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村鎮故事|孝義鎮的由來

你們村的故事?想知道嗎?為了勾勒渭南人文的神韻,展現其流光溢彩的村鎮故事,即日起,渭南熱點將陸續推出《渭南村鎮故事》系列,敬請期待!

孝義古鎮是一個水運要津,千年古渡。位於沙苑西陲,渭、華、同交界之處,素有“雞叫一聲聽三縣”之稱。遠在宋代,就是一個叫做“仇村”的村落。

渭南村鎮故事|孝義鎮的由來

明朝初年,孝義籍高官嚴邦佐的母親去世,葬於村東的甘河岸邊。他在母親墳旁造廬,守孝三年。他每天把錢放在竹籃裡,掛在狗脖子上,狗便去街上購回食物。這隻狗成就了他的孝行,便有了“孝子義犬”的典故,孝義村名由此而來。

渭南村鎮故事|孝義鎮的由來

渭河上千帆競秀,貨運繁忙。明清以來數百年間,先後出現嚴、趙、喬、柳、王、吳等富豪家族,經營諸業遍及省內及四川等地。銀子用車拉船載,號稱“十里銀城”。一次從外地運回孝義的銀兩,從倉渡碼頭卸船,車拉騾馱,連綿十四五里。而隔河相對的赤水鎮,水多草茂,蚊子多而且大,便有“孝義的銀子,赤水的蚊子”之說。

渭南村鎮故事|孝義鎮的由來

清末民初的孝義城青磚砌就,蓄水繞城,周長八里。四座城門額上題辭,曰:“東道迎輝”、“西山挹爽”、“南極星朗”、“北斗垣明”。城牆上三步一垛,百垛一閣。東西大街路面由灰白色石條鋪就。南北有嚴家、趙家、喬家、王家四條大巷。店鋪林立,百商雲集。民居府第、木雕石刻,至今仍保留多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