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宣佈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不超過5%,是業界良心還是營銷噱頭?

據說小米即將在香港IPO,估值1000億美元。而就在上市之前,雷軍宣佈小米公司“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超過5%,如有超出部門將全部返還給用戶。

小米宣佈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不超過5%,是業界良心還是營銷噱頭?

對於這個“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不超過5%”,很多網友都激動得哭了。紛紛大呼,小米是業界良心!!!因為小米在剋制自己對利潤的慾望,讓利給消費者。事實真的如此麼?

中國硬件企業很難達到5%的淨利潤

事實上,在競爭激烈的硬件市場上,淨利潤率一直都很低。創維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72.55億元,淨利潤9433.57萬元,淨利潤率1.3%。

海爾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1592.54億元,淨利潤69.26億元,淨利潤率4.3%。

另據小米公佈的數據,2016年小米硬件淨利潤率為2.8%,達不到5%。

既然單獨製造硬件的企業,都很難實現5%的淨利潤率,包括小米也未能實現。那麼,雷軍為何要宣佈“小米硬件淨利潤率永不超過5%,多餘的部分返還給用戶”?

小米到底是不是又在做營銷?

既然小米的硬件利潤率仍未達到5%,所以就不存在“超出部分”,也就沒必要“返還給用戶”。

可是雷軍這個承諾給人的感覺是,只有小米的硬件利潤率控制在5%以內,其他同行都在搞暴利坑害消費者。

小米宣佈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不超過5%,是業界良心還是營銷噱頭?

所有看到小米這個承諾的人都會有此感覺。因此,在知乎上,很多網友紛紛表示:“小米又在用5%的淨利潤做營銷”。

可是,剛剛發佈的小米6X與OPPO的R11S配置一樣,卻便宜了數百元。此外,小米生產的空氣淨化器,號稱與一些國外品牌的硬件相當,卻把價格做到了1000元以內。這顯然是比對手更好的控制了賺錢的慾望呀?怎麼解釋呢?

所以,“小米的硬件綜合利潤率不超過5%”的說法又不像是一場營銷,而是事實。因為相同配置,價格比同行低。

相同硬件配置,真的成本一樣麼?

有人說,小米手機和其他品牌手機,一樣的CPU、內存大小、屏幕大小、拍照像素大小,比其他品牌便宜很多,所以小米賺錢少。

這種說法真的成立麼?如果你認為,硬件的成本是由硬件的參數決定的,那就大錯特錯。一些主要零部件的價格是透明的,比如,手機的CPU、內存,因為這兩個部件都來自高通、三星,價格是固定的。

而屏幕、攝像頭模組、主板上的各種電阻、電容、其他電子元器件則有許多廠家可選擇。

比如,OPPO的R11S、vivo的X20選擇三星的AMOLED屏幕就要比小米6X使用國產天馬的LCD屏幕貴很多,但是小米不會告訴你它用的是天馬的LCD屏。

小米宣佈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不超過5%,是業界良心還是營銷噱頭?

小米宣佈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不超過5%,是業界良心還是營銷噱頭?

此外,小米6X的上市時間晚於同行,這也導致了使用相關CPU、內存價格的下降,成本自然低於早半年多上市的手機。

除了你看不見的硬件成本差異外,研發、品質控制、售後服務等全產業鏈成本也不同。沒有研發投入的產品,依靠抄襲和模仿,自然不用分攤研發成本。盜版書,永遠比正版書便宜。

因此,看似相同的硬件配置,其實應該稱為“相同主要硬件配置”。而成本的差異就出現在“非主要硬件配置”上。一些看似相同配置的硬件售價比小米的高,可能淨利潤和小米的硬件相差不大,甚至還不如小米的賺錢。

各位讀者,你覺得“小米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超過5%,如有超出部門將全部返還給用戶。”是業界良心,還是營銷噱頭?(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