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初見應昊茗會有一種反差感。

因為無論是《獨孤天下》還是《老九門》,都讓觀眾感受到了這個濃眉大眼的男孩豐富細膩的情感表達。宇文邕深情睿智,能忍得下與心愛之人成親時一言不發,也能在朝堂之上鋒芒畢露,指點天下。而齊鐵嘴活潑可愛,搞笑擔當的他也成為了劇中的一大亮點。

但見面時他衣著簡單隨意,聊天時侃侃而談,不懼任何問題。不似他飾演的角色那麼張揚,生活中的他更加內斂,“我很安靜,在外人面前還會拘謹。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他是個真的“佛系青年”,微博裡經常能看到他泡茶,看書,也說自己是禮佛、悟佛之人,不禁讓人對他更加好奇,這樣的反差感是怎麼在他身上出現的呢?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表演只有對與錯

在日前播出的《獨孤天下》中,宇文邕的死令無數觀眾心痛。首次詮釋帝王,應昊茗將宇文邕身為南北朝時期末代皇帝的野心和報復,和對心愛之人伽羅的愛平衡的恰到好處,最後一番情深意切的表達,引得觀眾頻頻落淚。

宇文邕這個角色是複雜的,前期的隱忍退和之後是“邕皇”的霸道果斷,這也是最吸引應昊茗的地方。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最初應昊茗在看劇本時,便被《獨孤天下》的故事吸引,“從前一天的晚上十點鐘鑽到被窩,看到第二天早上的九點鐘這樣吧,把它通讀完了。”但僅是如此完全不夠,變成宇文邕的路程才剛剛開始。

這是應昊茗第一次飾演皇帝,“分寸、細膩度,包括他的沉穩度,會跟以前行俠仗義、拔劍就殺的角色,或者民國現代劇中生活化的角色不太一樣,這個戲可能會更沉穩。”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應昊茗想在最大程度上給予觀眾歷史的觀感,而不是一個扁平化的角色。“我想詮釋真正的人,而不是一個被神化過、被演繹過的一個皇帝,我覺得沒有意義。”

所以如何儘可能理解宇文邕從皇子到皇帝的心路歷程是首要任務。歷史上有關這位末代皇帝的記載少之又少,應昊茗就將對宇文護的態度、對於整個朝政的把握和野心藏在最初,讓觀眾覺得在後期爆發時更有說服力。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而最難的,也是貫穿宇文邕整部戲的線索,便是跟伽羅的感情。身為青梅竹馬但有緣無分的兩人,親密感和距離感要共存,這樣的分寸感尤為重要。而宇文邕最後一場回憶與伽羅結婚的戲便是對此種感覺的最佳詮釋——離你最近,但卻不能相識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未曾逾越,即使在彌留之際也輕聲地訴說愛意,從前期的愛護到後期的剋制,應昊茗將帝王的愛情詮釋得恰到好處。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我覺得表演要看的,就是你做的所有的事情是否符合規定情境,人物關係是否在這個人物關係當中。”他打了個比方,如果是仇人首次相見就打招呼,就是不符合邏輯的動作。“所以表演只有對與錯,沒有好與壞。”

在《獨孤天下》中,應昊茗對角色的處理都是基於宇文邕皇帝的身份,這個身份的束縛恰恰也是這個人物迷人的地方。或許與伽羅的愛情令人遺憾,但應昊茗將這個角色做到了最“合適”。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用共情詮釋更多人生

很多人認識應昊茗,是從《古劍奇譚》的“甩髮哥”陵端開始,作為反派人物,這個角色其實並不討喜,曾經他的微博下面因此出現過很多“罵聲”,一開始他挺難接受,但後來也逐漸釋然。“有的人可能真的會被這部劇吸引,很有代入感,就像我小時候喜歡奧特曼,討厭怪獸一樣。而且反派罵聲越多,對自己也是一種褒獎。”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而後在《老九門》中反差的表現更加圈粉,不同於陵端的自戀,八爺的“話癆”屬性給盜墓題材增添了一絲暖色。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李毅、言亦冬、沈柏剛,細數應昊茗扮演過的角色,發現他沒有將自己圈在一種類型中,不管是正派、反派還是僅僅做配角,他都有嘗試。

而現實生活中的應昊茗其實非常淡然,性格並不像他所飾演的任何一個角色,但一旦站在攝像機前,他就會盡可能與現場融入一體,成為角色。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放空自己,忘記所有生活的東西,忘記所有角色的東西,就是融入現場,對手給予你的你接受,現場反饋。”

身為演員的應昊茗更像是一張隨時待命的白紙,等待將自己填進角色的人生中。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而他也很有這方面的能力,在採訪過程當中,他很喜歡運用比喻來解釋演員這個行業別人很難理解的感覺。

談到哪種角色最喜歡時,他說:“喜歡角色就像喜歡一部電影,不會因為是文藝電影,戰爭片,科幻片就喜歡它。”闡釋角色的準確性時,模擬了不同身份關係的人打招呼的情況,而說到最滿意目前為止扮演的哪個角色時,說:

“我演的每一個角色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都喜歡。”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這是一種難得的共情能力,應昊茗能夠隨時隨地從自己的生活狀態、常識認知中抽離出來。在準備階段時,除了像很多演員一樣在劇本上用顏色來區別臺詞之外,他自己還會準備另外一個本子,將人物關係理出來。

“比如說一到三集發生什麼事件,在這個事件上面我對各種人物的態度如何,到時候我就知道明天要拍什麼戲,第一場我要怎麼做,第二場我要怎麼做,第三場我要怎麼做。”即使不是順序拍攝,因為充分地走進了人物,每一場戲也能夠從容不迫。

隨時隨地保持敬業也是應昊茗認為作為演員的責任,在拍攝首部時裝劇《特化師》時,應昊茗因為生病體重一直下降,但為了不影響劇組進度,他堅持帶病拍完了全部的戲份。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我覺得人生就是一個圓,起點到終點跑一圈,那我來這世上走一趟,只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叫應昊茗,所經歷的只是自己。我怎樣才能有機會活別人的一輩子呢,只有在演員這個職業能實現。”很幸運的,他的能力與熱愛,讓他在演員這個行業走得更遠。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如今他的粉絲也越來越多,責任也越來越重,“勿忘初心,繼續地去努力,當初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什麼,現在有一點小小成功不能自滿,不能浮誇,應該繼續走好自己的路。”他始終不忘自己是職業演員,在表演藝術上繼續耕耘。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在今年,他也有更多的作品與大家見面。其中《海棠經雨胭脂透》以民國時代的江南胭脂製造為故事線,講述了郎府二子與神秘女子顧海棠,以及軍閥千金龍莫嫿等糾葛複雜的愛情、商戰故事。

從齊八爺到北周武帝,“佛系青年”應昊茗的多面人生

他在其中飾演曾經被毀容的朗家大公子朗月明,雖自卑憂鬱且腹黑陰暗,但能體現更多人性的部分。在人這個字的一撇一捺中,他一層一層的心路歷程讓人同情。

而對於應昊茗來說,更多不同的嘗試是他一直追求的,他還特別想演像《紅海行動》中軍人的角色。

最近,他在看《南懷瑾的32堂國學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只有心才能代表你所想去的地方。”無論是末代皇帝,還是陰暗公子,我相信這位“佛系青年”憑藉自己的認真、坦然和匠人精神,能夠到達他想達到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