 TNT 做错了什么?

5月15日晚,北京的小雨下,從四面八方湧入鳥巢的3萬人,對於過去5年,在起伏跌宕中站回原點的羅永浩和錘子科技,這場發佈卻真的影響到,是否能在2018手機行業逆風中翻盤,“顛覆”自我。

热搜│前路依然难测,罗永浩的 TNT 做错了什么?

當3萬多人冒雨來到現場,原本以為會是一款全面屏的旗艦手機,但老羅卻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一臺27英寸的電腦——堅果TNT工作站,並向大家演示了重新定義的種種——個人電腦、Office辦公軟件、搜索和及時通信工具。

手機倒成了整場發佈會的配菜,老羅只花了不到半個小時完成了介紹,未來錘子手機都名為堅果手機。相比於介紹手機時的駕輕就熟,他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教育用戶如何使用一臺重新定義過的電腦。

老羅賦予TNT工作站一個很響亮的稱號——“次世代計算平臺”,是要重新定義了下一個十年的個人電腦。老羅將這款產品與蘋果公司在1984年推出的麥金託什電腦和在2007年推出的iPhone手機相提並論。

錘子科技在品牌塑造過程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在美學設計上比同行有著更高一點的追求。這種對設計的執著,對美學的認可,對人機交互的探索,是錘子手機用戶群會在意的部分。關於這點,這裡放幾張錘子科技產品的圖片,應該可以說明一些事情:

比如昨晚亮相的無線充電底座,放上手機即可變身成鬧鐘;還有堅果 R1 的渲染圖。雖然產品類型不盡相同,但你可以從錘子科技的硬件產品中感受到同一種調調,這種調性能夠讓人聯想起很多關鍵詞,比如快時尚、生活化、極簡主義、偏愛白灰色等。

热搜│前路依然难测,罗永浩的 TNT 做错了什么?

1.大爆炸:進一步優化信息處理的方式,包括信息選定、提取、編排,再擴展到搜索和分享等層面2.一步:打破了手機端應用與應用之間的信息孤島現狀,巧妙解決了應用之間的跳轉和信息共享問題3.閃念膠囊:實話是這並不算交互上的創新,但它卻解決了一個很大的痛點問題,即將 To-Do-List 功能放在了第一優先級來考慮,讓用戶不放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

當然,我不是說在 iOS 或者 Android 上找不到類似功能的應用,但錘子手機這三個功能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全部集成到了系統的底層中,並且能互相協同工作,最終就像催化劑一樣,和錘子手機產生了神奇的化學效應。這也是錘子科技第二項擅長的部分,即基於業界現有的技術,進一步梳理和優化其交互流程。

热搜│前路依然难测,罗永浩的 TNT 做错了什么?

此前極光大數據曾分析過錘子科技的目標用戶畫像,除了近 8 成的男性用戶佔比,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用戶群外,結合剛才所說的兩點特質,我們會發現,錘子手機抓住的,一方面是一群希望擁有精緻大牌般的“體面感”、卻又沒那麼高消費能力的人群的慾望。

另一方面,則是滿足對效率有著更高追求的用戶的需求。

但對效率有追求的用戶可不會滿足於此,就像對手遊有追求的玩家會去專門買一套吃雞鍵鼠套裝,對拍照有需求的用戶會外接各種小鏡頭,對手機效率有追求的,也會去尋找類似 Workflow 這樣的應用來解決大量的重複性跳轉和選項操作,將流程進行自動化處理。

有了這樣的用戶群基礎,堅果 TNT 工作站的出發點就不難理解了。想要證明自己的羅永浩不甘心只是做微創新的事情,在移動端初見成效的情況下,他將目標放到了另一個領域的產品品類上。

那就是個人電腦。

热搜│前路依然难测,罗永浩的 TNT 做错了什么?

一個運行 Android 系統的平板電腦,老羅不是第一個想到這個點子的人,錘子也不是第一家做這件事的公司。比如現在很多人所提到的三星 Dex 底座,以及更早一點支持 Continuum 功能的微軟 Lumia 950 系列,它們都可以在大屏幕上提供一個優化版的手機系統,提供包括多任務窗口、文件管理器和鋪滿各種快捷方式圖標的傳統 PC 交互界面。

不同在於,Smartian OS 為 TNT 工作站做了更深度的定製,錘子科技利用大屏做了一系列的新交互和功能,比如 PPT 的實時字體和動畫預覽,還有全網聚合搜索和子彈短信等,它們都很好的解決了目前同類產品中的一些老問題。對比只是錦上添花的三星 Dex 桌面系統,錘子科技再次發揮了自己在交互領域“梳理”和“優化”的特長,這在桌面端的幾個應用場景中都有很好的體現。

TNT 工作站被其視為是一個取代傳統個人電腦的存在,羅永浩甚至押寶了語音交互,覺得這是一款“能夠改變未來”的產品。

無疑,老羅這次是進取的。比起幾乎不變的PC、辦公軟件、搜索和最近幾年用法沒有發生大變化的即時通訊工具,老羅這個門外漢卻給用戶帶來了更多想象力。

热搜│前路依然难测,罗永浩的 TNT 做错了什么?

但以現階段的技術來說,老羅認為憑藉語音交互就可以讓用戶完全拋棄原有的鍵鼠操作,這未免有些誇大的成分。從實際的演示和現實大部分人的辦公環境看,這個基於語音交互的“所說即所得”方案,也仍然存在很大的變數和侷限性。

很顯然,老羅在賭一個未來,一個屬於純語音交互時代的未來,一個屬於移動端和桌面端融合的未來。但這個未來,會真的如錘子科技所想的方向去發展嗎?

幾年前,財大氣粗的微軟為了打造一個能夠將移動端和桌面端融合的大 Windows 生態,嘗試將桌面端大量的現成應用資源搬到手機和平板上,還不惜重新設計了一套磁磚界面。

但現在我們都知道,由於架構和使用場景的不同,加上混亂的生態環境,微軟並沒有做成這件事。

前有微軟 Windows 的大一統試水失敗,其它巨頭就更加謹慎了。現在蘋果仍在逐漸互通 iOS 和 Mac OS 的資源信息,讓用戶可以更好的進行雙端協作,而 Google 也在嘗試將 Android 移動端的優勢轉移到自己的 Chrome OS 上。

這麼來看,錘子科技的大方向似乎並沒有錯。老羅同樣希望將 Smartian OS 系統打造成一個多端平臺,充分整合錘子科技所擁有的交互特性,從應用層面到服務層面全部打通,實現整體體驗的一致性。

热搜│前路依然难测,罗永浩的 TNT 做错了什么?

老羅的野心確實足夠大,大到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和喬布斯的蘋果電腦以及iPhone相提並論。而老羅不但希望見到下一代平臺長什麼樣,還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創造下一個計算平臺,這才有了堅果TNT工作站。

夢想足夠好,但現實又是另一回事,要讓用戶為這樣一個產品花1萬元將會是很難的事,發佈會後外界近乎一邊倒的不看好評價,會讓他和團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可以預見到,這對整個TNT工作站團隊的士氣影響會比較大。

鳥巢發佈會結束後,前方大屏幕被一張圖所定格,一艘揚帆的船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中航行,顯得格外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