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詩詞是一聽就會心一笑,感覺溫暖的?

畢筱柒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是晏幾道在《臨江仙》裡面的句子,每當讀到的時候,便會會心一笑,感覺很溫暖,這句話非常的優美,沒有對心情的描述,只是對場景的一種描繪。花落下來,人站在那裡,天上飄著雨,燕子飛過。可是他到底是傷感的、落寞的、還是高興的、開心的,你可以有無數種解讀,他並沒有確切的在講什麼情感。“記得小蘋初見”小蘋應該是一個歌妓的名字,晏幾道把它直接放了進去,這與當時的歌妓文化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在當時詞人寫詞,歌女唱詞,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非常的親近的。也可以說歌女所扮演的角色。是把文人創作的詞向世人傳遞去,表達了出來,他們的唱腔也給在朝為官的文人帶來了很多心理上的安慰。這些歌唱者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妓女,而是很特殊的一種群體,他們當中有很多能歌善舞、文化程度也比較高的,是可以跟當時的文人進行對話的。所以晏幾道的這首詞,很明顯是在跟女孩子說話。“兩重心字羅衣”與“記得綠羅裙”有相似之處,都是對當時見面情景的一種珍惜和回憶。這也是一種雙關語,既是講衣服,也是講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晚上的月亮很亮照著小蘋回去的身影,這種感覺是非常美的,也有一種喜悅的情緒在裡面。這是一首比較個人化的詞,其實我是比較喜歡這種詞的,它很大的程度上是表現了一種我們真性情的東西。


藝滴設計



正好看到這個題目,忍不住想過來答一下。

我只說兩首,一首古詩,一首現代詩。



其實說古詩也算不上,頂多是一封書信上的一句話,就是:“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這是古時吳越國國王寫給他妻子的一封信裡提到的一句話。吳越國國王和他妻子非常恩愛,他妻子每年都會回孃家幾個月,然後吳越王就非常思念她。後來又一年妻子回去幾月未歸,吳越王出門又看到桃紅柳綠,春暖花開。雖然就這簡單的九個字,讀來字裡行間的那份情真意切卻讓人倍感溫暖。

後來這件事還被民間編成山河傳唱,叫作《陌上花》。蘇軾因為對吳越王敬佩有加,所以也寫了三首《陌上花》詩,裡面所寫的就是這個故事——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似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輦來。若為留得堂堂在,且更從教緩緩歸。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另外一首現代詩就是木心的《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我以前讀過很多詩集,很多讀完都已經在記憶裡模糊,但是這一首是真真切切的印在腦海裡,刻在了心上。這首詩溫暖的讓我安心,就像我每次想到:等到我們老時,陪我們在爐火旁打盹的那個人,正好是我們這一生只夠愛一個的那個人。

收錄這首詩的詩集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瞭解一下,叫《雲雀叫了一整天》。

謝謝大家,我是悅享詩文,如果我的話說到你的心坎裡了,記得可以多關注我奧。


悅享詩文

我是夢酣三天,和大家一起交流詩詞心得

讀來能會心一笑,感覺溫暖的,大致分下列情形,一種是作者以戲謔調皮的文筆入詩; 二是作者的心境與讀者不謀而同; 三是描寫孩童稚趣的作品。



第一種,我想到的,居然是元曲

紅漆了叉,銀錚了斧,甜瓜苦瓜黃金鍍,

明晃晃馬鐙槍尖上挑,白雪雪鵝毛扇上鋪......

春採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

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稈,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

只道劉三誰肯把你揪扯住,

白甚麼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



第二種,想到的,是李白的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另外還有一首元曲

山坡羊·道情

元宋方壺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

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

一茅齋,野花開。

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

陋巷簞瓢亦樂哉。

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第三種,想到的就多了,首先是,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另外還有

《小兒垂釣》)唐 ·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舟過安仁》宋 楊萬里

一葉漁舟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語都張傘,不是這頭是使風。

《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 唐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個人拙作附驥尾

童年 一

猶記孩提約竊瓜,相商犬吠警人查。

思謀力僅堪藤細,白籽生瓤遍口牙。

童年 二

偷效孫猴入果園, 心慌腿短撞籬藩。

惡神封路無從遁, 卻剩一枚罵一番。

謝謝閱讀,我是夢酣三天,歡迎專注,互相交流。


夢酣三天

1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醃起來

風乾老的時候

下酒

——夏宇

2

我們相愛一生

還是太短

——沈從文

3

4月4日天氣晴一顆痘痘在鼻子上

吻過後長的

我照顧它

第二天院子裡的曇花也開了

開了迅即凋落在鼻子上

比曇花 短

比愛情 長

——夏宇

4

你也許不會相信,我常常想象你是多麼美好,多麼可愛,但實際見了你面的時候,你比我想象的要美好的多,可愛的多。你不能說我這是說謊,因為如果不然的話,我滿可以僅僅想憶你自足,而不必那樣渴望著想要看見你。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的。我只願意憑著這一點靈感的相通,時時帶給彼此以慰藉,像流行的光輝,照耀我疲憊的夢寐,永遠存一個安慰,縱然在別離的時候。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朱生豪

