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的得莫利燉魚怎麼做的?好吃嗎?

Z-jane

作為一個超愛吃魚的人,科長不得不說,家鄉黑龍江的得莫利燉魚不是用好吃能形容的。得莫利燉魚,鮮嫩,有家的味道,所有食材都是就地取材,要說各種做法的魚這麼多年吃的也是不少,但是這一款科長告訴你,很下飯,跟媽媽在家做的味道神似,關鍵是粉條和魚、豆腐都很入味,做魚的都知道,有配菜時魚能入味,很難。

印象最深的還是哈同高速服務區上的王慶章得莫利燉魚,好像從這路過正好恰逢飯口,不吃上一頓得莫利燉魚,都對不起自己。那年很多同事朋友一起在這裡路過,這一頓吃下來真是酣暢淋漓,燉魚吃過很多,但是這麼合所有人的口味的不多。

至於做法嘛,科長沒實踐過。就是各種材料一定要放足,什麼蔥薑蒜啊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貌似是先調湯,燉魚,魚差不多了再加配菜,比如粉條啊豆腐啊之類的。

總之,得莫利燉魚,好吃;你在家燉的魚,好不好吃,看你luo


哈爾濱百科

我做得莫利燉魚是一絕,不過現在等小胖逛公園呢!先佔上窩兒,等我有空再給大家詳解。


不好意思啊,佔窩兩天了,昨天白天出去學習,晚上又忙著和媳婦打乒乓球,一直也沒時間來答題。

我做得莫利燉魚,反正老爸老媽和小胖都給予了極高的讚譽,下面就一步一步給大家講解:

一、買條三道鱗,這種魚好收拾,在哈爾濱菜市場一般也就六七塊錢一斤,記住,一定要買大的!必須超過三斤,小的不好吃。

當然,如果能買到松花江的開江大鯉魚,那就更牛了。不過,開江魚一般都是假的,騙人的,特別是江邊擺盆賣的。

大水庫的魚也比一般小水塘的養殖魚味道更好些,就這象笨雞與速成雞之間的差別一樣。

二、魚買時就給殺好了,三道鱗特別好收拾,幾道鱗片刮淨,頭部去腮,內臟我是全扔掉的,有的人喜歡吃,我家不喜歡。

魚身上斜著劃幾刀,抹上鹽,少倒點料酒,去腥入味,放在一邊。

三、不粘鍋燒熱,沒不粘鍋,邊燒邊用薑片使勁擦鍋,也能防止魚沾鍋。熱油,煎魚,煎至兩面金光閃閃。

此時,可以放蔥薑蒜熗鍋了,蔥一定要大段,不要切成蔥花。我做魚時,還要放進幾顆豎椒、幾十粒花椒、麻椒。

烹入白醋、料酒、老抽,加入開水,慢火煮十分鐘。

加湯後,還要放進得莫利燉魚的絕密調料:芭蒿!這種東西很多人都不知道,我老家那邊有種的,在哈爾濱的調料市場也沒見到過。

有一年回老家時,我們全家上山,意外地遇到了一堆芭蒿,全家好興奮,摘了好多好多,晾曬乾了,一直用到現在。

看到了嗎?地上那堆綠色的植物,它的葉子就是芭蒿,製作得莫利燉魚絕對離不開的東西,晾乾後可以一直用,不生蟲,有股特別特殊的香味。

四、買一塊大豆腐,切成大塊,放到魚湯中。千滾豆腐萬滾魚,豆腐和魚都不怕煮時間長。豆腐還得是黑龍江的,遼寧的都遠遠不如黑龍江的,更別提南方的了。放入豆腐後,繼續慢火煮十五分鐘。

五、準備好白菜,切成散塊;粉條,一定要是土豆粉,粗粉條,農村買來的那種看著粗細不勻的尤佳,白菜和粉條可同時放入魚湯中。

六、這個時候就要看好鍋了,一定要看住,粉條熟了,收湯,起鍋,撒點香菜末兒。

我自己做的照片找不到了,比這個網上的圖片漂亮多了。

最重要的,香氣撲面而來啊!


給大家分享的,是自己怎麼做得莫利燉魚,可偏偏有的人就看成了給得莫利做廣告,真服了你!

誰會特意專門跑到得莫利去吃魚?

我們去方正原始森林公園遊玩時,曾經在方正縣城吃過,做的非常正宗,價格也實惠。

是不是又說我做廣告了?隨便你!


