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印度分裂了,會對世界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心傾明月

如果印度分裂,就沒有現在咄咄逼人的印度了。印度這會像現在的東南亞那麼發展,有十幾個小國,但不會發生大的衝突。雖然現在印度國內不斷髮生騷亂,但目前的國際形勢對印度還是很有力的。

先說印度會怎麼分裂?應該是根據宗教和民族分裂

印度有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佔總人口的30%,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而作為印度主體的印度斯坦族只掌控了首都德里地區和其它的9個邦。

印度社會長期不斷髮生各種騷亂。2017年8月,印度因為宗教大師被捕,引發哈里亞納邦及旁遮普邦發生多起暴力騷亂事件。今年1月,印度三個邦因為《帕德瑪瓦蒂王后》電影上映,內容爭議很大,引起了大的騷亂

上一次印度分裂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根據宗教原因分裂的,印度主要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信奉伊斯蘭教。而現在的印度東北部包括克什米爾地區的分離傾向一直很嚴重。

印度長期欺壓南亞各個小國,小國敢怒不敢言

印度在東亞處於絕對優勢地位,所以一直把南亞當成自己的後花園,對南亞各個效果的內政也是指手畫腳。印度曾多次出兵干涉小國內政,指責小國投靠其它大國。

今年2月,馬爾代夫局勢緊張,就是因為傳出馬爾代夫前總統要求印度武力干涉的消息。1987年,印度出兵干預斯里蘭卡國內衝突,結果印度遭到重大挫折,不得不於1889年開始撤軍。斯里蘭卡的局勢還險些波及馬爾代夫,但馬爾代夫局勢好轉。

所以長期以來,印度有干預南亞各國內政的傳統。但是時代在變化,這些小國希望獲得更多的國際合作支持,結果被印度長期阻撓。印度認為其它大國懂了它的後花園。

印度分裂,可能會像東南亞一樣,數個國家並存

今天的東南亞和印度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曾遭受過殖民侵略。但是不同的是,東南亞獨立後是根據地區自願聯合的,而印度是在英國的強力作用下簡單的分成了兩部分。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印度不會輕易分裂。印度現在的中央實力比較強,而且雄心勃勃要進一步擴大國際的影響力。美國和俄羅斯都加強了對印度的拉攏,這讓印度的國際形勢很樂觀,獲得了大量的支持。

但是未來就不一定了,如果西方把印度視為一個威脅,而不是一個工具。那麼西方一定會利用印度複雜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干預印度國內的政局。


寰球視角

如果印度分裂了就會爆發教派衝突!會引起大批印度難民逃往周邊國家,給周邊國家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和經濟負擔。印度的核武器也將流失到國際市場,會給世界帶來非常嚴重的核威脅。



1.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有13.3億人口、2017年GDP是24390億美元,印度是世界第七經濟大國,印度還是人口大國、軍事大國、領土大國、農業大國、核大國。印度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英國軍隊在印度登陸後,逐步統一了南亞地區,這才形成了今天印度的雛形。目前印度國內有200多個民族,他們在歷史上都分屬於不同的國家。這200多個民族也信仰不同的宗教,其中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因此,印度國內一直存在著宗教和民族矛盾。



2.其中引發印度矛盾最大的就是種姓問題。印度有四大種姓包括: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其中婆羅門地位最高,其餘種姓的地位依次降低。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一般他們不通婚。除了這四大種姓以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叫做——賤民。賤民是印度種姓里社會地位最低的,他們是最受歧視、最受壓迫的人。印度的種姓制度把印度社會分成了若干個社會集團,集團之間有高低之分,貴賤之別。這是印度國內最大的矛盾之一。



3.印度教是印度國內第一大宗教,印度有8億人口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教是印度第二大宗教,目前印度國內有1.7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信仰伊斯蘭教的民眾分別居住在印度的東北部和西北部;基督教是印度第三大宗教,目前印度國內有2000多萬基督教徒,他們大多居住在印度的東北部地區;錫克教是印度第四大宗教,目前印度國內有1950萬錫克教徒,大批錫克教徒居住在旁遮普邦。在印度不同宗教有著不同的利益群體和政治訴求,因此印度經常爆發教派衝突。如果印度分裂了,那麼印度就會出現民族矛盾和宗教衝突,這會導致大批印度民眾逃往到周邊國家,給周邊國家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和經濟負擔。印度目前擁有150枚核彈頭,如果印度解體了,很可能導致印度國內的核武器流失到海外,這對於世界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杜達特洛夫斯基

