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藏区悟语

从西藏归来已近两月。再次翻出照片,心灵依然彷佛受了一次洗礼。

印度人说,走得慢些,再慢些,请等一等灵魂。这次,终于有机会拾掇心情。

抛开那些工作上的纷纷扰扰,以及同样扰人的思绪,心情立刻变得轻松,甚至有些心猿意马,思绪就像藏区茫茫的碧草,疯长,好像到了天际。

我的藏区悟语

清晨,傍晚,布达拉宫前,密密麻麻磕长头的藏民起身又伏地。藏地僧侣和普通藏民围绕着转经路三拜九叩、五体投地,用最虔诚的方式表达虔诚的心。,也许我和他们的信仰不同,但当他们用额头撞击地面的时候,我的心灵也随着这样的画面完成了一次洗礼。

有人说他们愚昧,可我不这么认为。至少他们有信仰。信仰是他们生命的一切意义和理由,信仰给了他们面对一切的力量,使他们能默默地接受现实给予他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让他们认为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生活在世俗中的我们,却是每天为了生活负累,奔波在尘世喧嚣的道路上,舔拭着心上的伤口,负重前行。

大昭寺的墙外,转经路的途中,我穿梭在绕寺转经的人流中,一圈又一圈,期待与那位吟诗放歌的仓央嘉措活佛擦肩而过,在美丽的幻想里走他走过的路,唱他唱过的歌,忘记他的佛法,膜拜他的爱情。

走在拥挤的拉萨街头,转经筒在风里为圣地的人们祈福,我只听见草原卓玛黄鹂般的吟唱萦绕如丝,伴着我的百结愁肠。

点一支香,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双手合十。我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默默祈祷,祈祷远离尘世纷扰,只留淡泊与宁静。

近日的心情像极了天气。工作这么多年了,到目前什么都是不温不火,日子过得寡寡淡淡。进与退,走与留,攻与守……一时间,让人迷惘。突然间彷佛成了一个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的藏区悟语

2016年的这个夏天,就这样过去了。如同人生中的美好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溜走,等有时间回味,已是经年。

人都爱悲秋,我独喜伤夏。不知为何,这个夹在春秋之间的季节,总觉得它在强大的躯壳下,掩藏有一种让人备生怜悯的温存。就好比在盛午的骄阳过后,夏夜居然会吹来一丝凉爽的晚风,让人顿感轻柔。

这个来去匆匆的夏天,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居然是在藏区碰到的一件真丝披肩。还记得是在纳木措湖的晨雾还未散尽时,路过一家饰品店,见到的第一眼就喜欢了。翠生生的蓝,像孩子的眼。胸前,好大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枝头站着叫不出名字的鸟,好似后羿射日故事里太阳的图腾。树下盈盈站着两名异域女子,裸肩,长袍,让人想起希腊神话里的女神。转过街角,内心刹那间就凝固了。如果让我给这幅画命名,我宁愿它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斯国已去,斯人还在。这神庙里的阿芙洛蒂忒女神,手持木柄彷佛在等待着什么。友情?爱情?抑或是事业?  

心底突然有个声音大声喊着:“我要发芽!”

 不需再把身体和精神裹入厚厚的躯壳,不需再用目光代替脚步丈量距离,人类需要全身心的解放。走出春季,走出压抑,去倾听风的声音,感受夏花的烂漫。

我的藏区悟语

 只是,这北方的夏天太过短暂,就像人生的春天。花苞还未完全绽放,萧落的秋日已经到来。

 世外桃源,不在陶渊明的诗文里,而在淡泊的生命。

 原来,世人寻不得桃源处,是因心生了杂念。


文:周艳(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