昨晚去老爸老媽那邊吃飯,發現老爸老媽不知道從哪裡居然找到了芭蒿栽上了,但願能長大吧!我們在山上碰到的一人多高!


東北特色菜。得莫利燉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得莫利”一詞是俄羅斯語的音譯,是黑龍江省方正縣伊漢通鄉的得莫利村。由於這個村北靠松花江,這裡的村民主要靠打魚來維持生計,得莫利燉魚是村裡的特色菜餚。

中文名

得莫利燉魚

主要食材

草魚,滷水豆腐

分類

東北菜

口味

做法

那些年,熟悉的東北菜

讓人垂涎欲滴的哈爾濱特產,你吃過嗎?

哈爾濱的那些美食特產,哪種最吸引你?

製作原料 聽語音

原料:草魚、青魚或鯉魚一條,滷水豆腐一塊,粉條一把,大白菜,五花肉數片,榛磨或香菇若干,土豆一到兩個

得莫利燉魚

配料:青辣椒兩個,小乾紅辣椒(一定要有,怕辣可少放),蔥一根,姜一塊,蒜半頭

調料:鹽,料酒,糖,醬油,花椒,八角,桂皮

注:傳說中燉魚作料還有蘇子葉,把蒿(藿香),山花椒(五味子)。

製作方法 聽語音

1.過油:把魚洗淨,改刀,水控淨,過油或旺火煎三四分鐘。

2.調湯:根據自己的口味掌握鹽量;把蔥切成段,不要切碎,這樣可以增加整道菜的美感;薑切片,蒜去皮。把所有配料放在料理盆裡,調勻。這時要把榛磨洗淨,浸在水中。土豆切塊備用。

3.燉魚:魚過油後,把多餘的油倒出,調好的湯汁澆在魚上,加五花肉;加開水,水量沒過魚身低於大勺邊,旺火燉;水開三五分鐘後調小火燉20分鐘。

(注意:水量不要太少,一是燉的時間長,二是後面還要粉條,粉條吃水。)

4.加料:魚入鍋燉約25分鐘後,加入粉條、土豆和榛磨,粉條不要緊貼鍋底以免粘鍋。10分鐘後加入切成大片的豆腐、白菜,白菜可以整片放入,五六分鐘後關火出鍋。一定要用稍大一點的盆來盛,這樣吃起來才夠氣氛。

營養價值 聽語音

營養功效:鯉魚含有優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具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等功效。粉條裡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蛋白質、煙酸和礦物質等。豆腐含有豐富蛋白質、大豆卵磷脂和植物活性成分,可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生,有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細胞,預防心血管疾病之功效。

來源說法 聽語音

哈爾濱郊區方正縣有一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得莫利燉魚是村裡的特色菜餚。[1]

得莫利燉魚

“得莫利”一詞是滿語“渡口”的音譯,這道菜的原產地哈爾濱郊區方正縣伊漢通鄉得莫利村(伊漢通,為滿族“老牛島”的音譯),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由於這個村北靠松花江,在魚多的時候這裡的村民主要靠打魚來維持生計。在20世紀80年代初,村裡的一對老夫婦在路邊上開了間小飯店,招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他們把當地的活鯉魚(也可以用鯰魚,鯽魚,嘎牙子魚)和豆腐、寬粉條子燉在一起,味道鮮美,後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


獵殺人販子

說起東北菜,除了血腸和小雞燉蘑菇,更愛的是得莫利燉魚,畢竟是最愛吃魚的人啊,所以必須最愛這道菜,都知道東北以燉菜見長,所以這種燉魚自然也好吃的不得了,而且裡面食材豐富,一鍋魚能吃到很多東西,實在相當過癮呢。就是自己做起來需要準備的食材有點多,不過自己動手做給家人吃又是不一樣的滋味呢。

準備食材:

江鯉魚,凍豆腐,五花肉,黑木耳,榛蘑,土豆粉,羊骨湯,黃豆醬,蔥薑蒜,紅辣椒,食鹽,香菜

做法:

先把江鯉魚收拾乾淨,刮鱗去腮去除內臟後沖洗乾淨,控幹水分後在魚身上劃個兩三刀,因為江魚肉質比較緊湊,魚身劃幾刀更容易入味。

把炒鍋燒熱後,用切好的薑片擦拭幾遍,倒入適量的大豆油,要多放一些。

油熱以後,把處理好的鯉魚放進鍋裡煎,兩邊金黃就可以撈出備用。魚肉不用煎的時間太長,不然魚肉容易變老。

將鍋裡的油全部倒出來,然後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片開小火慢慢的煎制,肉變色成透明的並且微微焦黃就放入切好的大蔥段,大蒜以及紅辣椒,煸炒出香味。