一個國家的分裂能給世界造成多大影響,取決於這個國家本身有多強大,還有其分裂方式。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是美國,所以美國的解體必然給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次是俄羅斯的解體也會給世界帶來重大影響。但是印度目前的國際影響力畢竟有限,所以我並不認為印度的分裂會給世界造成多大的影響。


(印度泰姬陵)

印度是一個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國家,其領土面積為30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3億。印度由一百多個民族組成,其中印度斯坦族佔總人口的70%,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國家。雖然印度的部分地區存在比較強的分裂傾向,但是印度中央政府總體還是能夠保持地區穩定。並且由於印度這些年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這讓印度人具有非常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印度這個國家人民的凝聚力一點都不比其它國家弱。實際上絕大部分多民族的大國或多或少會存在部分地區的分裂傾向,無論是印度、俄羅斯還是美國,所以雖然印度部分地區存在分裂勢力,但其實際分裂的可能性不大。


(印度地圖)

目前,印度經濟總量為2.5萬億美元左右,佔世界經濟總量的3.5%,位居世界第七位。從經濟總量來看,印度目前的世界影響力非常有限,他的分裂根本不足以給世界經濟帶來多大的衝擊,自然也談不上對世界產生多大影響。

另外從軍事和國際政治影響力來看,印度的分裂解體也遠不至於給世界產生多大影響。印度軍隊規模大概在130萬左右,每年軍費500億美元,軍隊人數僅次於中美位居世界第三位。雖然人很多,但是印度的武器裝備水平遠遠比不上英法兩國,即便最好的排名,印度也只能排在世界軍事實力第4位(實際能力並不一定有這麼強)。最重要的是印度軍隊在海外基本沒有駐軍,屬於地區性的武裝力量,所以印度的分裂解體頂多給南亞地區帶來巨大變化,對世界影響力始終有限。


(印度軍人)


在政治上,印度並不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雖然他一直在爭取這個地位,但是至今無法達到目的,所以印度在世界政治當中的話語權有限,印度目前也只能算是地區性大國。印度正在積極參與世界事務,試圖通過經濟和外交等多種途徑實現自己的大國夢想。然而印度目前的國際政治影響力還是遠遠比不上英法中這些國家,因此從政治上來說印度的分裂也不會給世界帶來多大影響。

當然,我們另外還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印度的分裂給世界帶來多大的影響還取決於他的分裂方式,如果他的分裂造成南亞地區發生戰爭並陷入混亂,那麼其對於世界的影響力還是會非常大的,畢竟北約可能會被迫捲入地區衝突。
(印度製造業工人)


由於印度目前的國力有限,所以他的分裂並不會給世界帶來多大影響。但是印度作為南亞地區的霸主,印度洋邊上的巨人,他對於地區還是具有非常大影響力的,印度的分裂必然導致地區力量的重新分配,可能讓南亞地區目前的政治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不過這些都需要印度徹底分裂成很多的小國,實際上這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李姓先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善良的孔雀,它們分佈在南亞次大陸,雖然大家都是鳥,然而都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彼此之間爭奇鬥豔,各自擁有自己的驕傲,這樣的日子一直到了莫臥兒王朝。



有一天,一群兇狠的海盜從加爾各答登陸了,他們非常喜歡孔雀美麗的羽毛和它們擁有的藍色的玻璃和金黃金黃的礦石,海盜們為了擁有這些孔雀開屏的天下奇觀和各色寶石,決定把它們圈養起來,原本不同族群的孔雀聚到一起,它們被馴服了。海盜們逼著孔雀像鸚鵡一樣學習他們的語言,權當一隻寵物逗樂,後期孔雀們開始為海盜提供尋找各種他們感興趣的資源礦石,從而得到主人的獎賞。



過了一百多年,孔雀們開始擁有了人工智能,它們覺得自己付出那麼多,應該得到更多,於是開展了暴力不合作運動,海盜們被其他海盜打的落花流水,沒有能力繼續看管和飼養這麼多孔雀了,海盜們為了防止孔雀們集體造反,設計出以海盜總督蒙巴頓命名的解決方案,把孔雀們以信仰和力量不同分成了三派:信仰印度教的孔雀,信仰伊斯蘭教孔雀,信仰佛教的孔雀。

