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山西榆次區城隍廟

戲曲對於中國人最為重要的作用在於教化。元明時代,歌舞也許仍舊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權貴階層的專屬物,但是戲曲卻越來越成為廣大民眾的逸樂項目。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宋)李嵩 骷髏幻戲圖 絹本設色 縱27釐米 橫26.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伴隨地方戲種不斷髮展成熟,戲院場地也隨之林立。據戲曲專家和建築研究學者考證,真正意義上的戲臺形成於宋代,清代定型。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宋)佚名 雜劇(賣眼藥)圖頁 絹本設色 縱28.4釐米 橫25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濟楚衣裳眉目秀,活脫梨園,子弟家聲舊。

諢砌隨機開笑口,筵前戲諫從來有。

畫者的眼光總是關乎生活,風俗畫中自然就少不了戲樓與戲臺,以及對戲劇表演場景的描繪。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清)佚名 康熙萬壽圖卷 第二卷(局部1) 絹本設色 縱45釐米 橫3911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繪畫作品中開始出現有確切形象的戲臺建築。明人繪《南中繁會圖》表現了農村田間搭臺演戲的場面,幹欄式建築上方三面無牆,臺上正有戲曲上演,一幅三折屏風分割了臺前幕後,屏風兩邊當為“出將”與“入相”,幕後下場門處兩位演員探出身體;而臺下觀眾眾多,正目不轉睛地觀戲,遠處的鄉鄰也陸續趕來,戲臺旁邊的小型臺為身份高貴的女性聽者的觀眾席,而戲臺後面的建築應當是山村中最為重要的神廟建築。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清)冷枚 避暑山莊圖 絹本設色 縱254.8釐米 橫172.5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清)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清院本 清明上河圖(局部) 絹本設色 縱35.6釐米橫 1152.8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繪畫中的戲樓,多出現在紀實性長卷繪畫中。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清)佚名 平定臺灣戰圖·清音閣演戲 紙本設色 縱55.6釐米 橫91.2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佚名 慶壽圖 絹本設色 縱126釐米 橫247釐米 中央美術學院藏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王翬 康熙南巡圖 第九卷(局部) 絹本設色 縱67.8釐米 橫2227.5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古代繪畫中的戲樓

張愷 昇平雅樂圖 絹本設色 縱129.7釐米 橫120.1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