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不斷下跌,為什麼農戶還要堅持養豬?

伊藤英明

今年以來,豬價連續大跌,目前已經是4月底,但行情仍未見好,豬價連續陰跌,短期內或再度跌破5元/斤,自繁自養頭均虧損已經達到200元,而很多購買仔豬育肥的養殖戶,虧損可能還遠遠不止這一點。

雖然今年的行情很不好,截至目前,養豬虧損期已經近兩個月,而後期很可能還會繼續虧損,即使後期行情出現一定反彈,但對於很多養殖效益較差的養殖場戶,可能依然逃不了虧損的局面。

既然豬價下跌,養豬虧損,為什麼農戶還要堅持養豬呢?

農產品都有周期性,多收了三五斗未必是好事,養豬也是這樣。今年豬多了,豬價自然就會下跌,當然,豬價不可能永遠下跌,總會有漲回來的一天。現在養豬虧損嚴重,但2016年豬價大漲養豬賺錢的時候,也是有很多人羨慕養豬的。

其次,養豬前期的投入很大,如果僅僅因為行情一時的下跌就不幹,那此前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還有,對於很多農村的養豬人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多可以選擇的餘地,不養豬,還能幹什麼呢。

最後,想說的是,其實每一次豬價大跌,對行業來說就是一次洗牌,雖然有很多人堅持,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人被動退出了。20年前,農村養豬戶至少有一億,現在只剩下四千多萬了。


畜牧大集網

農民堅持養豬,並不是因為農民喜歡養豬。現在這種行情賣一頭豬就要虧200元,養殖戶天天看生豬價格,還不是就是希望豬價漲一漲,自己少賠點?可是既然走上了養豬這條路,就相當於上了船很難下去。



養豬並不是個好活,尤其是農村散養戶豬的吃喝拉撒睡全部都是一個人或者兩個人負責。晚上要看著母豬生小豬,豬又喜歡在半夜生豬,有時候一晚一晚睡不了覺,第二天還得起床打掃豬圈、餵豬,而且這些工作是一年365天一天不斷。

餵豬出門即使洗澡身上還是有一股豬糞味,出門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握手,因為說不準什麼時候指甲縫裡就會存著黑黑的豬糞便。

可是,即使養殖戶養豬又苦又累,而且還得虧錢,多數農村養殖戶也不願輕言放棄!

  • 一、全部身家的投入

養豬是筆不少的投入,初步計算從開始修建豬舍到有肥豬出欄一頭母豬需要投資2萬元以上,50頭母豬就需要100萬,這對於農村家庭絕對是筆鉅款。養殖戶往往需要拿出所有積蓄再借上親朋好友才能修建起來。這種情況要是輕言放棄,別說自己的積蓄,就是借的錢如何還?打工?根本不現實。

  • 二、養豬十幾年已然習慣

現在很多養殖戶都是養了十幾年的豬,要是不養豬很多養豬戶不知道做啥,養豬已經成了他們的習慣,從這一點來看養殖戶也不會輕言放棄。

  • 三、看好後續行情

根據市場規律,豬週期總是有跌有漲,現在是處於豬週期下行路線,但是總會好轉,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後續會有好行情就更堅定了養殖戶一直堅持下去的信心。


這就是生豬價格下跌,仍有大量養殖戶選擇繼續飼養的重要原因。養殖戶你覺得我說的對嗎?



果然悠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西瓜菌

進入今年3月31號生豬價格跌到每公斤10.1元幾乎已經跌入了谷底,但是為什麼很多養殖戶都要堅持下來呢?

很自然一種週期性商品就會形成一定的價格週期,有低谷就會有高位。在低位的時候養殖戶為了降低成本就會減少母豬的存欄量,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內肯定會影響生豬供給平衡,當市場需求大於供給的時候生豬價格自然會上升,同樣養殖企業相應的就會增加母豬的存欄量會有更多的仔豬供應,同樣過了一定的時期當仔豬長成成豬出欄的時候,市場又會出現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

所以可以看到現在只是生豬養殖產業自然週期中的低谷期,生豬價格週期一般4-5年,在一輪價格下跌後必然迎來價格上的反彈。很多生豬養殖戶和企業都是有豐富的市場經驗的,他們知道在低谷的時候如何減少成本和虧損,而在價格上升的時候如何加大盈利,只要在價格下行期減少虧損,上升期增加盈利,那麼總體就會保持一定的盈利,這是週期性商品的一個特點。


首席投資官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養過兒年豬的朋友都知道有個豬週期,有大漲必有大跌。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建一個豬場的前期投入。

