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獸(民間故事)

美人獸(民間故事)

郊外羽林郎縱馬狂奔,犀甲侍衛拍馬隨後,數千騎如突起的驟風,捲起沖天的煙塵,十二白馬拉起華蓋車,馳行如飛,御夫神色專注,吆喝聲響,馬蹄得得,華蓋車穩穩當當。

“不愧為我的大將軍,御車術果然名不虛傳。”天子坐在車內,龍顏大悅。

“陛下過獎了,臣為天子駕車,哪裡敢有半點差錯。”大將軍謙聲道。鞭子一揚,一聲脆響。

天子圍獵,調遣三軍,將獵場圍成三面,獨留西邊,一則以示皇恩洪浩,懷慈悲之心。二則,困獸猶鬥,避免無謂的傷亡。

萬獸奔突,朝西方逃去,一時箭鏃飛竄,時不時的將落單的獵物釘在地上。

羽林郎和犀甲衛皆是皇帝的親隨,兩部的人平時就暗中較勁,此時圍獵,正是他們大展身手之機,個個如狼似虎,勇猛直前,生怕落在別人的後面。

圍獵乃是行軍打仗的演習,更是軍陣的操練,是有尚武之風的體現,往往圍獵中的佼佼者也有機會封侯拜將,其箇中翹楚一般還是戰場上的長勝將軍。

一匹快馬靠在華蓋車旁,馬上人垂首道:“陛下,獸群之中突現一金光閃閃的瑞獸,萬獸聽其指揮,竟列隊而行,時而改其方向,擾得三軍大亂。”

“瑞獸?此話何意?”天子的聲音從華蓋車內傳出。

“那物渾身籠罩金光,長嘶如鈴,在獸群裡發號施令,如有靈性一般,突東突西,突南突北,並不顧三軍圍攏,末將從未見過此等情況。”

“陛下,大吉啊。”侍在身邊的丞相說道,“天降靈性瑞獸,乃是國運昌盛,國泰民安的吉兆,實為百年難遇的好事,這是上天對陛下的恩寵,特降祥瑞,以昭陛下的盛名之光。”

“哦,果真如此?”天子來了興致。

“千真萬確,陛下隆恩應天,乃萬民的洪福。”丞相稽首。

哈哈哈……

“朕要活捉瑞獸,養在宮中,以示天下。”天子興奮莫名,急令三軍,務必活捉瑞獸。

“臣願為陛下立頭功。”駕馭華蓋車的大將軍道。

天子笑道:“大將軍若去,誰來替朕駕車?”

“陛下……”

“哈哈哈,不如我們同去如何?”天子掀開車簾說道。

“陛下龍體……”丞相話說一半,被天子打斷。

“朕意已決,不必多言。”

天子獨上匹馬,在大將軍的護衛下,領五百騎,馳入獵場。

萬獸齊奔,若以大地為鼓,萬蹄踩捶,聲似崩雷,撼天動地,天子一行不禁長嘆:“壯哉!”

大將軍飛馬在前,手挽五十石的雕花大弓,拔一支青鸞羽箭,搭弦滿弓,手一鬆,青鸞羽箭如一道流光,破風而去,獸群中一聲哀嚎,一隻野豬面額正中羽箭,撲在地上,這一倒,跑在後面的獸群被野豬一絆,一連串跌在地上打滾。

“哈哈,好個勁弓。”天子讚道。

大將軍豪情沖天,指著遠處,大聲道:“陛下,快看。”眾人隨其指處望去,獸群中,一頭奇獸,金芒四射,蹄子騰空,猶似浮行在地面之上,要不是大將軍一箭撂倒一批奔獸,還猶不當見。

