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國乒,女隊有實力的球員比男隊多嗎,你怎麼看?

讀書評書2017


這是個極好的問題,男隊除了樊振東,東京奧運會之後可以說目前沒有發現哪幾位可以依靠的。女隊朱雨玲、陳夢、王曼昱、孫穎莎、陳幸同、陳可至少有這六位,還是能夠與平野、伊藤抗衡的。

為什麼會出現斷層?

首先出現斷層的根本問題,有兩點:前幾年是技術變革週期,反手擰拉這個技術引領了一批人,代表人物是張繼科、樊振東,但在大家紛紛擰拉的同時,卻發現並不是都能上一個臺階,93 94年左右出生的選手例如 方博、閆安、周雨,可以說都打出來了,進入了大家的視野,但也可以說沒有一個打出來,即這幾位選手無人可以與許昕、馬龍、樊振東一較長短。技術的變革,導致了樊振東的崛起,壓制了93 94這幾位選手。其次,斷層導致教練不敢啟用新隊員,從而更加會出現斷層。因為為了保成績,教練還是更傾向選擇穩妥的隊員,特別是教練更替的時候,誰也不敢冒險鍛鍊新人。於是新人更難得到鍛鍊,於是斷層會繼續加劇。目前看,95年之後出生的運動員,除了樊振東,能用的可能就只有林高遠一位,但林高遠的戰績大家也看到了,別說和樊振東、馬龍PK,就是外戰也是輸得有點多。

中國00後小將徐海東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很難解決,因為中國教練都是圍繞奧運會來制定訓練計劃的,目前看東京奧運會奪冠的目標壓倒一切,只有馬龍、樊振東、許昕三人最為保險,教練組最大的目標就是留住三人,保持狀態。奧運結束之後,繼續依靠樊振東打天下,同時可以派上年輕選手,犧牲部分公開賽、世界盃、世乒賽的成績,但到了那個時候,可能真的會出現中國、日本完全實力相當的情況了。



乒乓社交開球網

關於國乒男隊的後備力量問題,國乒金牌教練吳敬平也曾經承認“國乒男一隊除了馬龍許昕樊振東之外後繼無人,目前男隊的後備力量確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問題”。



以吳敬平教練在男隊的資歷和經驗提出以上看法,說明男隊的後備力量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從近半年來大賽的成績來看,現在的國乒男隊中的林高遠、王楚欽,薛飛,梁靖崑,劉丁碩等人雖然也偶然有突出表現,但成績很不穩定,雖然基本上都達到了“主力層”的要求,但都沒有能夠對“龍蟒胖”等絕對主力形成實質性的挑戰。



對國乒男隊的後備新人,吳敬平也曾表達過深厚期望——“其實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隊裡也都給過他們很多比賽,鍛鍊的機會,希望他們能夠快速成長,但始終都沒能達到對他們的期望值。”



那麼,是比賽經驗缺乏,還是天賦限制?吳敬平教練毫不避諱的談到了事實真相:“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在遇到技術發展瓶頸的時候,缺乏內在的天賦和技術改革力量的支撐。”同時,吳敬平也表示,年輕人培養不利,教練員也有責任!“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那麼絕對,一個優秀運動員的成長一定有他內在的必然因素和道理,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需要我們教練員最大限度地去挖掘運動員的潛力,加強對他們技術特點組合的研究,加強對每一個技術環節的研究和訓練,找到突破技術瓶頸的突破口,使他們在新的奧運週期裡有大的突破,這是目前擺在男隊教練組面前很重要的課題。”



不過,從長遠階段來說,國乒的每一次進步,都必然要經歷陣痛和反覆,但最終會讓國乒完成又一次自我革新,“任何不能將我毀滅的,總會讓我變得更加強大!”



但是必須正視的是,國乒男隊的年輕新銳們必須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了!面對日,韓,德等國年青力量的圍堵,絕不能等閒視之。光陰荏苒,時不我待,從教練組到眾多球迷,國人都在期待著更多的馬龍,樊振東橫空出世,國乒男隊的榮譽與輝煌猶在,別讓“國球”等得太久!!


楚澤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