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串聯起了汝州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已美成這樣!

百城提質以來,我市城區大路小道相繼開工建設,或拓寬,或大修,或新建。炎炎烈日下望嵩路上鋪路,噴洗,安裝的忙碌場面,儼然一個城市工程的大“工地”。“我打小就在這後火神廟街上住,看著望嵩路由繁華、變老、變破,直到現在的變美、變漂亮,心裡高興呀!每天不去街上溜達散步總覺得少點什麼,離不開它啊”程勇大爺坐在自家門口,提起望嵩路這一塊,打開話匣子,總有說不完的話...


這條路,串聯起了汝州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已美成這樣!

望嵩路位於我市老城區中部,北起森林小鎮,南至汝瓷小鎮,是老城區唯一一條貫通南北的主幹道,貫穿中心城區南北,溝通汝河兩岸,更是我市十字迎賓系統的南北向展示軸,道路總長約2.26公里,規劃道路寬度40米。

這條路,串聯起了汝州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已美成這樣!

這條路,串聯起了汝州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已美成這樣!

如今,隨著城市進一步發展,城市形象日益得到重視,城市美化、綠化、亮化成為改善城市形象的重要工程, “按照百城提質的要求,我們對望嵩路的城市面貌進行改善,規劃設計上力求體現現代城市特色、挖掘歷史文脈信息,以沿街建築物、道路路面改造、杆線工程改造、沿路綠化、戶外廣告招牌為重點,結合整體房屋結構、建築風格、人文理念以及商業特性等,進行合理設計,統一規劃。將對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住建局設計院的負責人說到。

這條路,串聯起了汝州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已美成這樣!

設計師丁曉飛介紹道:“望嵩沿路也將依次串聯老城文化、古城文化、汝水文化、汝瓷文化等,構築完整的道路景觀小品(包括標誌牌、燈具、座椅、花壇、候車亭等)系統。”根據特色商業區、古城歷史風貌區、汝河生態景觀風貌區三個分區特色進行設計的垃圾桶、街道路名指示牌均在行人車輛最易看見的位置,每隔500米設置一個城市座椅,都使其能體現各區域城市文化定位。同時將望嵩路亭子改造為公共書屋,對屋頂和柱子進行仿古改造,周邊用鋼化玻璃進行封面,內部設置自動還書機。24小時自助借還書機是圖書館延伸服務的輔助系統設備,具有自助借還書、自助上下架、預約借書等功能。以曲劇、汝瓷、市民生活、儒家思想等汝州特色文化構成的主題雕塑群也已經落成,吸引眾多市民欣賞遊玩。“自助借書這麼先進的東西放汝州以前壓根都不敢想,現在好了,不用想,幾天就弄好了;還有這麼好看有特色的雕塑,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效率真高!”傍晚一家三口悠閒散步的楊楠對此連連誇讚到。

這條路,串聯起了汝州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已美成這樣!

相信通過對望嵩路建築立面、戶外廣告、綠地景觀及公用設施等要素的綜合整治,運用“拆、變、整、修、飾”等改造措施,一定能提高城市景觀水平,營造整潔、優美、和諧的城市環境,一定能將望嵩路打造成一條功能完備、市容整潔、綠化優美並能夠體現汝州市地域文化、喚起民眾歷史記憶的重要城市景觀大道。

( 陳晶 丁曉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