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內患上膽汁淤積症,不要慌亂!快看專家怎麼說!

高危因素

具有ICP高危因素的人群其發病率明顯升高,加強識別ICP高危因素對提高該病的診斷具有臨床價值,包括:

1. 有慢性肝膽基礎疾病,如丙型肝炎、非乙醇性肝硬變、膽結石或膽囊炎、非乙醇性胰腺炎,有口服避孕藥誘導的肝內膽汁淤積症病史者;

2. 有ICP家族史者;

3. 前次妊娠有ICP病史,再次妊娠其ICP複發率在40%~70%。

4. 雙胎妊娠孕婦ICP發病率較單胎妊娠顯著升高,而ICP發病與多胎妊娠的關係仍需進一步研究並積累資料;

5. 人工授精妊娠的孕婦,ICP發病危險度相對增加。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的臨床表現

1. 皮膚瘙癢

為主要的首發症狀,初起為手掌、腳掌或臍周瘙癢,可逐漸加劇而延及四肢、軀幹、顏面部;瘙癢程度各有不同,夜間加重,嚴重者甚至引起失眠。70%以上發生在妊娠晚期,平均發病孕周為30周,也有少數在孕中期出現瘙癢的病例。瘙癢大多在分娩後24~48h緩解,少數在48 h以上。

2. 黃疸

出現瘙癢後2~4周內部分患者可出現黃疸,黃疸發生率較低,多數僅出現輕度黃疸,於分娩後1~2周內消退。

3. 皮膚抓痕

ICP不存在原發皮損,但因瘙癢抓撓皮膚可出現條狀抓痕,皮膚組織活檢無異常發現。儘管ICP不存在原發皮損,但由於該病的特殊性和對胎兒造成的風險,有學者提出將ICP的皮膚表現歸屬於妊娠期皮膚病的一種,但未得到公認。

4. 其他表現

少數孕婦可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痛、腹瀉、輕微脂肪痢等非特異性症狀,極少數孕婦出現體質量下降及維生素K相關凝血因子缺乏,而後者可能增加產後出血的風險。

孕期內患上膽汁淤積症,不要慌亂!快看專家怎麼說!

診斷

妊娠期篩查

1.ICP高發地區:

由於ICP在部分地區發病率較高,臨床無特徵性表現,因此有篩查的必要。具體推薦:

(1)產前檢查應常規詢問有無皮膚瘙癢,有瘙癢者即測定並動態監測膽汁酸水平變化;

(2)有ICP高危因素者,孕28~30周時測定總膽汁酸水平和肝酶水平,測定結果正常者於3~4周後複查。總膽汁酸水平正常,但存在無法解釋的肝功能異常也應密切隨訪,每1~2周複查1次;

(3)無瘙癢症狀者及非ICP高危孕婦,孕32~34周常規測定總膽汁酸水平和肝酶水平。

2.非ICP高發區孕婦:

如出現皮膚瘙癢、黃疸、肝酶和膽紅素水平升高,應測定血清膽汁酸水平。

診斷要點

1.出現其他原因無法解釋的皮膚瘙癢:

瘙癢涉及手掌和腳掌具有ICP提示性。尤其需鑑別ICP皮膚瘙癢嚴重導致的皮膚抓痕與其他妊娠期皮膚疾病。

2.空腹血總膽汁酸水平升高:

總膽汁酸水平≥10 μmol/L可診斷為ICP。

3.膽汁酸水平正常者:

即使膽汁酸水平正常,但有其他原因無法解釋的肝功能異常,主要是血清丙氨酸轉氨酶和天冬氨酸轉氨酶水平輕、中度升高,可診為ICP,GGT水平也可升高,可伴血清膽紅素水平升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

4.皮膚瘙癢和肝功能異常在產後恢復正常:

皮膚瘙癢多在產後24~48 h消退,肝功能在分娩後4~6周恢復正常。

孕期內患上膽汁淤積症,不要慌亂!快看專家怎麼說!

張女士:已經有一個5歲的孩子了。去年這個時候懷孕,兩個月查出來沒有胎心,後來一直沒有,只能流產了。這一次,現在已經到兩個月了,還是沒有查出胎心胎芽,就想問問怎麼回事呢?

賈主任:這種情況,說明這個孩子在最早期胎芽的時候就沒有發育好。如果已經是兩次出現這種情況了的話,建議你下次準備要孩子的話做一個全面的檢查,特別是染色體的檢查,孕前甲狀腺檢查等。

孕期內患上膽汁淤積症,不要慌亂!快看專家怎麼說!

孕期內患上膽汁淤積症,不要慌亂!快看專家怎麼說!

王女士:懷孕9周做B超顯示宮腔內胚囊旁有個無回聲,彩超間隔了10天,無回聲區變化不大。想諮詢下這是什麼情況呢?

賈主任:如果孕前宮腔檢查沒問題,小孩周邊的無回聲區會考慮是出血的情況,但如果孩子發育,胎心什麼都挺好的,就不要有太多的負擔。隨時觀察著,有時候無回聲區也會吸收。再過兩週複查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