粗略估計一下所投入的前期固定財產,後期流動資金,大致就能明白其中之原因,那一個建20頭母豬的豬場來說(比較簡單一點的豬場)。

1、母豬房:

5間房子(每間長3米X寬9米),房內設施單提欄20個,產床4組(前後排)。大約所需資金5萬左右。

2、保育舍:3間房子(每間長3米X寬9米),房內設施保育床4組,(前後排),大約所需資金3萬左右。

3、育肥圈:20間房子(每間長3米X寬7米),約需資金5萬左右。

4、其它設施:料房、水池、住房、化糞池、儲糞廠等等,6萬元不一定夠。

看到了吧,基礎設施花去了不足20萬,真正運作起來,也就是流動資金,還需要20萬左右,包括購買母豬,原料也就飼料用款等等(飼養一頭母豬一年以後才會產生利潤,就是從懷孕到所產小豬育成)。

說到這裡你應該明白,為什麼豬價一直下跌,養戶還要堅持的原因了吧。

謝謝。




天涯奇士

您好,我個人覺得是因為養豬業也是我國傳統的養殖業之一,據資料顯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生豬養殖國家,2016年生豬出欄量約為6.85億頭,整個豬肉市場規模大約1.4萬億元。大部分的農民養豬不是為了養而養,而是不得不養,因為除了養豬並沒有其他的行業可以進入,在養殖行情好時,養豬真是個不錯的選擇,再加上農村最大的資源就是土地和糧食作物,家裡養個幾頭豬,不僅可以利用多餘的糧食,還可用白菜葉和蘿蔔葉等青綠飼料來養豬,這樣可以有效的節約養殖成本,所以養豬的成本並不高,一般情況下,不論豬價高低,總歸還有人會選擇養豬的。

還有部分養豬人是因為年紀大了,出去打工工作也不好找,只能在家靠種地吃飯,利用空餘的農閒時間,養幾頭豬也是為貼補家用,能賺錢最好,豬糞還可以發酵後做有機肥返田處理,也減少了化肥的購買成本。

還有部分人養豬是因為了解市場市場行情賺了一部分錢,對後來的養豬也比較看好,再加上養豬是在家,比較方便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小孩,行情好時總比外出打工好的多吧?養豬業成了他們的飯碗,雖然現在的豬價比較低迷,但是市場經濟規律就是如此,有跌就有漲。

養豬業門檻低,比較容易進行,一部分人養了大半輩子的豬了有了不少的養豬經驗,再加上豬肉在我國居民肉類消費佔比比較大,銷路比較有保障,而且隨著豬肉的價格低,也是一直都這麼低的,在行情好,總會賺回來的,不然就不會“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養豬老手們都知道養豬“賺一年、平一年、虧一年”,所以即便在豬價低迷的時候也要養豬,因為行情來臨時,這些虧損的總會回來的。


微養殖

豬肉價格不斷下跌,為什麼農戶還要堅持養豬?

春節過後,豬價快速下跌,從春節時的7.5元每斤左右,迅速跌到5元每斤左右,豬價不斷下跌.農戶為什麼還要堅持養豬呢?這個問題是這樣的,2018年五月中旬,生豬價格在5元多點每斤左右,按這個生豬價格養豬戶每出欄一頭生豬虧損200元左右。農戶要堅持養豬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養豬固定投資比較大

現在養豬行業已經是個資金密集型行業,投入資金比較大 。建豬場需要花錢,買仔豬,買母豬都需要花錢,飼料,玉米,疫苗,獸藥,器具,工人工資 ,水電等等都要花錢,固定投資比較大。這麼大的固定投資,即使這段出欄一頭生豬養豬戶要虧損200元左右,養豬戶也得咬牙堅持養豬。


2.養豬戶堅持下來,就有賺錢的機會

養豬在我國雖一個很大的產業,但最近這二十年來有明顯的“豬週期”豬價波動很大,養豬一般會賺一年,平一年,賠一年。豬價一般會上漲20個月左右,然後下降10個月左右,然後再上漲20個月左右。所以,雖然這段養豬虧錢,但養豬戶堅持下來,豬價就會上漲,養豬戶就有賺錢的機會。心若在,夢就在,堅持下來才有希望。



3.養豬戶沒有其他更好的機會選擇

養豬戶沒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機會,若這段放棄養豬,由於這一段實體經濟也不是太好,養豬戶們沒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再說,養豬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技術,換其他行業的工作這些經驗和技術也浪費啦。



豬衛士

豬肉價格不斷下跌,農戶還要堅持養豬,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豬肉價格在一年之內是有高底起伏的,一般初春肉價低,八月十五過後特別是春節前要高一些,若低價時不養,到高價時就無豬出售。