5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

6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

——李白

7

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

8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殤。

——蘇軾

9

一千年一萬年

也難以述說盡

這瞬間的永恆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朧的清晨

清晨在蒙蘇利公園

公園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顆星

——普列維爾


畢筱柒

讓我感覺溫暖的詩句,與你分享。

1、《清平樂·村居》【宋代】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兩句點明這個農村家庭的環境和地點,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作者辛棄疾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髮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 ,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閒自得的畫面,雖然這兩句寫得很平淡,但是,卻把一對白髮翁媼乘著酒意的那種親密無間,那種和諧、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展現出來。

下片的四句直接寫出了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作為家中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裡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所以在家裡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

 詞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村的生活情態,表現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了作者對田園安寧、平靜生活的羨慕與嚮往。寫出了作者辛棄疾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與嚮往,這可能也是我們在現在社會重壓之下所向往的生活。

2、《苔》【清代】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苔蘚自是低級植物,多寄生於陰暗潮溼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並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髮的勇氣,詩人能看到這一點並歌而頌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處",是如此一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而這青春從何而來?"恰自來",嗯,並不從何處來,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蘚自己創造出來的!它就是憑著堅強的活力,突破環境的重重阻礙,煥發青春的光采。

  苔也會開花的,花如米粒般細小,但難道小的就不是花嗎?只要能夠開放,結出種子,繁衍後代,便是生命的勝利。所以,“也學牡丹開",既是謙虛,也是驕傲!對的,苔花如此細小低微,自不能跟國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賞而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卻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強不息,爭得和花一樣開放的權利——這世道並非僅為少數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3、冰心"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

在雨中作者發現荷葉掩蓋起蓮花,不由得被感動了,於是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對兒女的愛護。

作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我比作荷花 ,把荷葉比作母親 ,體現出“我”是雨打風擺的荷花,而母親則是替荷花抵擋風雨的荷葉。借景抒情 ,抒發了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無私以及那份淡淡的溫暖。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表達了作者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激。


此心安處是吾鄉

關注“美景情歌匯”,觀賞精彩回答: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詩句來自唐朝崔護的《題都城南莊》。第一句,回憶去年,今日此門中,寥寥數字點出時間和地點,寫得非常生動具體,足見詩人印象之深刻。第二句描寫佳人,用“人面”“映”得桃花分外紅豔,足以烘托“人面”之美,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麼美的人,在紅豔豔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顯得更加迷人可愛,風韻襲人。



面對著這一幅色彩濃麗、青春煥發、兩美相輝的人面桃花圖,不用說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態,詩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歡愛和興奮,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詩讀到這裡,總人讓感覺倍兒爽,特開心。這是對愛的期盼和渴望。 如今,有些男青年,當女朋友和花照像時,總是說“哇,人面桃花相映紅,你呀比花還美”,雖然有拍馬屁的嫌疑,但女生多半聽了特別開心,笑得比花還美哦。

關注“美景情歌匯”,更多好歌美文美景等你來欣賞!


美景情歌匯

人生有太多的風景,聽完別人的故事能會心一笑,本身就是有故事之人。

如題,分享幾首溫暖之詩。


立冬——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這首詩讀過的人比較少,寫的是天寒地凍之夜,此時大詩人李白也懶得寫詩了,依偎著爐火飲酒取暖,恍惚看見一片月光,還以為是大雪紛飛,原來是喝醉了。

美酒雖好,可不要貪杯



問劉十九——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首詩流傳就比較廣泛了,不看題目,還以為他跟李白是約好的,不過李白昇仙之時樂天可還沒出世。



點絳唇——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這首詞比較有趣,寫的是一女子穿著一身輕衣在家盪鞦韆,突然看到有客人到訪,拔腿便跑,鞋子和釵子都丟在地上。

不過更可愛的是,躲在門後,還不忘多看一眼




常言道,置之死地後知生,置之寒境方知暖,置之陌路始知情,當你會心一笑之時,或許你已經很久沒笑了。


詩詞補習班

會心一笑,感覺溫暖?我覺得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就是這樣的一首詞,我一直很喜歡。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1)理想的生活場景

我總覺得這首詞正描繪出了我理想中的田園生活場景。

一家人其樂融融,每個年齡都在做他應該做的事。

壯年人扛起生活的重擔,老年人頤養天年,而小孩子有真正無憂無慮的童年。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讀到這句的時候你沒有會心一笑麼?有沒有忽然想起小時候,自己也曾是個天真無邪的孩童?