三種信仰的孔雀,在有強盜看管的時候,彼此相安無事,大家一起對外稱呼為印度孔雀。海盜們被孔雀們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搞的精疲力盡,再也沒有能力看管它們了,打開了籠子,宣佈夥計們,你們從此自由了。



印度教的孔雀種族繁衍生息,實力強大起來,希望自己做孔雀老大,它們派出代表叫做尼赫魯與伊斯蘭教孔雀代表真納談判,希望伊斯蘭教孔雀歸附,就像忠誠於海盜主人一樣。不過,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孔雀是好鬥的鳥類,大家都可以開屏,憑什麼我們效忠你們,於是一頓明爭暗鬥開始了,海盜們看到有利可圖,積極慫恿了這種種族戰爭。孔雀們的戰爭持續到現在,形成了三個不同風格國家,大家相互不友好。

印度孔雀憑藉不結盟運動號召力,一度成為八大洲的楷模,它們開始越來越自信,它們的經濟越來越好,種群數量越來越多排名世界第二,一切都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可是,它們內部也存在紛爭矛盾,腐敗的孔雀官僚系統,原始種族矛盾,落後的製造業體系,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些矛盾開始走向白熱化,只需要一場外部危機爆發,如同海盜當年搶灘登陸一樣,孔雀們可能重新被圈養起來,只不過不用殖民主義那麼野蠻的佔領而是文明的觀念改變。

孔雀們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它們對於外來威脅的習慣性反應,如同鴕鳥遇到危險把頭埋到沙子裡一樣,它們相信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它們認可種性階層制度,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需要被尊重,不必抱怨,不必抗爭,服從就好。



孔雀們不結盟運動,它們不相信其他種群會給它們帶來安全和利益,它們更願意取得某種平衡,這種平衡可以發揮它們外交天賦,你知道孔雀開屏非常漂亮,美中不足唯有醜陋的屁股而已,那沒什麼大不了。

有那麼一天,印度孔雀種群發生分家運動,它們依然會悄無聲息融入到其他世界之中,那將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那將是不結盟運動,它們接受困難分裂,一切自有天命,平安無事,平安無事,平安無事!


唐俊龍55398571

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也是南亞大國。“印度”實際上更多的是一個地理名詞而非國家。以前英國殖民者為了更好的在南亞實行殖民統治,才使用強硬的手段將許多小國合併組成了今天的印度。所以至今印度國內反對派武裝眾多,因此印度的分解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印度一旦分裂,對世界,尤其是其周邊的國家的影響將是非常巨大的。

1:難民問題。印度國內大小有200多個民族,而各個民族在謀求獨立。如果這些民族獨立出去,那麼為了利益的分配問題,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發生戰事,受苦受難的永遠都是老百姓。印度有十億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一旦印度分裂,那麼這十幾億的戰爭難民,將會是世界及周邊各國最為頭疼的問題。


2:核武器進一步擴散。印度是有核國家,如果印度分裂了,那麼各個小國為了生存,必定會依靠印度原本的核技術繼續發展核武器,也必定會在南亞地區再次掀起一場核軍備競賽。

3:宗教問題。印度有13億多的人口,而且其中絕大多數的人口都有宗教信仰,且印度國內的宗教眾多,如果印度分裂那麼各個宗教派系之間肯定會為了各自的發展爆發衝突,難免不會成為下一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4:世界個大國相互博弈。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產油最豐富的地區,而印度洋則是石油運輸的重要通道。一旦印度分裂,那麼各大國之間為了控制印度洋,將會展開各類型的相互博弈。


