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國為什麼能夠繼承拜佔廷的光榮稱謂?

用戶98863925669

俄國與拜占庭(東羅馬帝國)有密切的淵源。

早期俄羅斯人認為拜占庭帝國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是宇宙的中心。俄羅斯人尊稱拜占庭的君主為“沙皇”,而認為俄羅斯大公們是拜占庭沙皇的大臣,俄語沙皇一詞中的“沙”來自拉丁語“凱撒”的翻轉譯音,有“大皇帝”的意思。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後,拜占庭帝國和皇帝的權力就落入了俄羅斯大公的手中。到伊凡四世時,大公稱號顯得權力不夠大,於是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國號即被稱為“沙皇俄國”。

除此之外,拜占庭的文化和宗教對東歐各國有很大影響,特別是源於拜占庭的東正教,是俄羅斯主要信仰的宗教。1054年,西羅馬帝國被佔領,東羅馬帝國的宗教因政治關係而破裂,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征服拜占庭,對東正教採取“寬容”政策,雖然沒直接禁止,但是有歧視,出現萎縮的趨勢。此時地處東歐的莫斯科公國出現了契機,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娶了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亞,並奉東正教為莫斯科公國國教,他自認為是拜占庭帝國的正統的皇位繼承人,而其孫子伊凡四世將成為俄羅斯第一位沙皇。他的繼承人認為他們是羅馬帝國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的繼承人,是第三個羅馬帝國。

一直到20世紀初它們的覆亡,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都認為自己是拜占庭的合法繼承人。宗教是種隱性的巨大力量,雖然現在俄羅斯東正教的人口比例不大,但它進入俄羅斯人的心理,也將拜占庭的人文精神帶進俄國,甚至影響到了民族性格和文化觀念。之後,沙俄崛起,步步壯大,也算是無愧於來自於拜占庭的這點榮光了。


國家人文歷史

光榮的“第一、二羅馬”之稱屬於誰?

基督教自誕生之日起,就成為左右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因素。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國教,從此開始了政教合一的歷程,此時的羅馬帝國即所謂的“第一羅馬”。

疆域遼闊的羅馬帝國實際上一直存在東西分裂的趨勢,在宗教上表現為東西教會之爭。公元395年,狄奧多西將帝國分給了兩個兒子,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廷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東西教會之爭也愈演愈烈。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最後一位皇帝退位,標誌西羅馬帝國的終結。西羅馬帝國覆滅後,東羅馬帝國繼續存在近千年,保存了拜佔廷文化,是人類歷史上繼羅馬帝國後又一個神權與政治相結合的帝國,即“第二羅馬”。

拜佔廷——第三羅馬帝國思想的根源

15世紀時,受伊斯蘭世界威脅的拜佔廷帝國提出與天主教合併,簽署了佛羅倫薩宗教合併協議。儘管如此,它仍未逃過亡國厄運——公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拜佔廷帝國滅亡。羅馬帝國的“龍脈”在從羅馬城轉移到君士坦丁堡之後,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斷絕。但羅馬帝國的文化與宗教早已傳至各地,並在羅斯人那裡煥發了新的生機。

早在公元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為了表達對來自拜佔廷的安娜公主的愛意,更為了夤緣攀附拜佔廷,正式接受東正教的洗禮。此舉不僅改變了羅斯人的宗教信仰,對後來俄羅斯的風俗、文化和歷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莫斯科教會把佛羅倫薩協議看成是拜佔廷對東正教的背叛,特別是在東羅馬帝國滅亡後,俄羅斯自視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延續了正統的東正教國家。

俄羅斯的契機——生於紫色寢宮的落難公主

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國,他的弟弟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逃亡至羅馬,這個女孩就是拜佔廷末代公主索菲亞。拜佔廷的悲劇成為俄國的契機,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索菲亞公主,名正言順地確立了對東羅馬帝國的繼承關係。他以拜佔廷皇室徽記雙頭鷹為俄國國徽,此徽象徵著王權和神權的和諧統一,同時還引入了拜佔廷的宮廷禮儀,俄羅斯教會也就自命成為全東正教會的首腦。

(伊凡三世在1497年制定的徽章,正面銘文:大公伊凡,奉神之恩典,羅斯人之主;背面銘文:弗拉基米爾、莫斯科、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烏戈拉、維亞特卡、彼爾姆、博爾加爾之君主)

(伊凡三世)

(索菲亞公主塑像)

“莫斯科即第三羅馬”

東正教的莫斯科國家與羅馬教廷建立起正式的外交關係,羅馬教皇也一度支持“莫斯科——第三羅馬”理論,承認莫斯科是拜佔廷的繼承人,其目的是鼓勵俄羅斯繼續同土耳其作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承認了伊凡三世的沙皇(凱撒的俄語音譯)稱號;而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的東正教徒則認為莫斯科繼承了拜佔廷的權力。

不過,“莫斯科即第三羅馬”是一種承認沙皇俄國的政治強權和莫斯科教會普世權力的一種霸權理論,這一理論作為俄羅斯思想文化的精髓,暗含著所有信仰東正教的國家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統一。這也是莫斯科與土耳其爭奪巴爾幹半島、與神聖羅馬帝國比拼世界影響力並於17世紀開啟瘋狂擴張之路的理論根源。

參考文獻:

苗軍:《俄羅斯文化中的“第三羅馬”之說》,《俄羅斯社會與文化》,2008年第1期.


歷史研習社

第一沙俄的政治宗教體系與東羅馬基本類似,都是教會置於皇帝的統治之下,這與西歐的教會長期統治各國君主(比如卡諾沙之行)教權高於君權完全相反,第二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佔領後末代公主索菲亞嫁入沙俄王室,這樣從血統而言,沙俄已經具備了東羅馬的繼承人的資格,第三沙俄自1480年擺脫蒙古人控制並且逐步征服蒙古人以後,就以此為準自詡羅馬帝國繼承者,因為西羅馬就是被來自東方的匈奴遊牧民族所擊敗,羅馬城也遭到佔領,劫掠,而沙俄也由此自詡為羅馬文明的新的守護者,繼承人


萬歲1148858845

第一羅馬,及西羅馬帝國,就是凱撒大帝時候的羅馬帝國,被日耳曼蠻族所滅,第二羅馬,及東羅馬帝國,都城在君士坦丁堡,被阿拉伯穆斯林所滅,末代皇族,逃到同樣信仰東正教的俄國,公主嫁給了俄國沙皇,所有俄國就認為自己是第三羅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