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熱巖的開採會不會對地核和地球造成損傷,總覺得像在殺雞取卵?

上善若水baobao

完全不會的,地熱能的開採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開發過程,它只不過是以水為介質把地底下的熱量傳到地面上,只是熱量發生了轉移,乾熱巖並沒有發生位置的變化。所以並不是像題主認為的那樣是把乾熱巖開採到地面,所以不會對地核和地球帶來任何的損傷。


美國科學家根據芬頓山的乾熱巖研究工作認為乾熱巖是埋藏於距地面2-3km以下、無裂隙、無流體、自然溫度達於200℃的巖體。
日本科學家根據肘折地區的乾熱巖研究工作認為只要巖體的溫度達到200℃,埋藏深度合理,內含流體不是太多(或者沒有)能用乾熱巖技術來提取巖體中的熱量,就把這種巖體稱為乾熱巖。
歐洲一些科學家根據法國乾熱巖研究認為,埋藏於地面1km以下,溫度大於200℃的巖體就可稱為乾熱巖。條件無需過於嚴格。

就現階段來看,由於技術和手段等限制,乾熱巖資源專指埋深較淺、溫度較高、有開發經濟價值的熱巖體。

為了獲得地下的乾熱巖資源我們需要幾個步驟:

1. 首先從地表往乾熱岩層中打一眼井(注入井)。

2. 封閉井孔後向井中高壓注入溫度較低的水,以產生非常高的水壓力。

3. 高壓最終在岩層處產生一個大致呈面狀的人工乾熱巖熱儲構造。

4. 在注入井的合理位置上再鑽幾口豎井,貫通人工熱儲構造,它們是用來回收高溫水、汽的生產井。

5. 提取出的高溫蒸汽可以用於地熱發電和綜合利用,使用後的溫水又通過注入井回到乾熱巖中,從而達到循環利用的目的。

我國乾熱巖資源潛力巨大,開發前景廣闊,是極具潛力的戰略能源,但是我國乾熱巖勘查與開發起步晚,在乾熱巖形成機制、分佈情況、熱儲特徵、評價方法、勘查開發技術等領域仍存在較多尚未解決的問題。


錦繡科學小鎮

乾熱巖可不是直接像挖煤一樣進行粗暴開採的,而是一種增強型的地熱系統,可以獲得清潔環保的能源供應。


乾熱巖的開採方式算比較溫和環保的了,通過注水井往乾熱巖內注入低溫的水,形成人工熱儲水庫,然後水吸收乾熱巖的熱量變成水蒸氣,從生產井抽出,像現在地熱發電站一樣發電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整個過程中的水是可以循環使用的,並且發電作業不受季節和氣候的影響,比其它形式的電站具有巨大的優勢。


利用地熱能是很環保的,這點能源的開採對於地球來說不算什麼,不痛不癢的。哪怕人類不對乾熱巖進行開發,其內部的能源也會有去處的。一次大的火山爆發或7級以上地震都能釋放大量的能量,如果能減少可疑區域的地熱能,也許還能降低自然災害。開採乾熱巖不能稱為是對地球的殺雞取卵,反而會減少對地球的汙染和破壞,是對地球的變相保護,反而可以稱為“借雞生蛋”。


侶意

不會的,完全不用擔心。不知你在哪看到的說對地核和地球有影響,或者我們理解的方面不同。

乾熱巖開採深度一般在2~6千米,鑽井直徑約二十釐米左右,而地核不知幾千千米深了,可以說連地球的皮都沒弄破,遠遠達不到破壞地核和地殼的程度。

相反乾熱巖還有許多好處,屬於清潔能源,減少環境汙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