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上演最後瘋狂!工商銀行給70歲老人發房貸原因大揭祕!

號稱“宇宙銀行”的中國工商銀行宣佈將住房貸款人的年齡放寬至70歲,比此前的標準再提高5年。住房貸款人年齡加貸款時間總計不超過75年都可以當“房奴”。

2017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5歲,這應該是工行上調住房貸款人年齡至70歲的主要原因。網友感慨,這真的要當一輩子房奴了,估計買墓地的錢都沒了。

樓市上演最後瘋狂!工商銀行給70歲老人發房貸原因大揭秘!

大家都知道,保險公司對於超過60歲的老人,保額就會降低,保險金反而提高。對於超過65歲的老人,很多保險公司拒絕為其投保險。

但是銀行卻一直在提高住房貸款人的年齡,銀行不害怕70歲的老人突然患病,而導致的壞賬風險麼?是什麼原因讓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第一個將住房貸款人的年齡拉到與中國人平均壽命齊平?

房貸增長率放緩,工行擔心利潤下滑。

2017年工商銀行實現淨利潤2875億元人民幣,日賺7.88億,比上年增長3%,淨利潤總量保持全球銀行業最好水平。賺錢能力極強的騰訊,也不過日賺2億元,工行利潤是騰訊的4倍,是茅臺的10倍。

銀行作為金融中介的主要營收來源是“利差”。低價獲得存款,然後高價發放貸款。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四大國有銀行貸款餘額有64%為房貸。工行的住房貸款餘額高達3.94萬億元,佔總住房貸款餘額的18%。

房貸不良率是所有貸款中最低的品種。因為購房人的信用更好,房價上漲也為購房人持續償還貸款提供支撐。所以所有銀行都熱愛房貸。

樓市上演最後瘋狂!工商銀行給70歲老人發房貸原因大揭秘!

然而隨著房價越來越高,全國各地實施限購限售政策,以及住房貸款利率大幅上浮。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房地產主要指標增速全面下滑,包括銷售面積、竣工面積、個人按揭貸款總額,都出現下滑。特別是個人按揭貸款的增速下滑更是高達25.4%。

工行的住房貸款佔了整體住房貸款近2成,是其重要的利潤來源。如果貸款增速下滑,這必然影響利潤,因此放寬貸款人年齡也是繼續提高利潤的方法之一。

嫩韭菜不夠割了,70歲老韭菜必須割起來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我國房地產的最新定位,其實也是一句大實話。房子,不是消費品,不好吃、不好玩。只有居住,才能發揮其價值。因此,房子蓋多少,房價多少,與需要居住的人口是正相關的。

樓市上演最後瘋狂!工商銀行給70歲老人發房貸原因大揭秘!

中國人口老齡化,生育率開始下降,已經是大勢所趨。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7年,60週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佔總人口的17.3%,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佔總人口的11.4%。

根據國際慣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樓市上演最後瘋狂!工商銀行給70歲老人發房貸原因大揭秘!

世界銀行的一份統計顯示,65以上老人佔比從5%到10%的過程,意大利用了100年,日本用了35年,而中國只用了30年。

另有數據顯示,中國90後人口總數比80後少23%,00後又比90後少16%。中國現在勞動力人口,正在急速下滑。於是,為了培養新的韭菜,我們放開了“二胎”。

可惜,在高房價、高物價、高教育,80後、90後每人要養著4個老人的泰山壓頂之下,新出生人口不增反降。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2016年的出生率為12.95‰。

更耐人尋味的是,在新出生人口中,二胎數量超過一胎,二胎產婦很大比例超過40歲。

大量適齡女性不結婚,或結婚但推遲生育。一部分80後和75後,是二胎生育的主力軍,這部分人已經工作10餘年,有經濟基礎,加上50後的父母們催促生二胎,於是她們成了二胎生育的主要人群。

另一份報告顯示,在北京二手房市場上,80後的成交佔比高達49%,遠遠超過70後的25%和90後的10%。在高房價面前,90後的新韭菜,很多已經喪失購房能力,對擁有自己的房子徹底失望。

樓市上演最後瘋狂!工商銀行給70歲老人發房貸原因大揭秘!