MrU9874297


如果印度分裂了,會對世界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要看印度是怎麼個分裂法?如果是採取蘇聯式在和平協議中分家那麼南亞地區的局勢相對穩定;如果是在外部勢力干預下分裂那麼南亞地區將出現動盪。印度要是真的分裂了,那對世界政治格局將產生重大影響。以蘇聯為例,在蘇聯解體後,多數的原加盟共和國迅速與俄羅斯拉開了距離,紛紛投靠西方國家。這種現象必然出現在印度身上,獨立後的各邦必然會尋求其他大國的庇護,這將使得大國勢力介入南亞地區,在南亞地區展開地緣政治競爭。而印度在失去東北地區和西北部各邦以及查謨―克什米爾地區後將徹底淪落為一個二流國家。像旁遮普邦是印度農業最發達的富邦之一,有“印度糧倉”之稱。盛產小麥、水稻和棉花等。主要工業有紡織業、絲綢業、自行車、化肥、製糖、麵粉加工業以及汽車、業等。旁遮普邦的獨立必將重創印度經濟。印度的東北地區與我國邊界接壤,查謨―克什米爾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該地區的戰略重要性,一旦西方勢力進入該地區對我國的威脅不言而喻。


就說這麼多吧,說多了也不好啊。


貝貝和豆豆的視野

難民問題也將是世界難以承受之重。印度擁有13億以上人口,即使在分裂後只有百分之一出逃,那也是1300多萬的巨大規模。難民能逃往哪裡,北部的喜馬拉雅高原阻隔,很難向北逃,最佳的路線還是經海上向東西兩個方向,一路向歐洲,一路向東南亞。雖然說印度洋廣闊,但是大航海時代的航海者乘坐的也大都是些小破船,所以難民們會不顧一切經海上逃亡。對歐洲來說,巨量的印度難民會使歐洲不堪重負,但也不一定全是壞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稀釋歐洲的穆斯林移民。對東南亞來說就是災難,東盟國家大都不富裕,要接納大量難民想都不要想。而在逃亡過程中,必然會有很多難民死在海上,這將是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

印度現在還是世界第四大軍事強國,如果分裂,大量武器會散失,尤其可怕的是核武器、核材料的散失。如果落入恐怖分子手裡,那麼世界安全局勢將變得很糟。(S)


聯合防務

在1947年8月15日前,印度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是英國人整合了印度,在以前印度一直是由好幾個國家組成的,而今印度作為一個南亞大國,人口13.24億,民族也有100多個,經常也會出現鬧分裂的事件,如果印度分裂了那對世界影響也是巨大的。

1,印度本來赤貧就多,達到好幾個億,如果出現了動盪,缺少了管制,那這些人很可能湧入其他國家,想想現在的歐洲是何種模樣,印度的人口比整個非洲都要多,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接收這麼多人。

2,南亞諸國也會擺脫控制,在印度人心中一直認為自己是南亞的主宰,事實上印度在南亞影響力的確十分巨大,畢竟周圍都是小國,難與爭鋒,然而出現分裂,那就不一樣了,起碼不會像現在一樣,其它南亞國家對其望而生畏。

3,印度當今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前景也很廣闊,雖然與中國無法相比,但在未來也可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去年從我國進口就超600億美元,如果不保持穩定統一,經濟肯定持續下降,那肯定不利於全球經濟的發展,沒有這個大市場,我們生產出的商品賣給誰去?

4,印度曾經分裂過,印巴分治,然而自從分開之時開始,印巴已經經歷了3次大規模戰爭,小規模衝突不斷,這與領土劃分有關,如果印度再一次分裂,那麼也會像上一次一樣,南亞將很可能陷入無盡的戰爭當中, 這是滋生極端主義的溫床,想想伊拉克與索馬里,不同的是,印度是有核的。

5,印度如果變成了幾個小國家,那麼影響力就不會有現在這麼大了,也不會被各大國競相拉攏,連加入,印,日,美,澳的資格都沒有。

印度如果出現分裂,對世界來說並不一定是件好事,基於文化和宗教,雖然很多都是糟粕,但也使印度各邦緊密的連接在一起,畢竟印度教徒的數量達到10.5億,印度建國到現在也形成了穩定的國家意識,分裂應該不會成為可能。


煙雨醉逍遙

先看看世界上分裂的樣式以及分裂的後果,再以此預測印度式分裂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分裂大概有兩個類型型,一為一國小部分另成一國或多國,雖然削弱,但是主體尚存,如南蘇丹之於蘇丹,東帝汶之於印尼,厄立特里亞之於埃塞俄比亞,其實蘇聯也類似(篇幅有限,爭議可以留言討論),影響是雖然國家受到削弱,但是主體尚存,新分出去國家可能成為其他國家制衡原國家的工具。其二就是為原國家主體裂解成兩個以上國家,最顯著的就是前南斯拉夫,陷入長期內戰,地區局勢動盪,波及周邊,同時成為大國博弈場所。當然也有和平的,如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分治。

