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在廣元市“5·12”汶川特大地震10週年對口援建感恩致謝暨深化合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王菲在广元市“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对口援建感恩致谢暨深化合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廣元市“5·12”汶川特大地震10週年對口

援建感恩致謝暨深化合作座談會講話

(2018年5月13日)

王 菲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

王菲在广元市“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对口援建感恩致谢暨深化合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年前那場刻骨銘心、震驚中外的特大地震,讓廣元成為重災市。面對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在黨中央、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特別是浙江、黑龍江、港澳和省內援建市州的大力支援下,英雄的廣元人民挺起不屈脊樑,奪取了搶險救援、過渡安置和災後重建的偉大勝利,譜寫了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麗凱歌。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黨中央對災區人民和老區發展的巨大關懷。“5·12”特大地震致使我市310萬人受災,4850人罹難,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200億元。地震發生後,黨中央緊急調集2萬餘名軍警部隊,火速奔赴我市展開救援,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期間先後有20位時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來我市視察,省四大班子領導多次深入我市駐地視察,給災區人民巨大鼓舞。黨中央舉全國之力援建,先後投入我市各類資金1248.4億元,實施災後重建項目6303個。災後重建結束後,黨中央從戰略全局出發,把地震災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振興發展列入重要議程,相繼出臺《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等,廣元全域納入規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廣元這片紅色的土地,一直深蒙著習近平總書記的牽掛和恩澤,特別是總書記的“兩次來信”“一次視察重要講話”,對老區人民來說,既是殷殷重託,更不斷激勵我們奮勇前行。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援建省市及社會各界對廣元千里馳援和傾情大愛。廣元的災後崛起和重建新生,既內含著310萬廣元人民的堅強奮起,更離不開全國上下尤其是援建省市的鼎力支持和無疆大愛。按照黨中央確定的“一省幫一重災縣”援建機制,浙江提出把青川當成“浙江的第101個縣”來建設,確定11個市及29個縣對口援建青川36個鄉鎮,建立省市縣三級援建指揮部39個,派出300餘名援建幹部,組織萬名建設大軍,投入資金86.25億元,援建項目536個。時任浙江省領導趙洪祝、呂祖善等先後來我市指導幫助援建工作。黑龍江省提出把劍閣當成“龍江第一縣”來建設,投入資金15.5億元,援建項目146個。時任省長慄戰書於2008年9月3日到廣元視察劍閣災後重建。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投入資金20億元、援建項目38個;省內宜賓、自貢、瀘州、攀枝花四市援建我市其他縣區項目64個、投入資金1.53億元。中國紅十字會、中國僑聯等社會團體、企業、愛心人士、國際友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支援我們共渡難關、共克時艱。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千里而來與我們一起幹一起苦一起累的遠方親人。無論是血與火的搶險救災,還是急與難的災後重建,風雨兼程中,總有一個個故事讓人感動不已,總有一個個人物讓人銘記難忘。在搶險救援的危急關頭,各位親人與災區人民血脈相連,千里馳援、生死營救,創造了戰天鬥地的奇蹟,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歌。在重建艱難時期,全體援建幹部、建設大軍,遠離家鄉、闊別故土、別妻離子,在800多個日日夜夜裡,冒著餘震、飛石等威脅,克服語言不通、水土不服、生活不便等諸多困難,為順利推進災後重建和災區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努力,“親人”“恩人”,成為災區叫得最多、叫得最響的親切稱謂,生動詮釋了“地震無情、人間有愛”。

王菲在广元市“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对口援建感恩致谢暨深化合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年滄桑鉅變,十年鳳凰涅槃。十年間,廣元人民走過三年恢復重建、七年發展振興光輝歷程,奪取了抗震救災、災後重建和發展振興的一個又一個勝利。今天,我們要向大家報告的是:

——十年來,我們實現了從“蜀道難”到“蜀道通”的交通區位之變。我們堅持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程,持續開展交通建設大會戰。目前,廣元機場開通6條航線,縣縣通高速、縣縣通鐵路,所有鄉鎮、行政村都通水泥路,“千里嘉陵第一港”廣元港開港運行,廣元全面邁入“高鐵時代”,區域性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基本建成。交通大改善帶來區位大改變,極大拉近了廣元與成都、西安、蘭州、重慶四大城市群的時空距離,幾何中心的區位效應更加凸顯,廣元正成為距離大西北內陸最近的港口城市和“兩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

