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楊絳先生已逝世兩年,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準備走了。”

——楊絳譯 這是英國詩人蘭德的《我和誰都不爭》。因為楊絳,其為諸多中國讀者所熟知。

多年前,錢鍾書給了楊絳一個最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的文字常被人稱作韻致淡雅,獨具一格。更難得的是,當她用這潤澤之筆描寫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時,也擁有難能可貴的冷靜,比那些聲淚俱下的控訴更具張力,發人深省。

楊絳的女兒錢瑗一語道破:“媽媽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還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濃烈、刺激,喝完就完了。”不過,書出來後,卻只能在櫃檯底下賣。求學時老師給楊絳的批語是“仙童好靜”,在英才濟濟的東吳大學,她很快就奠定了自己才女的地位:中英文俱佳的楊絳是班上的“筆桿子”,東吳大學1928年英文級史、1929年中文級史,都由她“操刀”。

原來楊絳先生已逝世兩年,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01

96歲高齡寫作《走到人生邊上》

楊絳,出生於1911年晚清之末,經歷了民國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再到1949年之後。百年中國的朝代更迭、戰爭逃亡、天災人禍,無一倖免地經歷了。她有三個角色:一是才女,創作過劇本,小說,是《堂吉柯德》的譯者,也有學術文章,她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二是慈母,女兒錢瑗是一位受人喜愛的大學教授,出色的學科帶頭人。楊絳稱女兒是自己的“生平傑作”;三是賢妻,她是世界知名的學問家錢鍾書先生的夫人,錢先生稱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她的女兒和丈夫分別於1997、1998年相繼去世。那時的楊絳已經87歲高齡。原本她的心願是:“鍾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顧人,男不如女。我盡力保養自己,爭求‘夫在先,妻在後’,錯了次序就糟糕了。”然而事實上,楊絳先生又獨自走過了十八年。這十八年,她燃照著生命之光。

這是一本開放的書,她說:“等待著聰明的讀者,對這篇‘自問自答’的批判,等待他們為我指出錯誤。希望在我離開人世之前,還能有所補益。”那麼,她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發問?又落腳在哪裡的呢?一共涉及了十一個問題:

首先是神和鬼的問題,中國人受了幾十年唯物主義教育,實踐中登峰造極的是“人定勝天”的“大躍進”。然而,自從有了人類,就有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有信仰、信念、信心,這是迷信嗎?楊絳先生的結論是:“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是合乎理性的。”“我相信看不見的東西未必不存在。”

其次是人的問題。第一,人有靈魂;第二,人有個性;第三,人有本性。食色性也是本性,靈性良心也是本性。“凡是人,不論貧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靈性良心。貧賤的人,道德品質絕不輸富貴的人。愚笨的人也不輸聰明人。他們同樣識得是非,懂得好歹。……昧了良心,為名為利而為非作歹的,聰明人倒比愚人多。”

第三是靈與肉的關係,誰是主宰?在靈與肉的鬥爭中,靈魂在哪一面?

第四是命與天命。人能做主嗎?“既然人生有命,為人一世,都不由自主了。那麼,‘我’還有什麼責任呢?隨遇而安,得過且過就是了。”對此,她的回答是:做主的是人,不是命。

第五是萬物之靈;

第六是人類文明,強調人的可貴是人本身;

接下來的問題依次是:人生實苦,人需要鍛鍊,修身之道,受鍛鍊的是靈魂。

第十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問題是:人生的價值。有人說,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頂多只有名聲。那麼楊先生問了:沒有名氣的人呢?欺世盜名的大師,聲名倒大得很呢!假如是殘疾人,或疾病纏身的人,能有什麼貢獻?他們都沒價值了?她的回答是:他們承受病痛,鍛鍊靈魂,在苦痛中完善自己。不虛生此世。

這本書不是乾巴巴的思辨,而是穿插了她的很多經歷見聞。書裡有蜿蜒曲折又細密的心思,是自言自語,又是敞開思想之門。我自己閱讀這本書的感受,是代入式地,跟著她想。

楊絳先生走得很遠,遠到我們望塵莫及。她告訴我們邊的外面還有無限的存在。歸根結底,《走到人生邊上》討論的是有限和無限的問題。我在想,105歲的楊絳先生對人生邊上的思考一定與96歲時的思考有所不同。

楊絳先生堅持人性、美德,她將它們帶了長長的一生,恪守了一個多世紀。反躬自問,當我們接近人生邊緣,回顧一生時,能夠無愧於出發的原點嗎?能夠開懷地面向邊界之外的無限嗎?

原來楊絳先生已逝世兩年,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02

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的17句話

回顧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的17句話,字字珠璣,讓人重新認識當下的自己。

1、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2、如要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3、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這個有爭議)

4、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

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

5、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鍊,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慾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6、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7、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8、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9、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10、我是一位老人,淨說些老話。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11、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愛情到這裡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來。

12、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3、“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教育,讓他們潛移默化。這方面榜樣的作用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

14、我對現代教育知道的不多。從報上讀到過美術家韓美林作了一幅畫,送給兩三歲的小朋友,小孩子高高興興地回去了,又很快把畫拿來要韓美林簽名。韓問他簽名幹什麼,小孩說:“您簽了名,這畫才值錢!”可惜呀,這麼小的孩子已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價值觀的教育難道不應引起注意嗎?

15、我是一位老人,淨說些老話。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和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該是能做得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16你罵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決不還手。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禦侵犯的盾牌。我甘心當個“零”,人家不把我當個東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個透。這樣,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張揚個性。含忍和自由是辯證統一的。含忍是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學會含忍。

17、我已經走到了人生邊緣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汙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

原來楊絳先生已逝世兩年,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