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文學:《山居秋暝》

聊文學:《山居秋暝》

說起唐代山水田園詩,王維絕對不能被跳過,我們常說他的作品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山水詩當中總有一種很幽謐的禪意,說起來是山水詩,但是又似乎缺少一般山水詩的鄉土氣,更多的則是一種清悠深邃的文人氣質。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大多數文人都以實現政治理想為終身追求,即便是一些隱士,也同樣是在不得志的時候才選擇山林,很少有一心向田的。王維也一樣,也是在政治生涯比較灰暗的時候漸漸消沉,在今天西安的藍田縣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這個人說起來也可憐,安史之亂的時候,他被叛軍抓獲,被迫無奈做了偽職,我們現在看都覺得很可惜,覺得多少失了文人氣節。但是亂世之中,很多事情往往不那麼分明。後來安史之亂結束,王維便被下獄問罪,按理當斬,幸得他被俘時寫《凝碧池》抒發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弟弟王縉平反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王維才被輕判,降職為太子中允。

政治上的不得意,往往可以催發文人創作上的熱情,王維隱居終南山時,留下許多名篇,當中很多都可稱得上是山水詩的典範。比如下面這首《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很美,美在哪呢?就是詩中那種幽清、靜謐、高潔的氣氛。“空山新雨後”,空曠的群山剛剛經過一場新雨,你看我們一般寫山都是用“巍峨”、“壯麗”這樣的字眼,或者恨不能把山中所有的景都描繪一遍,這樣可能造成的結果是“太滿”。王維恰恰不這樣寫,因為他是個隱士,他要寫的是“不滿”,是“餘”,是“空”,是讓筆下的景緻“藏”而非“顯”。所以我們看中國文學其實和中國山水畫一樣,講究佈局,講究結構,講究意境。說白了,中國文學和山水畫裡面往往追求“虛”,不是西方的寫實。我們的文學和國畫對情懷的表達,對意境的營造往往是含蓄的,像這首詩的第一句,第一個字就直接帶出一種隱居的感覺。

再看後面,“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拍案叫絕的句子!用字簡單直白到這樣一種地步,然而閉上眼,人人都能想象到這樣的畫面,多美啊。這兩句沒有什麼豔麗的修飾,就是把四樣事物排列出來,明月照,從松林間隙照下;清泉流,從山石上流過。簡潔、乾淨、空靈。但是這樣簡單的文字傳達的是最難得的情懷,是一種隱世的悠然,是對美的發現。

聊文學:《山居秋暝》

這裡多說幾句,我常常覺得我們國家現在的教育缺少對“美”的意識的培養,教育功利化導致忽視掉了美學教育。我接觸的很多學生寫作文非常枯燥,一篇寫景的文章被寫得毫無生氣。還有些學生字跡潦草,作業格式凌亂,說到底他們對“美”沒有概念。我們國家很有意思,好像從小就在消磨和扼殺孩子的審美觀,在禁錮孩子對美的追求。比如我們常看到一個小女孩想打扮漂亮點,家長會怎麼說,小孩子家穿成那樣幹什麼?小孩子當然不用化濃妝,但是小孩子也在追求美,這是人類很正常的追求,但是很奇怪的是中國人好像特別不認同這種追求,就連我們的校服大部分也是寬鬆肥大,臃腫邋遢,中國人這種思想跟西方真的差別很大。那麼對“美”的不重視,反映到今天很多孩子的學習上,就會有我剛剛提到的問題。甚至嚴重的,缺少審美意識,連帶著缺少“美”的價值觀,缺少對生命的尊重,校園暴力就會增多,殘害動物的事情也會增多,我們一直從道德角度去解讀這些問題,其實德育與美育是密不可分的。你看這個“美”看似是個小問題,但也可能引出大問題。

接著談回來,我們看詩的後兩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中傳來喧響聲,是洗衣的姑娘們歸來,蓮葉搖動是上游有漁舟下來。這裡用一個“喧”字,我倒不認為真的是聲音很吵鬧,作者之所以感到“喧”是因為山中靜謐,寫“竹喧”實則還是為了凸顯靜。“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春日的芳菲便隨它消歇吧,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久留。這裡的“王孫”原指貴族子弟,這裡用作代表隱士。整首詩到此結束,有松,有泉,有竹,有蓮,不但是景,還是詩人的情操。王維營造了一個文人雅士都會羨慕的境地,這是他心裡的一個理想之處,怡然避世之地。與其說他寫的是眼前景,不如說這就是他腦海中的景,帶幾分對官場的嫌棄,帶幾分文人墨客的小情趣,也帶幾分對自己政治前途的無奈自憐。他羨慕或者嚮往的不一定是這樣的生活,但他一定感謝這樣一種生活,也真心的接納這種生活。

居廟堂之上必定憂國憂民,人生失意時也能寄情于山水,這是中國文人群體們很默契的生活哲學。

聊文學:《山居秋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