第二:豬肉價格在四年之中,按以往經驗,有一個高價年到低價年的循環。現在雖然豬肉低價,農戶仍盼著高價年份的到來。

第三:養豬戶在豬價低迷時,有的就調整思路,高價時自繁自養,一旦預感到豬肉價可能大跌,就會把一部分自家繁育的幼崽,早點賣掉,減少肉豬養殖,保留母豬,育崽賣與散養戶,規避風險。

第四:許多養殖戶為節省中間開銷,實行自養自殺自銷,甚至製作灌腸等加工肉食品。

第五:養豬的投入,有一大筆資金用在了前期豬場建設,若一見豬肉價走跌就不養了,前期的投入回報就少,不值得,繼續養下去還有希望,因為人們的菜籃子裡什麼時候都少不了豬肉。

第六:在農村,豬糞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即使豬肉價跌了,豬糞永遠是農村的寶,這是養豬的附加值。

不過,豬肉價走跌,養豬確實要多加留意市場行情,不可盲目大肆擴展規模。









75241189171

首先,我說說農民為什麼要養豬

第一,農村人養豬是一種習慣,生活中剩飯剩菜如果倒掉,實在可惜,養了豬就把這些東西變成了產值。

第二,農村養豬有十分便利的條件,田間地坎野草較多,大人小孩去田間隨便都會挖很多,這樣降低了養豬成本。

第三,農村場地大,不租賃別人場地,規模可大可小,不受任何限制,另外養豬是一項副業,空閒時間養幾頭豬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為什麼說養豬虧了的人還要繼續養下去呢

其一,養豬戶時間長了,積累了一定的豐富

經驗,覺得養豬嫌錢有保證,所以不願放手。

其二,有些養豬戶的確發過豬財,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剛剛擴大了規模,就是豬肉的價錢再跌,他也不願放棄,想等到下一個週期碰運氣。

第三,養豬人的心態和信息很重要,長期養豬的人,因為投入了過多的資金,增加了許多設施及生產工貝,他不願意讓這些東西變成廢鐵,所以堅持下來了。

其四,能堅持下來的這部分人,都是養豬的精英或大佬,他們十分自信,對養殖的週期和預算掌握的很準,別人大養的時候,他們保持現狀,別人不養了的時候,他們大上,掌控了自己的數量和去舍,所以這部分人,無論豬價是高是低,從來都不會在乎這些。

以上談了自己的看法,也許不成熟,請見諒!


天下三農

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家家戶戶基本上都養幾頭豬。只有那些年輕的小夫妻家庭的人,常年在外打工,即便是豬價10元一斤也不養。50多歲以上的人靠種地吃飯,順便養幾頭豬也不在乎掙錢不掙錢,主要是為了殺年豬。


從三月份開始抓子豬,養到一百多斤停喂飼料,改為自家玉米稻糠等。特別是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吃不了的地瓜和土豆,賣不直幾個錢,扔了還可惜,餵豬節省了很多飼料。一頭豬大約養10—11個多月時間,這些也是年豬肉好吃的其中一個原因。到了元旦前後,豬長到了350斤左右。在外的兒女們放假回家,和父母坐在一起品嚐著美味的年豬肉和血腸,熱氣騰騰的殺豬菜,享受著樂融融的家人團聚的氣氛。吃完後兒女們回城再帶走一部分。另外的一兩頭豬都被附近知根知底的親戚朋友買了殺年豬。賣豬的錢正好用來準備年貨。這就是農村人賠錢也養豬原因之一。

俗話說的好,莊稼一支花,全靠肥當家。隨說養幾頭豬不掙幾個錢,可是勤勞的農民隔三差五的拉點土和豬糞拌起來,堆積一起,到了春天把糞運到地裡,省下不少花肥。而且使用農家肥的土地,越種越肥,耐旱又高產。特別是用農家糞種的玉米,做的玉米粥又香又黏。這和人們常說的綠色食品相差不多。這就是農民堅持養豬的第二個原因。

還有一部分散戶養豬,年出欄在100—200頭之間的朋友,他們是沒有別的一技之長,打短工也接連不上。養豬成了他們的飯碗。隨說現在的豬價跌的很低,但是這不等於以後豬價低。他們堅信豬價會有上漲的一天。


山野50

我是農場主,長的帥,比較能。雖然回答的人多,但我仍然回答,就是這麼拽。
1.
豬週期。因為以前豬價忽高忽低,農戶已經習慣了。認為豬可以漲價的。


2.農戶現在都養著呢,投資了不少錢。豬圈飼料都是錢,不能就這樣算了。一時伴會也找不到什麼工作,好死不如賴活著。先養著再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