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擊滅三國並生擒其主使唐朝疆域達到頂峰

在一系列隋唐演義小說及以此為藍本的影視作品中,大唐軍神蘇定方都被醜化為一個陰損毒辣的小人,被他算計而死的英雄大有人在,其中便包括北平王羅藝及其子羅成(號稱“天下第七條好漢”)。作惡多端的蘇定方最終被羅成之子羅通所殺,很符合演義中慣有的“惡有惡報”敘事邏輯,雖然看上去很合理,但實情跟史實謬以萬里!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蘇定方是怎樣一個人?都有哪些傳奇經歷?

他擊滅三國並生擒其主使唐朝疆域達到頂峰

 大唐軍神蘇定方在演義中被嚴重醜化

蘇定方本名蘇烈,字定方,後來卻因字揚名於世。蘇定方生於隋朝中期,少年時便以驍勇善戰、氣魄驚人聞名,曾隨父蘇邕征討叛賊,很受家鄉父老的愛戴。隋末天下大亂,蘇定方起初追隨竇建德、劉黑闥的農民軍,在大將高雅賢的帳下效力,並被他收為養子。在此期間,蘇定方多次與唐軍作戰,展示出過人的軍事天賦。劉黑闥、高雅賢敗死後,蘇定方因不肯侍奉唐朝,一度退隱鄉里。

後仕竇建德,建德將高雅賢甚愛之,養以為子。雅賢俄又為劉黑闥攻陷城邑,定方每有戰功。及黑闥、雅賢死,定方歸鄉里。見《舊唐書·卷八十三·蘇定方傳》。

在退隱鄉里數年後,因為朝廷的屢次徵召,蘇定方最終還是復出,開始為唐朝效力。蘇定方雖然加入唐朝陣營比較晚,但建功立業的速度卻很快,尤其是長期追隨“軍神”李靖作戰,接受其耳提面命的兵法教導,軍事素養更是突飛猛進。貞觀四年(630年),蘇定方隨李靖出征東突厥頡利可汗期間,曾親率二百名騎兵奇襲可汗大營,斬殺幾十上百人,令可汗狼狽逃竄。

他擊滅三國並生擒其主使唐朝疆域達到頂峰

蘇定方跟隨李靖作戰,屢立戰功

蘇定方首戰告捷,唐軍士氣大振,在隨後的陰山戰役中全殲敵軍,頡利可汗也被唐軍生擒,東突厥至此滅亡。事後唐太宗論功行賞,蘇定方被授予左武候中郎將的職務(“靖使定方率二百騎為前鋒,乘霧而行,去賊一里許,忽然霧歇,望見其牙帳,馳掩殺數十百人。頡利及隋公主狼狽散走,餘眾俯伏,靖軍既至,遂悉降之。軍還,授左武候中郎將。”引文同上)。

擊滅東突厥後二十餘年間,唐朝再無外患之憂,蘇定方因此被迫賦閒多年,直到永徽六年(655年)奉命援助新羅,才重新開啟一段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在當年援助新羅的戰事中,蘇定方在貴端水大破高麗的軍隊,殺俘一千多人,並焚燬其外城、村落後回師。

他擊滅三國並生擒其主使唐朝疆域達到頂峰

唐高宗在位時期,蘇定方立下不世之功

貴端水大捷不過是蘇定方復出的“小試牛刀”,在此後十二年的戎馬生涯中,蘇定方又先後擊滅西突厥並生擒其可汗賀魯(658年)、大敗吐蕃副大相達延莽布支(659年)、征伐鐵勒思結部並生擒其首領都曼(659年)、攻克百濟國並生擒其國王扶余義慈(660年)、征討高句麗並幾乎攻陷其國都平壤(662年),百戰百勝、所向披靡,在短短的數年時間裡擊滅三個大國,並且全部擒獲他們的首領,如此耀眼戰績罕有他人可以比擬。

正是在蘇定方等人的辛苦經營下,唐朝的疆域達到極盛期,此時帝國的版圖東起朝鮮半島,南抵越南順化省一帶,西達中亞鹹海及伊朗高原,北包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達到唐朝之前從未有過的高度。蘇定方為唐朝的開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也因此獲得高官顯爵,最終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

他擊滅三國並生擒其主使唐朝疆域達到頂峰

在蘇定方等人的努力下唐朝疆域達到極盛

蘇定方生命中最後的時光是在防備吐蕃的前線度過的。龍朔三年(663年),唐高宗任命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度前線各支軍隊,以保護盟友吐谷渾免遭吐蕃的攻擊。就這樣,年逾古稀的蘇定方駐守在西北邊陲,走完自己極不平凡的一生,於乾封二年(667年)病逝,享年七十六歲。

由於蘇定方生性耿直、戰績卓絕,自然引起朝中部分重臣的嫉妒、中傷,所以他死後一段時間裡,唐高宗竟然毫不知情。過了一段時間後,高宗才聽說蘇定方去世的消息,心中頗為悲傷痛惜,為此還斥責侍臣失職,使忠良不能及時得到褒贈。事後,高宗追贈蘇定方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諡號為“莊”。

(蘇定方)乾封二年卒,年七十六。高宗聞而傷惜,謂侍臣曰:"蘇定方於國有功,例合褒贈,卿等不言,遂使哀榮未及。興言及此,不覺嗟悼。"遽下詔贈幽州都督,諡曰莊。引文同上。

他擊滅三國並生擒其主使唐朝疆域達到頂峰

蘇定方去世後,被選進凌煙閣供奉

蘇定方去世後,在唐朝屢受褒贈,在中宗朝追封的前代功臣二十五家、德宗朝評定的前代功臣三十四人、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大名單中都成功入選,其畫像也進入凌煙閣。在宋徽宗評定的前代七十二位名將中,蘇定方亦位列其中,由此可見其歷史地位之尊崇。這樣一位卓絕千古的名將,絕不可能是一位陰損毒辣的小人,演義中對他的描述實在是不值一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