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貓山王榴蓮是什麼樣的體驗?


帶團友去馬拉西亞尋找榴蓮吃,其中一站就是尋找貓山王榴蓮。

貓山王這個榴槤品種的名字好怪,有座貓山嗎?是否有位貓之王者?是貓山王,還是貓王山?

團友議論紛紛:「甚麼山?」

「是不是過山的,和過山雞一樣?」一位來自臺灣的問。我們叫的走地雞,在臺灣是過山雞。

「你說甚麼?」又有一位聽到一半的問:「有種貓叫過山貓?」

最後由導遊指正:「貓山,是果子狸的馬來語譯音,叫MUSANG。果子狸最聰明,專選好的來吃,這個品味是果王,所以叫貓山王。」

原來如此,巴不得馬上吞榴槤。車子在山谷上的公路旁停下,我們要經過山徑,一步步往下走,園主相迎,熱情款待,指著樹,解釋道:「這是紅毛丹,這是山竹。」

紅毛丹一點也不紅,全綠,未熟之故也。山竹也不紫,本來榴槤為果王,山竹為後,前者性熱,有後者中和。當今不熟,吃太多榴槤怎麼辦?會不會流鼻血?大家有點憂慮,我笑著說別擔心。

經過一小山坡,籠裡養著大大小小的山羊,我問園主可不可以烤來吃?他聲稱沒問題,這回沒準備,下次來,烤幾隻奶羊讓我嚐嚐。

在樹下的長木桌坐,園主問:「要先試那一種?我今天準備了四樣:貓山王、D24、竹腳和老樹。」

「當然是貓山王!」我喊了出來。

貓山王上桌,一看,個子並不大,比泰國榴槤小得多,但大過沙田柚。一剝開,發現殼薄得不得了,榴槤果肉則厚,核細,一個小貓山王的份量多過一個泰國的金枕頭。

香味撲鼻,即刻挖一粒塞進口。味道獨特,甜度適中,細嚼之下,像一匹漿液化的絲綢,滑入胃中。

眾團友也吃得大樂,園主和他的助手都忙著開榴槤,勸阻我說:「還是先試試其他品種吧!」

再送上的是D24,它在吉隆坡市面上已當成寶,我們在山裡,嫌沒有貓山王那麼好。再來的竹腳,也較D24美味,比較起來,就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

最後拿來的是老樹,原來剛才吃的是經過接枝培養,樹不高。馬來西亞榴槤獨特之處,在於不能採,要等到它全熟後掉下,而一掉下,最多可以保存一至二天,再過就要裂開,香味全跑光了。改過種的樹很矮,跌下來時榴槤殼才不會破。

老樹有七八十呎高,多數長在很難到達的深谷中,要聘請專家在樹與樹之間張了網,待榴槤跌下才去收集。

先吃了一個沒有品種命名的老樹榴槤,香味原始,肉飽滿,像回到母親的懷抱。因為生產得少,不是很多人能嚐得到。

園主又奉上一個貓山王老樹榴槤,啊,是極品了。用文字形容不出其美味,不如免了吧,只說是我一生吃過的榴槤之中最好的算了。 團友們也吃得淋漓盡致,每一個人至少吃到整整的三顆大榴槤,心中還是存著疑問:「過火怎麼辦?」

我叫大家拿了一個空的榴槤殼,到水龍頭處。水喉流出的是山水,用來洗手,奇怪地是經山水一淋,手乾乾淨淨,一點味道也沒有,我用乾淨的榴槤殼盛山水,拿給團友喝,這麼一來,熱氣全消,不必吃果後山竹也行。

臨走,有些團友在地上檢了個小榴槤,那是長得太多而未成熟就掉下的,只有蘋果般大,拿回去當裝飾,可愛得很。


蔡瀾的花花世界

推薦你嚐嚐貓山王榴蓮月餅,棒棒噠特別好吃全是榴蓮的香味


兩隻小農

第一次吃榴蓮的感覺,就是,咽不下去,吃進嘴裡剛想嚥下去的那一瞬間就吐出來了,感覺這個東西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這樣的東西,還能吃?後來第二次吃的時候就沒那麼反感了,嚥下去了,再後來就不討厭然後覺得還可以,但是到現在也沒那麼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