80後逐漸老去,於是銀行只能將目光投向65歲以上的退休老人,他們很多都是“廣場舞中的方世玉,公交車上的林黛玉”,退休金很多都上萬元,還有大量積蓄。

65歲以上的退休“方世玉”不僅被工商銀行看上,還被賣保健品的,賣壯陽藥的看上,據說拼多多上銷售最多的商品就是壯陽藥。

一句話,嫩韭菜已經不夠割的了,70歲的老韭菜湊合著割,雖然風險有點大了,但是畢竟還是韭菜,還有利潤可以榨取。

70歲老韭菜能成房貸的中流砥柱麼?

工商銀行已經接連10年穩居全球利潤最牛銀行,被稱為“宇宙行”。這與10年來中國房地產高歌猛進是完全一致的。

越多人購房,銀行就越是賺錢,所以宇宙行把貸款年齡放寬至70歲,也是作為商業公司的合理做法,不需要道德批判。

那麼,70歲的老韭菜們能為宇宙行的利潤添磚加瓦麼?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房價會持續攀升,沒有人相信房價會下跌。

在《全民炒房時代誰在乎中興被美國封殺?快看日本的前車之鑑!》一文中,我分析了日本從發展中國家變為發達國家,再到日美貿易摩擦,日元被迫升值,銀行倒閉,房地產泡沫破滅的20年。似乎日本的路徑與中國極為相似。

如果有人拿日本89 年的房地產泡沫破裂舉例,更多人會說

“我們不一樣,不一樣”。

在一個股票社區網站中,一位網友詢問:我是合肥的,80後,夫妻兩個月收入1.5萬,現在有兩套住房,一套商鋪,三套房子有2套是貸款。目前,存款只有20萬。請問,我如何投資?

有一份數據顯示,當前中國人的財富中63%為房產,這要比日本房產泡沫破滅前的比例還要高。自從2008年的4萬億刺激政策以來,經歷了10年的貨幣寬鬆政策。

樓市上演最後瘋狂!工商銀行給70歲老人發房貸原因大揭秘!

現在美國希望中國降低關稅,甚至逼迫人民幣升值。美元已經開始加息,港幣、歐元等主要貨幣也都進入加息通道,10年來的貨幣寬鬆政策正在進入尾聲。

中國的廣義貨幣M2的增速已經高達11%,雖然在2018年下降至10%左右,但是仍然比GDP增長率高出近1倍。

這意味著風險正在不斷加劇。日本因央行主動提高利率,刺破了樓市泡沫,而導致日本地價、房價暴跌至今。現在房貸利率已經普遍上浮10%,而隨著互聯網理財的普及,人民幣實際的利率和成本已經比基準利率大幅提高。

而且房產稅已經箭在弦上,未來5年內一定會出臺,這是房地產長效機制最重要的一環,影響到地方的財政、稅收。

此外,現在太多年輕人感覺社會不公平,感覺奮鬥無價值,產生了一大批“隱形貧困人口”。購房的年輕人,每個月的收入80%繳房貸,不敢生病、不敢消費、不敢生育。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面對一二線城市高昂的租金,

失去了戀愛、結婚的慾望。

而那些擁有房產的炒房客,特別是拆遷分到多套住房的暴發戶。那些房地產開發商,無論公司大小,全都成了億萬富豪。甚至是做房產中介的,都因為高昂的房價和佣金成為富人。

無房者,成了最可憐的底層,失去了上升的通道。不僅普通年輕人對社會不滿,對炒房客、開發商這些“剝削者”憤恨。

福耀玻璃的曹德旺、華為的任正非、格力的董明珠,都在許多公開場合痛斥開發商的暴利,痛斥這種依靠資源轉移他人財富的“掠奪”行為,痛斥高房價推高一切成本,讓中國失去發展動力。

所以,房地產已經到了不得不改,不敢不改的時候。如果不糾正此前盲目推廣地價、房價,瘋狂濫發貨幣,推高通脹的刺激政策,中國的下場或許比日本的1989年還要慘烈。

因為日本是先富起來,才有的泡沫破滅。而我們則是“未富先貧”,經濟基礎、工業基礎都落後於日本當年。(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