需要提前做好羊骨湯,在煎制五花肉的時候,羊骨湯放進微波爐里加熱,五六分鐘就可以。

五花肉煎好後放入煎好的魚,倒入加熱的羊骨湯,魚在五花肉上面,魚藉著肉的油潤,肉吸收魚的香味,五花肉的油脂滲透到魚肉裡,還可以放置糊鍋。

湯汁燒開了以後,加入黃豆醬,鹽,木耳,榛蘑,凍豆腐,然後蓋上炒鍋的蓋子,小火慢慢燉制。然後可以嘗一嘗鹹味,不夠的話加點鹽,因為東北的黃豆醬都是各家自己研製的,鹹的味道都不同,通常放了黃豆醬就不用放其他調料了。

燉制30分鐘後,把泡好的土豆粉放入鍋中,不用蓋蓋子繼續燉制6分鐘左右。

最後撒上適量的香菜末就可以吃啦。


妖夜行攝食光

這道菜我吃過。那是2005年秋天我從哈爾濱到佳木斯和鶴崗辦事,回來時正好坐的是朋友的桑塔納轎車。車行駛在同三公路上,快到中午時到了方正縣境內的靠近松花江邊的得莫利村,道路兩旁有多家打著“得莫利”燉魚招牌的飯店,聽說這裡就是“得莫利”燉魚的誕生地。朋友就帶著我們到了一家據說是正宗的“得莫利”燉魚的飯店。過了一小時左右,一大盆燉魚端上來了。這盆裡不但有一條大鯉魚,而且還有寬粉條、大豆腐、五花肉、大白菜、紅辣椒、香菜末,熱氣騰騰,香氣撲鼻。還沒吃哈拉子就流出來了,一嘗味道真是鮮美,那真是色香味俱全。魚鮮就不用說了,豆腐和粉條的味道都非同尋常,那五花肉更是肥而不膩。俗話說千燉豆腐萬燉魚,就是說魚與豆腐必須燉的時間長才能好吃。更何況這裡是用大鐵鍋燉魚,這使魚、豆腐以及粉條都入味了。老闆說他這裡的魚是從松花江裡打撈出來的,其實他是忽悠,那時在江里根本打撈不出幾斤重的江魚了,很可能就是水庫裡的養殖魚。但是就是這樣的魚,味道就非同尋常,那若是野生的江魚燉出來,那味道絕對是槓槓的。據瞭解得"莫利裡"做法很簡單,就是把活鯉魚和豆腐、寬粉條子燉在一起,味道鮮美,又不失東北菜的豪放。這道菜是1980年代在得莫利這個位於松花江邊的村裡出現的,因為做法簡單還好吃,後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傳遍了方正縣城甚至哈爾濱市裡的大街小巷,現在已經風行東北。

創建於2017.6.4

徐新春159

蔥,姜,幹辣椒切段嗆鍋,放入豬五花肉片,整條的三道鱗或者大鯉魚收拾處理好,下去鍋中,稍微讓魚表面沾上油定下型,直接添水就行,注意不是添湯,原來也不是湯。就是得莫利的水。需要加花椒大料借味,加醬油調色味,加啤酒或者料酒去腥都可以,啤酒可以多加點(加啤酒燉魚也算是現在廚房裡的絕招了,為啥?回頭留著回答相關問題吧,頭條問答支付有點嚴格。),料酒少放,豆腐先加,粉條,大白菜後加。大火燒開中火燉制,一般是柴火灶燉足1個小時才好吃,現在都說不好吃了,都是大火速成的。出貨前放蒜末。。千滾豆腐萬滾魚也是這個道里,胖哥在14年的時候去紹興大酒家的時候,方面的做魚大姐現在已經是人大代表了。姑娘都在日本開餐館了。現在去吃飯感覺是政治接待,缺少了原來的鄉土氣息。當然味道也不如原來了。鹹香濃郁還是有的,放五花肉是因為原來製作多是鯉魚,魚肉相對瘦需要吸收油脂的香味,吃起來也不膩。現在在家做用三道鱗可用可不用了。看你的喜好,幹辣椒放魚裡燉也是提味的,吃起來完全不會拉。燉魚一定一次填好水切記添湯。最初的得莫利燉魚應該是在90年後慢慢傳出來的,得莫利燉魚的商標官司也很有名。現在持有商標的叫~王慶章得莫利燉魚。哈市也幾個大店,菜品出品也很穩定。燉魚也是略鹹。招待朋友還是可以去的。在家做做更好。


