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書是介紹瓔珞的?

vivi95

瓔珞,是古代的一種首飾。

在新石器時期,中國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類似於經絡的頸珠串。

關於原始人類的“裝飾物”,可以看看這本書。

但是,“瓔珞”本身,是一個舶來詞。

它是隨著佛經一塊被翻譯進來的。

《法華經·普門品》:“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
《觀無量壽經》曰:“諸瓔珞中盛蒲桃漿。”

《地藏菩薩本願經》曰:“何況見聞菩薩,以諸香華、衣服、飲食、寶貝、瓔珞,佈施供養,所獲功德福利,無量無邊。”

還有一本佛經,就叫《菩薩瓔珞經》。二十卷,後秦釋竺佛念譯。

佛經中的瓔珞,主要指一種由珠寶串聯成的頸間裝飾物。相比起一般的“項鍊”,瓔珞的串法要更加繁複,也更加美觀精緻。

下圖是項鍊

下圖是瓔珞

一眼就能看出,瓔珞比項鍊精緻很多,也繁複很多。講究配色與材質。

當然現在也有許多類似瓔珞的項鍊了,尤其是參加晚宴等盛大場合。

那麼,都有哪些涉及到瓔珞的書呢?

《妝匣遺珍: 明清至民國時期女性傳統銀飾》

銀飾是明清至民國時期中國婦女最常用的飾物之一,種類繁多,數量巨大。民國以後,隨著生活方式的激變及女性妝飾的日漸西化,城市婦女不再佩戴傳統銀飾,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佩戴銀飾的舊俗仍然遺存於中國的鄉村生活之中。

本書是研究漢族傳統銀飾的專著。從髮飾、耳飾、項飾、手鐲、戒指、佩飾幾個方面,介紹明清至民國時期女性傳統銀飾的特點。

沒有專門講瓔珞,但配飾中的一些頸飾,會比較接近於瓔珞。

《飾·琳琅》


寫宋朝言情最好的,個人認為是米蘭lady。

她的代表作是《柔福帝姬》《孤城閉》。

這一本是米蘭lady寫古代首飾之作。

文字非常唯美。

她是90年代末新世紀初的網文作者。那時的互聯網作家,文筆還相當老派,精雕細琢。推薦看看。

摘一段文字:

“被外放是宋代士大夫的必修課程,我願意陪他聽別館寒砧、孤城畫角,行盡漫漫天涯路。 “這支銀簪是目前我所收藏的年代最久遠的首飾,生於千年之前,我最喜歡的朝代——宋代。 “兩宋審美以清逸素雅為主流,藝術品的造型與顏色相較盛唐更顯內斂含蓄。……在首飾方面也是這樣,唐代首飾工藝繁複,盛大絢麗,出土文物中常有鑲金綴玉的鳳釵寶鈿,而宋墓中出土的複雜造型首飾就不多,最常見的頭飾是一種形制相對簡單的簪釵,簪或釵的上部約三分之一處浮雕折枝花,頂端扣著一個“帽釘”,帽釘也做成花朵狀,其餘再無珠玉裝飾。”

《唐代服飾時尚》

在唐人的生活中,時尚也是服飾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唐代的服飾不僅上汲漢、魏、六朝之餘波,下啟兩宋文明之新運,而且中外融合、胡漢雜糅,其取精用弘,於繼襲舊傳統之外,並不時採擷外來文化之精華,促使服飾時尚潮流迭起,連服飾制度和服令變化都受其影響,剝離開時尚就無法釐清唐代的服飾面貌和特點。

唐代女性十分流行佩戴瓔珞。

因此在這本主要介紹唐代流行時裝的書中,也提到了唐人的種種配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