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兒井的作用?

花生72988813

坎兒井是新疆地區特色水利設施。

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古代中國的三大工程。

在高山雪水潛流區域,當地人尋找水源,在一定間隔上打深淺不等的豎井,而後再依地勢高低在井底修暗渠,溝通各井,引水緩緩下流。這種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修建在地面的渠道相互連接,最終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這是一種內地罕見的水利工程。

坎兒井豎井與暗渠體系示意圖

想要了解這樣一項別具特色的創舉,就要了解坎兒井背後的自然地理因素。

新疆地區深居內陸、地形封閉,來自海洋的溼潤氣流很難到達,氣候極端乾旱,降水稀少,但是蒸發量卻很高,多風沙也是本地區環境的一個特色。

既然降水量很少,那麼綠洲的水源是從哪裡來的呢?

主要來自冰雪融水,以及少量的地下水補給。新疆地區大地形為三山夾兩盆,不少山地有積雪留存,就會有冰雪融水從山上流下,河流出山後,除小部分形成地表徑流外,大部分迅速下滲至沖積扇頂部,地下徑流豐富。地下水沿著沖積扇緩緩向下流動,受到一些山脈的頂託後,就會溢出地表成為泉水。這就是一個個綠洲的由來。

坎兒井的修建充分利用了當地盆地地形和地下水資源優勢。在極端乾旱、蒸發強烈的條件下,利用坎兒井進行地下輸水能有效避免水資源的大量蒸發浪費和風沙的侵襲。

當地的地質條件也是便利開挖坎兒井的一個重要因素,以坎兒井最為出名的吐魯番盆地為例。盆地內洪積而成的第四紀砂礫層和土層,厚達好幾十米,含有鈣質膠結,堅實牢固,不易崩塌,給開挖坎兒井提供了條件。

坎兒井地下暗渠

坎兒井的修建為吐魯番地區提供了大部分的農業灌溉用水和生產生活用水,確保了吐魯番地區的綠洲文明。

關於新疆坎兒井的由來,學界有多種說法。有說來自中亞的,有說淵自內地井渠法的。最近考古工作者於吐魯番地區托克遜縣柯爾加依鄉盤吉爾山發現一副巨大巖畫,清晰的繪有完整的坎兒井體系。據考證,此巖畫形成於4000—6000年前至匈奴時期。通過對巖畫時間的考證,說明坎兒井是吐魯番地區本地人民改造沙漠地區農業環境的一個重要的發明創造。


熊二History

澆灌田地,因為我們吐魯番乾旱少雨,年降雨量只有16毫米,而年蒸發量是3000多毫米,所以古代的吐魯番人用智慧挖出來的坎爾井,號稱是中國古代三大人工工程之一的坎爾井,和長城,京杭大運河齊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