冰城吃貨

魚最好在池子裡養兩天去去土腥,做時治淨,去兩邊腥線,白菜改好刀煸炒一下去水汽,豆腐(最好是農村的滷水點的豆腐)粉條事先泡好,其餘的如香菜紅辣椒洗淨備用。大鐵鍋放葷油豆油(3.7比例)。蔥姜花椒大料醬油(也有放香其醬,蔥伴侶醬,大醬的看其口味)熗鍋放魚入鍋添熱水開鍋打沫第一次調口,下其他配菜,粉條視抗不抗燉出鍋前五分鐘下鍋。中火燉二十分鐘左右二次調味下香菜出鍋。據說最正宗的是加上霍香芽。但城市很少見。也有把茄子撕碎煸炒後加進去的,取代白菜,也很好吃。


義言堂

東北龍江菜裡,若說最親民最鮮美的當數得莫利鐵鍋燉大魚了。燉魚是東北各地皆有的地方菜,但不同的地方有各地不同的燉法,其中最有名的當數得莫利燉魚。得莫利燉魚,關鍵在用東北的醬入味然後用把蒿、薄荷作為引子提味,其中像茄子、白菜、青椒、蘑菇等等各種菜都可以下鍋齊上陣,把東北燉菜的風味發揮到了極致。

當然了,正宗的得莫利燉魚,那必須還的去黑龍江的得莫利村子吃,那裡不光是魚新鮮,家家都有自己燉魚的一些密料提味,咱們自己在家想要做出來一樣的味道,那就等於在破解人家的秘方,肯定是很難的。不過咱自己吃又不是為了當廚子,所以只要好吃就行了。下面爺們兒給大夥介紹一個自己複製得莫利燉魚的做法,希望能給大夥兒幫助。

燉魚要選用三道鱗鯉魚,也就是德國鏡鯉。配料非常的多,有:豬肥膘、白菜、茄子、榛蘑、豆腐、寬粉、青椒、乾紅辣椒、蔥、姜、蒜、八角、薄荷枝、幹把蒿(沒有可以用紫蘇杆代替)、東北大醬、生抽、老抽、鹽、白糖、白醋、白酒、白胡椒粉

具體做法是:

熱鍋起油,油要多放,將切片的豬肥膘入鍋炒到略焦,放入幹辣椒,倒入大醬爆出香味。然後將處理乾淨的鯉魚放入鍋中,放入蔥、姜、八角、薄荷、把蒿,將白糖、白醋、白酒、生抽、老抽澆在魚身上蓋上鍋蓋烹製3分鐘。然後倒入大量水大火燒開燉20分鐘。再放入蘑菇、茄子、白菜、豆腐、泡軟的粉條等,再放鹽調味燉10分鐘。最後青椒切絲、大蒜拍碎撒入鍋中,再撒入白胡椒粉就可以出鍋了。


東北爺們兒的廚房

黑龍江的得莫利燉魚我吃過,是個群英薈萃的大雜匯,這道菜四個人吃都夠,非常經濟實惠,是東北八十年代時就非常有名的東北菜,這道菜好吃魚鮮,是吃米飯最好的搭配。
這道菜之所以出名,也是有故事的,當時得莫利是個漁村,就在黑龍江省公路的旁邊,司機們開車累了,就去魚村一家做魚的小店吃飯,這家小店跟南來北往的司機混熟了,每天給他們燉魚時,司機們有的說加點白菜、有的說加點豆腐的,後來老闆娘乾脆加白菜、粉條、豆腐,唉,這一加可倒好,司機們都說好吃,而且還都點這道菜,這道菜也因此被司機傳揚出去,至此得莫利燉魚因此聲名遠揚。這道菜特別好吃。



伊春美食美客

做得莫利魚最重要的是,選江裡新鮮活鯉魚三斤以上的口感好,做法是把魚內髒及魚腥線去除,熱鍋下油把魚兩邊煎一下,然後下蔥姜炒香,接著下料酒、農家醬、香琪醬、醬油、八角、花椒、大料、加水適量,接著加鹽、味精、大蒜、朝天椒適量,把準備好的蘑菇、木耳、豆腐一起下鍋,燉二十到三十分鐘下粉條,粉條燉五分鐘後下白菜燉兩分鐘出鍋,肉菜搭配鮮香味美,營養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