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鈞劍可以說是出名非常早的一位歌唱家了。但到了“退休”的年紀,堂堂一位總政歌舞團的首席男高音歌唱家,如今卻名聲大不如從前,唱功更是頗受爭議。


鬱鈞劍可以說是出名非常早的一位歌唱家了。但到了“退休”的年紀,堂堂一位總政歌舞團的首席男高音歌唱家,如今卻名聲大不如從前,唱功更是頗受爭議。

小編特地對比了鬱鈞劍老師年輕時的歌唱視頻與最近的歌唱視頻,舞臺上的鬱鈞劍演唱時,精神狀態很飽滿,但歌唱狀態欠佳,特別是氣息的處理上,給人最直接的感受便是“上氣不接下氣”,十分費力。

觀眾觀看鬱鈞劍的表演,心也跟著他的氣息,時高時低,得不到“美”的享受。晚會頻頻跑調,高音上不去等問題,抱有極大希望的觀眾不滿,也實屬正常。

但是,我們要正確認識以及評價一個人。按歌劇中男高音來分,鬱鈞劍屬於抒情男高音,其次是,鬱鈞劍老師的唱法與其他歌唱家不同。

鬱鈞劍老師剛出道以通俗唱法出名,後到北京後學習民族聲樂。之後的鬱鈞劍拜師取百家之長,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套唱法——“鬱式唱法”。也就是鬱鈞劍在教學時,經常提到的“關閉唱法”。

鬱鈞劍老師一直致力於民歌的研究。他對民族唱法研究頗深,唱歌時更要“帶腔”,才能唱出民歌的味道,要像朗誦一樣去唱歌。這是鬱鈞劍從藝四十多年的藝術總結。

許多人拿鬱鈞劍與閻維文比較,其實真的無法比較。首先鬱鈞劍與閻維文的唱法就截然不同,閻維文老師的高音處理“千人一聲”,而鬱鈞劍高音處理運用的是“關閉唱法”。其次兩個人的藝術風格不同。閻維文老師歌唱技巧和感情處理都十分棒,而鬱鈞劍技巧方面是相對遜色一些,但鬱鈞劍老師的歌最大的特點便是“走心”,用本嗓歌唱多,假聲很少運用,這就與民族唱法區別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