那印度呢?與南斯拉夫更加相似,宗教和民族眾多,而且比南斯拉夫更加複雜,尤其是印度南部和東北,離心傾向本就非常之強,一旦印度中央實力衰微,則陷入南斯拉夫式結果,裂解成眾多的新國家。先是內戰,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形成多國林立的局面。

分裂後,由於各種差異,印度新生各國陷入內戰,如此南亞整個地區局面陷入動盪不安,會產生大量的難民,尤其是印度馬上要世界第一的人口,按慣常理解,這些難民逃往周邊地區,吃喝拉撒,打架鬥毆,會給周邊地區造成更不可預見的災難。南亞還是有其特殊性,有的地區會受害更深,有的則沒事,東北邊高山,跑不過去,所以印度東北部沒事,南面全是大海,跑不了多少,就西北,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各國,伊朗。這是大部分難民唯一的出口,首先衝擊巴基斯坦,造成巴國動盪,進而西北部其他國家,最終造成中東局勢的更加動盪,中東動盪,更多難民跑到歐洲,又把歐洲折騰不輕。至於俄羅斯,俄羅斯一貫下手狠,估計沒多少敢跑到俄羅斯。

內戰不是無休止的,當力量達到均衡,就形成了類似歐洲多國林立局面,至於是建構成朋友般關係,還是現實主義般關係,有空再議。


北玄武

印度看上去是一個有著上百個的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宗教信仰有十分複雜,有數不清分裂的理由。

但是由於幾千年的種姓制度和幾百年的英國殖民統治,印度人反抗精神缺失,一些小的分裂活動也很快就被壓制下去了。如果沒有強大的外力作用,印度短期內應該不會發生分裂。如果一定要探討印度分裂,可能對世界產生的影響,只能合理的想象一下。

巴基斯坦將成為南亞老大,南亞各國之間的衝突也會更加激烈

印巴分治之後,巴基斯坦一直與印度在南亞稱霸,但是因為國土面積和人口的巨大差距,始終棋差一籌,被印度壓制。

如果印度分裂,分裂出來的國家之間的矛盾將會比印巴矛盾更大,利益糾葛也會更深。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雖然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的差距比較大,但是在政治地位和綜合國力上的差距,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如果印度發生分裂,巴基斯坦完全有機會成為南亞的老大。



但是這個老大的地位會與現在印度南亞霸主的地位有很大的差距,巴基斯坦不可能有印度現在在南亞的控制力,也不可能隨心所欲的欺壓南亞的小國

南亞地區民族宗教衝突會更加激烈,可能會成為恐怖主義的天堂

印度民族眾多,100多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印度斯坦族,不到總人口的50%,這種民族結構很不穩定。印度人還篤信宗教,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佔83%左右,信仰伊斯蘭教的也有1億多人。

在印度邊疆的克什米爾人、阿薩姆人和泰米爾人從來都不承認自己屬於印度。

現在印度維持統一狀態,尚且還經常因為民族和宗教問題爆發激烈的衝突。如果印度發生分裂,這些衝突將更加激烈,整個南亞地區將成為另一箇中東,甚至比中東地區的矛盾還要複雜百倍。南亞地區將成為一個巨大的火藥桶,即使外部干預也難以壓制民族戰爭和宗教戰爭。



南亞將與非洲一樣,成為世界的遺忘之地

南亞地區本來就資源匱乏,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因為現在印度較為穩定的政治環境、廉價的勞動力和龐大的市場才是全球資本對印度另眼相看。

如果印度分裂,必然會陷入長時間的內戰和內亂之中,政治環境的不穩定,必然會嚇跑不少外來資本。

而且印度本來就是一個民族眾多、宗教眾多、語言眾多的國家,在印度政府的強制壓制下才維持著一個名義上的統一市場。如果印度分裂,印度本來就存在的民族差異、宗教差異、語言差異,將被固化下來,所謂的統一市場肯定會立即分崩離析。

一個人口過於稠密又不斷戰亂的南亞,很快就會被世界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