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是煩惱的根源

慾望,是煩惱的根源

文/湘楚雁麗

煩惱,每一個人都會有。倘若在人生這條路上慾望太多,那麼煩惱就會接踵而來。慾望,是一把火,如果不遏制,就會被燒死。禪語有云:“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有時候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而是另一種獲得,也是一種對自然界變化的達觀態度。

人生的價值,不是你獲得了多少財富,而是留在生命路上的美好。不放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心不妄動,縱使這段路是艱澀的,也一定會抵達理想的頂峰。驀然回首,你會發現原來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沒有白費,都是值得的。

每一段歷程,都會讓你成長,每一根荊棘,都是你成熟的見證。我們願意為自己未來的美好,去攀登,去追求,也不願意讓自己在漫長的光陰裡蹉跎和悔恨。人生總會存留很多的遺憾,然而遺憾,並不能阻止你前進的信念和步伐。

慾望,是煩惱的根源

世界不可能事事完美,人生當有不足。沒有遺憾的人生,就不能銜接美好的未來。一帆風順,不可稱之為人生。有波折,有暗礁,有歡樂,有憂鬱,有酸甜苦辣鹹,蘊積了生活百味,才是真正的人生。我們無需刻意追求完美,對於不完美的客觀存在,不用怨天尤人。

追求完美並不是錯,但是刻意了,那就是錯。太過於完美,就是自負。自負,也許就是心裡深處隱藏的自卑感在作祟。古語有云“人無完人!”當一個人每一天都在尋找缺點,而看不到自己優點的時候,心就會很累,因為永遠不知足,所以不願意肯定自己。

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瑕的璞玉,也沒有完美的人,然而所謂的完美的事物,更加是不會存在的。保持一顆尋常心,知足長樂。想更好進步自己,昇華自己,首先要培養你的自信,剔除內心的自卑,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很優秀。

慾望,是煩惱的根源

一個人,如果失去自信,或者對他人太過於苛刻,就難以快樂。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是一種尊重,也可以更好取長補短;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比欣賞自己更為重要。我們不能自卑,沒有信心,否則會適得其反,固步不前。

我們很多人常常愛用完美的眼光,去評判和觀察一個人。只是這個世界並不存在真實的完美,因此我們應該用一顆寬容的尋常心,包容他人的缺點,少點責難,不必錙銖必較。人之所以不快樂,就是苛求太多,慾望瘋長。

慾望,是煩惱的根源

得到,是福,貪婪,是累。人活的自在,不為得不到的事情浪費時間。對於比自己出色的人,不要嫉妒,要用敬佩的眼光,要比肩努力。不去攀比,平和寧靜,知止常止。世界上,美好的東西很多,枚不勝舉。

若沒有知足常樂的心態,即便得到了全世界,也一樣不會幸福。

“家有廣廈千萬間,睡覺只需三尺寬;家有良田萬萬頃,一日只能吃三餐。”人活著,必須有夢想和希望,但是不能有慾望。慾望是煩惱的根源,是吞噬你靈魂的毒蛇。追求夢想的同時,還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幸福就是知足,知足才會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