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南方種植牡丹成活難不開花的難題呢?

餘日力

“木頭工程師”今天下午回老家一趟,不曾想牆角的白牡丹已經凋謝了,好在前兩個禮拜,已把它含苞待放的照片發在了微頭條裡了。其實,在南方種植牡丹並不是什麼難事,銅陵的牡丹就很出名,“木頭工程師”在大學時,還專門隨班集體春遊到巢湖的銀屏山,看那長在懸崖上能預報旱澇的千年神奇白牡丹。在南方栽植牡丹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品種選擇。這是成敗的關鍵,在南方,新手應選擇耐熱耐溼,抗病能力強的江南地方品種,比如“木頭工程師”家栽的銅陵“鳳丹”牡丹(照片見“木頭工程師”的微頭條)以及“玉樓春”、“魏紫”等等。而不能求奇求洋,盲目引種中原品種。


第二、栽植。牡丹“宜冷畏熱、喜燥畏溼”,喜土層深厚肥沃,耐寒,耐旱,怕高溫高溼和土壤粘重、積水。所以,地栽應選擇高爽、排水良好、土層疏鬆深厚、陰坡或有側蔭的地方,做高床或築臺栽植,應適當稀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盆栽應選擇深盆,盆土疏鬆肥沃。栽植時間在秋分至立冬前後進行,栽植之前將根略微晾乾,使根部發軟再栽。

第三、每年6-8月,牡丹進入半休眠,晴天的上午8點至下午4點需蓋簾遮蔭。於開花前、開花後、11月入冬前施肥一次。澆水要寧幹勿溼,見幹見溼,做好梅雨季節的避雨、防澇工作。俗話說“芍藥梳頭,牡丹洗腳”,春季要注意抹芽、修剪工作,特別是根部萌櫱要及時抹去,以節約養分。花後將殘花剪去,可每枝留下2個芽短截,秋季落葉後再將枝條縮剪一半。剪去枯枝、老弱枝、過密枝、無用小枝等。冬季要放置寒冷、通風位置,於0-10℃的環境下充分休眠45-60天。



圖片均來自網絡


木頭工程師

牡丹又名富貴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花色豔麗,花朵碩大,花姿雍容華貴,富麗堂皇,被譽為花中之王,古往今來,一直為人們所喜愛。



牡丹性喜溼潤,怕澇,因根系為肉質,不宜多澆水,其怕積水,否則易爛根落葉。而南方多雨季,土壤又偏酸,這些自然條件就不大適合牡丹生長。那麼如何解決南方種植牡丹難的問題呢?我們可以自己創造一些適合的環境。

首先選擇一些適合在南方種植的牡丹品種。牡丹喜歡向陽處,不喜歡高溫、多溼的地方。要選擇寬敞通風、土壤肥沃疏鬆的地方,不可種在陰溼、積水或瓦礫的地方,低地要起壠堆土30公分左右才好。 栽種土只要不是極端的砂質或過強的粘性土壤,大都可以培育牡丹,肥沃的表層土下面含有少許粘質的土壤最為理想。排水性要好,粘性過強的土壤要混入適量河沙,砂性過強的土壤要混入適量的普通的田園表層土或大松樹下腐熟的表層土。



牡丹既可地面栽培也可以進行盆栽。盆栽時盆底得做好下水層,最好是大龍缸或高深盆,視盆的大小和土壤情況下每隔三年或三年以上要進行一次移植(時期在秋分到霜降之間)。庭院種植的土中要混入腐熟的雞糞或農家肥,再混入一小把油粕或骨粉。底土必須混入砂粒,也就是要做好排水層,以利於排水,透氣,這點很關鍵。進行盆栽時,栽好以後要放在陰涼處,花盆土乾燥時才可進行澆水。盆栽牡丹澆水一定要注意,水多牡丹會爛根。

牡丹需要的肥料比較多,但也要注意不能施肥太多。肥料可使用油粕或骨粉糞等農家肥。施肥的時期為2-6月,秋天在9月底-11月施肥,7-8月不要施肥。



施肥和消毒在開花前後各進行一次,黃梅季節前後期應更加註意殺菌消毒,多菌靈,甲基硫菌靈都可以。初期施藥在牡丹展葉之後,保葉為主,施葉面肥,濃度稍低。花後施藥以殺菌為主,施殺菌劑、葉面肥,正常濃度。


梧桐夜雨

南方養牡丹的難題就是冬季太好,牡丹不好休眠。夏季水太多了,容易積水爛根,和洛陽地區差異大。

不過我嘗試過種些植株矮小的品種,特別容易開花的牡丹,就會簡單一些,如洛陽紅,太原紅等。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選擇盆土的關鍵,盆除了排水要好,一定要深,土裡混些煤渣,木屑等。

冬天放在最冷的地方,第二年就能繼續開花了。


養花交流

牡丹為什麼在南方難成活,不開花呢?找準原因才能找到解決辦法。牡丹喜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但怕悶熱,怕烈日直射,最忌積水。南方不是不能種植,有些地方有適合牡丹種植的小氣候環境,牡丹照樣長的很好。有些地區氣候不適宜,牡丹長不好,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打造一片適宜它生活的小氣候環境。想要大面積露天種植不太可能,畢竟當地的氣候我們沒法控制。

如果想在家裡種幾盆,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南方品種,控制水肥,放在比較乾燥通風的地方,悉心照顧,也能開花。

附上幾張去年拍的牡丹供大家欣賞。








大家感覺哪張最漂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