而如今那些被奧數和學而思壓彎了腰的孩子們,如何能找到童年應有的模樣?

2)最浪漫的事

以前有一首歌叫《最浪漫的事》讓無數聽眾心有慼慼,歌中唱道: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

誰曾想這種意境早就被辛棄疾挖掘出來了啊,而且他只用了一句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天哪,看了那麼多現實中的夫妻反目,勞燕分飛,閃婚閃離,同床異夢。。。

再來讀這一對翁媼,豈不要泫然欲淚麼?

已經攜手走完了青春,到老了也沒有厭倦嫌棄,還要對飲打趣,還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事。。。

這種浪漫穿越了千年,仍然具有無比的殺傷力;

這種溫暖直滲透入心底,昇華了對愛情的最終詮釋。


貓熊姐姐

回望人生時的溫暖

蘇軾有一種魅力,總能寫出蒼茫與忐忑中的溫暖。

似乎是有了閱歷,心裡也能想得通,放得下後,才修得的心境。難得他還有一枝筆,可以描寫出自己的靈心。讓我們幾世後,都不曾錯過他用文筆表達的溫暖。

他的作品《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中,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一句在我看來讓人倍感溫暖。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一句又是“風雨”又是“蕭瑟”的句子,何來溫暖之說。可若先看了上半部份,“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先看到一個在雨中披著蓑衣,吟嘯又徐行的東坡先生,待雨停時,他回望來時路徑,卻是風雨不懼、睛空亦無喜的豁達。真心讓我感覺到,有一種放下比憤世嫉俗來得溫暖。


隨遇而安的溫暖

同樣是蘇軾的作品,《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對待生活給予的好與不好,接受之後,並沒有報怨和憤恨。東坡先生一支筆,曠達又樂觀,什麼樣的日子,都可以在他筆下變成明朗且通透的樣子。此心安處是吾鄉,一句足以讓人在亂世中平靜下來的句子,足以溫暖無數個忐忑的寒夜。


赤子天真的溫暖

王維先生有支赤子的筆,直白但情真,很多時候,讀他的詩作,讓人感覺平靜是一種至美,而平靜源於他赤子天真的筆。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再平凡不過的場景,幾筆寫來,鄉里鄰人和睦融洽、溫暖愜意的生活就展現在了眼前。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在他的作品中,總能做到閒適卻不寂寥,安靜卻不清冷,特別是最後一句,四面芙蓉開,讓人的心中裝不下一絲陰霾。

還有許多不一樣的詩句,讓人體會過不一樣的溫暖,讀的時間不同,心境不同,也許感觸也就大大不同了。


鋒能量

我彷彿看到了陽光燦爛,但是黯淡在瀰漫,時間的彼岸我仍凝視,卻被衝散。當思念慢慢分裂,當世界依然繞回你的臉,一切沒有改變,我只有預感沒有答案。於是,我吟道:

胸中有血,心中有傷,不要什麼月圓花好,不要什麼笛短簫長。要窮,窮得像茶,苦有一縷清香。要傲,傲得像蘭,高掛一臉秋霜……

這是上初中時就喜歡的一首詩,尤其最後兩句“要窮,窮的像茶,苦中一縷清香;要傲,傲的像蘭,高掛一臉秋霜”。這兩句似乎成了我人生座右銘。

“要窮,窮的像茶,苦中一縷清香”,人可以貧窮,但要不失氣節,不失品味。自古很多學者曾經歷過貧窮,但他們甘於貧窮,因為他們有更高的層面需要追求;我們當代很多科學家並不富有,但他們拓荒不止,用他們的科研成果造福人類,誰說他們的人生不是清香暗度。

“要傲,傲的像蘭,高掛一臉秋霜”、,其中的“傲”,並非傲慢無禮,狂妄自大,唯我獨尊,而是一種境界,一種精神的昇華,古有“不為五斗米折腰”,誰說這不是一種氣節,一種境界。這自是一種“傲”,但這種傲讓人敬佩。

時至今日,每每想起這首詩,心裡都是一種別樣的情感。可真正做到那種境界,還差的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