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賞析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文學妙語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贊

蝶戀花

宋·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此詞摹擬一位貴族少婦,抒其在暮春時節的閨怨之情。詞人體驗真切,想象入微,心理描寫精深細緻,使這首詞成為千古名作,其一起一結更受人稱賞。


上闋首句一連迭用三個“深”字,前兩個言其深,後一個作自問語氣。接著便寫“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從詞義連貫看是回答“深幾許”,自庭院到戶外,楊樹柳樹層層排排,綠如翠煙重重,象懸掛了無數道簾幕,就是說,少婦居住的庭院在柳煙深處,這兩句的深層意思,應是少婦感到自己距離喧鬧的人世太遠,“庭院深深”也是她寂寞深深,孤獨之感委婉透出。她的丈夫不在家,他到那裡去了呢?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那男人顯然是一個紈絝之徒,花花公子,這位少婦猜想他此時正騎著裝飾漂亮的駿馬在遠方攜妓春遊玩耍,把深居家中的她早拋到腦後去了;她所居之樓雖高,每天引頸而望,盼他歸來,卻望不見他終日沉迷在什麼地方。


下片以對自然春景的描寫,深化少婦獨居苦悶的心情:雨橫風狂,陽春三月的大好時光一去不復返了;掩門又是黃昏,盼望丈夫歸來的日子一天又一天過去;憔悴人易老,“無計留春住”,亦是“無計”留住自己的青春年華。門外的春花正在凋謝,人與花同病相憐,人淚眼問花,花卻默默不語,唯見離枝的花瓣,紛紛被風吹到鞦韆那邊去。落紅遍地,風中飄散,豈不是在預示這位少婦今後的境遇和命運嗎?作者最後完全用環境描寫來暗示和烘托人物的心情思緒,深婉不迫,含而不露,真切地表現被丈夫冷落的少婦難以明言的內心隱痛。


歐陽修是一位主張“道勝文至”的文章大家,他作此小詞僅僅是表現對一位少婦的憐憫和同情嗎? 過去有人說是借女子被冷落的情事寄寓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聯繫他某些時候的官場遭際,或可作如是觀。但我們依據本文鑑賞,從詞中如此切真切地表現了一位失寵少婦的心態,視它為摹寫純情之作,更能領略其審美趣味的本色。那些作品之外的種種猜測、附會之詞,有可能破壞本文已形成的審美氛圍。


首句連迭三字,後人多有模仿之作,據明人楊升閹所舉,“一句中連三字者,如‘夜夜夜深聞子規’,又‘日日日斜空醉歸’,又‘更更更漏月明中’,又‘樹樹樹梢啼曉鶯’。 皆善用迭字也。”仔細品味,皆不及“庭院深深深幾許”來得自然,因情而成。結句“淚眼問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以此示詞中的“有我之境”,那就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些都表明此詞在歷代讀者中留下的印象有多麼深。


你喜歡哪些古詩詞?留言說一說。

關注【文學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

文學妙語

歐陽修的詞比較私人化,寫的都是春愁離恨一類的題材。這種題詞更好的能夠描繪男女或者朋友之間的感情,往往更加人性化。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庭院深深,院落不知有多少層第?楊柳樹上堆積著煙霧,遠遠望去好像無數重的簾幕一般。幾許,多少的意思,古詩十九首裡面就有“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楊柳堆煙,是指在陽光的照射下,升起許多煙霧,韋莊的金陵圖裡面也是用這種意思:最無情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簾幕句,指的不是簾幕之外看到霧氣騰騰的楊柳,而是遠遠望去,楊柳如同簾幕一般。從這句可以看出,身居此處的是一位少婦,他的物質生活雖然豐富,但是精神確如此的苦悶。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公子王孫裝飾精美的馬車停在尋歡作樂的地方,她在高樓上眺望,卻看不見那通向章臺的大路。玉勒雕鞍,是指精美的馬車。“樓高不見章臺路”這一句是化用曹植的“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歡有餘哀”。沒有人陪伴也還罷了,她的丈夫正在歡樂之所陪伴著他人,而他的青春只能消磨在庭院之中。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暮春三月,雨水伴隨著狂風大作,黃昏時節緊緊地將門掩住,也無法留住春意。橫,讀去聲,形容風雨猛烈。門掩黃昏,指的是大門緊閉,直至夕陽殘照。詩人薛能有名句:無計延春日,何能留少年。宋代詞人非常喜歡引用這句詩,表達對於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春光易逝,而年華而隨之流去,讓人感到悲哀。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淚眼婆娑的去問落花可知我心意,落花沉默不語,一點一點飛到鞦韆外。這兩句是千古名句,體現了女子的無奈。他只能對著話說話,但是不過是自言自語罷了。

歐陽修的許多詞作都屬於這一類的作品,飽含對於青春年華的無奈,韶光易逝的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