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阿奇黴素的不良反應

阿奇黴素為長效抗生素,每日只需1次給藥,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臨床廣泛應用於淋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腸道桿菌、沙眼衣原體、肺炎支原體等所致感染。但是我們也應當對阿奇黴素的不良反應有所警惕。其不良反應有三個特點。一是兒童、老年人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高;二是首次靜脈給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提三是劑量過大或長時間給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需要加強臨床監測。

警惕阿奇黴素的不良反應

1.過敏反應:除了偶爾引起皮疹之外,還可發生過敏性休克。臨床表現為胸悶、心悸、氣短、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等,通常起病急驟,病情危重,病死率較高,可達4.8%。由於過敏性休克大多發生在首次靜脈給藥時,因而當首次給予阿奇黴素靜脈滴注時,務必要警惕過敏性休克,一旦出現異常,必須立即停藥,按照休克常規急救原則處理,以降低死亡率。

2.胃腸道反應: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臨床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與紅黴素相比,阿奇黴素的胃腸道反應發生率較低,症狀較輕,可在停藥後自行緩解與消失。由於阿奇黴素引起的胃腸道反應多與口服劑量過大有關,因而建議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切莫隨意增加劑量或增加次數。

4.心血管系統反應:較少見,通常是在連續靜脈滴注時出現一過性血壓下降,停藥後可自行恢復正常。另外,給藥劑量大時還可能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例如早搏、竇性心動過速等。因此,在連續靜脈滴注的過程中要注意監測血壓,一旦血壓明顯下降要及時停藥。同時注意給藥劑量,避免劑量過大引起心律失常。

5.血液系統反應:少見,通常是在連續多次用藥的情況下出現白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程度較輕。基本對策是不要長時間連續用藥。由於阿奇黴素有明顯的後放作用,故應採用給藥3~5天,停藥3天的序貫療法,以免引起血液系統反應。

6.泌尿系統反應:很少見,大多發生在靜脈滴注過程中,出現腰部疼痛或血尿,查體可有腎區輕度壓痛。預防對策,一是在靜脈滴注時應嚴格掌握藥物劑量,二是要在連續給藥過程中要重視尿常規檢查,發現尿中有紅細胞要及時停藥。

7.耳鳴及視力損害的潛在風險:隨著序貫療法的逐漸普及,阿奇黴素所致耳鳴及視力損害的潛在風險已大大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