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大好生養?關於分娩的傳言,要不要相信?

屁股大好生养?关于分娩的传言,要不要相信?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傳言:屁股大,好生養;屁股大生男孩,真的是這樣麼?做女人好辛苦,除了要比顏、比腦子、比學歷、難道還要比屁股?......

謠言:

屁股大好生養,這句話潛在的邏輯是:因為屁股大,所以骨盆大,因為骨盆大,所以好生娃,少遭罪。這個邏輯推演,還真簡單粗暴!

真相:

事實上,好不好生要看骨盆內的寬度及斜度,骨盆的出口要比較寬,這些從外觀上都是看不出來的,屁股比較大或下半身比較寬的人,有些並不是骨盆大,反而是脂肪比較多。所以,並不是屁股大的人就一定好生、會順產。

所謂的好生養,其實說的是順產的難易度,順產難易與否是要看骨盆內的寬度及斜度,骨盆的出口要比較寬,這些從外觀上都看不出來。

所以,一般人所說的屁股大,通常只指肉眼看到的外在臀部大小。臀部所包覆的有骨盆的骨組織和軟組織;骨組織是我們常說的骨架,而軟組織就是脂肪。如果孕媽媽臀部脂肪肥厚,那對順產分娩非但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有負面影響。所以,並不是屁股或下半身大的人就一定好生、會順產。屁股大的女人也許只是脂肪比較多而造成的視覺誤區。

由於女性的骨盆及每一骨盆之平面的變化極大,要將骨盆做硬性的分類實不可能。為了實際上的需要,依照骨盆入口的形態,我們可將骨盆分為:

1.女式,即圓形或橫卵圓形。

2.男式,即心臟型或楔型。

3.類人猿式,即長前後卵形。

4.扁平式,即橫卵圓形,但前後徑很短。

這四類的骨盆對分娩的影響,以“女式”及“類人猿式”較有利於生產。“男式”及“扁平式”都不利於陰道式生產。上述4種骨盆基本類型是理論上分類,臨床所見多是混合型骨盆。

屁股大好生养?关于分娩的传言,要不要相信?

當然,骨盆的形態無法由肉眼透視,除非有明顯的畸形。因此孕媽媽懷孕後一定要做產前檢查,實際測量骨盆的大小,以便選擇最適合的分娩方式。不要僅僅憑藉肉眼對臀部的觀察來判斷生產難易程度!同時還要做好下面幾個方面:

1.孕期合理飲食,控制體重:不要以為肚子裡有個娃娃,自己吃的飯就應該是“兩人份”。吃的多不一定吃的對,營養需要均衡,食物種類需要多樣化。體重孕早期增長1-2kg,孕中期和晚期增長10-12kg的範圍是正常的。

2.身子再慵懶也要堅持運動:堅持運動鍛鍊,不僅能控制體重,還能增強體力,使關節、韌帶鬆弛柔軟,生孩子時會少受很多罪。適當即可,散步、游泳,避免跌倒、跳躍,每天半小時到1小時就行。

3.孕晚期胎位不正要調整:如果分娩時寶寶屁股朝下,醫生是會建議剖腹產的。孕早期有這種情況還能指望寶寶自己轉過來,第32周以後,寶寶成長迅速,羊水減少,胎位不好矯正了。

4.生寶寶時心態要好:備孕期一切都照顧得很得當,分娩時就不需要過分擔心。緊張、焦慮反而影響宮縮、宮口擴張,拖延時間更難受。

5.注意年齡問題:年齡越大,產道的關節就越硬,不容易擴張,子宮的收縮能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會變差,容易難產。而且大齡產婦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的概率也是很高的。儘可能在35歲前生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