——十年來,我們實現了從原地起立到發展起跳的經濟跨越之變。2017年底,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是震前的3.5倍,地方財政收入是震前的7.1倍,城鄉居民收入均達到震前的3倍水平。亭子口水利樞紐、萬達廣場、澳源體育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全面建成,十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124億元。食品飲料、新材料、清潔能源化工、機械電子、生物醫藥五大工業產業體系初步構建,建成國家級開發區1個、省級開發區6個。加快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建成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19個。優質糧油、生態畜禽水產、高山綠色果蔬、特色山珍、富硒富鋅產業、道地中藥材六大特色農業產業加快發展,農業“金字招牌”不斷擦亮。十年間,我們實現了“工業超農業”“二產超三產”兩次歷史性跨越。

——十年來,我們實現了從保障基礎到更加幸福的民生質量之變。我們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兌現讓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莊嚴承諾。在全面完成民生重建的基礎上,堅持每年推出十大民生工程,在地方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年仍拿出65%以上的財力投向民生領域和民生實事。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我們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民生工程、最大發展機遇,每年集中打好“春季攻勢”“夏季戰役”“秋季攻堅”“冬季衝刺”四場戰役,利州區已摘帽,全市共減少貧困人口25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4.1%。

——十年來,我們實現了從災難重創到感恩奮進的精神重建之變。我們堅持物質家園與精神家園重建並重,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化悲痛為力量,承關懷而奮起。自強精神成為自覺行動,災區群眾響亮喊出“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家園。感恩精神成為時代風尚,常態化開展感恩致謝回訪活動,無論是雲南大旱、舟曲泥石流,還是玉樹、蘆山、九寨溝地震,我們都第一時間派員搶險救災、組織捐款捐物,廣元大地處處升騰著感恩情懷、奔湧著愛心力量。奮進精神成為永恆動力,我們大力弘揚紅船精神、紅軍精神,愈是艱難愈奮進,愈是困苦愈前進,全市上下呈現出人心思齊、人心思幹、人心思進的良好局面。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

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十年時間不長,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也許只是轉眼一瞬;十年時間也不短,這段歷程雖已定格,但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卻歷久彌新,激勵廣元兒女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前進。

十年發展歷程雄辯證明:中國共產黨是英明偉大光榮正確的,是能夠應對各種風險、駕馭各種複雜局面,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前進的堅強核心!

十年發展歷程雄辯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無比優越,社會主義大家庭無比溫暖,身逢偉大時代無比幸福,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無比強大!

十年發展歷程雄辯證明: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英雄的人民永遠不會被任何困難壓倒!

回首過往,輝煌成就令人振奮;展望未來,時代使命催人奮進。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心繫災區,今年春節前夕,總書記專程來到映秀鎮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強調要在推動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繼續努力,把人民家園建設得更美好。昨天,總書記又致信汶川地震十週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充分肯定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防為主、防災抗災救災相結合,全面提升綜合防災能力,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堅實保障。李克強總理也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評價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取得的成就,對進一步做好各方面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讓我們倍感溫暖;總書記的殷切期望,讓我們倍受鼓舞;總書記的指示精神,讓我們倍加振奮!

歷經苦難輝煌的廣元人民,將始終牢記總書記教導,始終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以彭清華書記為班長的四川省委堅強領導下,全力決戰決勝整體連片貧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設川陝甘結合部現代化中心城市,力爭把廣元打造成踐行習近平東西部扶貧協作思想示範市。

藉此機會,就進一步深化合作,我們建議:

一是進一步深化合作機制,以簽訂扶貧協作和深化合作協議為開端,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係,構建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合作格局。

二是進一步深化產業合作,以產業園區合作共建為抓手,支持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共同推進產業加快發展。

三是進一步深化扶貧協作,在基礎設施、產業就業、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共同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工作,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助力脫貧奔康。

四是進一步深化智力支持,加大幹部交流掛職、鍛鍊培養、互派學習力度,幫助我市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幹部人才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