“果然有頭異獸,卻像一頭金麒麟。”天子唏噓,催馬追去,部眾小心護著天子,鞭馬尾隨。

那金光奇獸似有羈縻,漸漸控制不住獸群,本還是整齊的獸群,竟自亂了陣腳,四散逃開。

幾百支箭呼嘯而至,一批奔獸躲猶不及,中箭而亡。獸群受此一擊,愈發亂了,稀散開了,金獸已在眼前。

只一層金霧迷離,籠在金獸身上,看不出此獸的完具形狀來,天子看不清奇獸是鹿是馬,不覺好奇起來,明明就在一箭之內,卻好似隔了一層水幕,模模糊糊,恍恍惚惚。

猶為顯目的是,那一對大角,古怪嶙峋,從金霧裡探出來,桀傲的聳立,好似一對珍奇的大珊瑚,惹人歎為觀止。

“陛下,我看那瑞獸倒像個梅花鹿,並無什麼稀奇。不如讓臣即刻與陛下俯首擒來。”大將軍說話在側。

“朕正有此意。”天子聖諭一出,大將軍一人一騎出了隊伍,也不顧劈頭亂撞的獸群,大弓弦顫,青鸞羽箭嗖嗖,排開一道路來。

眼見那瑞獸近在咫尺,大將軍定睛一看,端的大叫一聲,馬兒受驚,長嘶不止,眾人遠遠望見,大將軍勒馬猛剎,呆呆定在原地,似有驚恐之狀,呆呆的讓瑞獸又隱沒在獸群之中。

“大將軍錯失良機了。”天子隨從不禁呼道。

天子不語,待靠近大將軍,便問道:“愛卿是怎麼了?”

大將軍見天子已達,趕忙收起失魂落魄的模樣,道:“回稟陛下,適才正要拿那瑞獸,不料近了一看,那瑞獸竟然是個……”

“快快道來。”天子急不可耐。

“那瑞獸上身竟是個裸體的女子,憑空長在一匹大駝鹿的身上。”

“啊呀呀,奇了。”天子目瞪口呆,左右隨從莫不交口稱奇。

“陛下,看那瑞獸有怪風妖氣,不如趁早回了吧,待回宮再招道人前去拿她不遲。”侍在身邊衛士說道。

“胡說,哪裡來的怪風妖氣,朕乃人間萬民之君,承天地之德,小妖小怪能耐朕何?”天子令道:“快隨朕趕上瑞獸,將其擒住。”

眾人不敢懈怠,追了上去。

那不知非人非獸的瑞獸,混在獸群之中,跑出西邊皇家獵場的範圍,不一會隨群獸隱沒在深山之中。

天子五百騎停在山腳下,望著雲深不知歸處的巨大山脈,一時躊躇不前,眾人也分為兩派,有要回去的,也有要繼續追的,只是大將軍默不作聲,只等天子號令。

“愛卿何意?”天子問道。

大將軍見天子猶豫不決,目光遊離在深山雲海之中,便解其意,當即順水推舟,道:“依臣之見,追下去也是無妨,有臣等護駕,可確保陛下無虞。”

“哈哈,還是大將軍知朕意,”天子瞪一眼還要說話的御前羽林郎,“還不快追。”

一行人入了深山,再無曠野奔馬的暢快,只得小心翼翼,避開荊棘碎石,開路的一縱人更是苦不勘言,拔刀砍開橫梗的斜枝亂藤,直砍得手臂痠痛,這才行了不到兩里路。

天子正要有歸去之意,那瑞獸金光一閃,在不遠處的小山頭出現,眾人望去,瑞獸頭角昂起,似在嘲笑眾人。

“像極了一個標緻的美女。”眾人漸漸看清了那瑞獸,果如大將軍之言,瑞獸不是獸,上半身真是一赤裸身體的女子,身形曼妙,面容嬌美,無怪乎,頭上的大角猙獰,也不讓人產生懼怕之意。

那半人半獸的美人獸,四蹄一彎,便臥坐了下來。她口叼一株奇豔的赤焰花,頷首垂淚,嗚咽抽泣之聲,聽得眾人心如軟綿,頓生憐憫之心。

“陛下,請恕微臣之罪。”大將軍道。

“你何罪之有?”天子不解的問。

“微臣要向陛下討樣東西。”

“愛卿講來。”

“正是你的項上人頭。”此語一出,大將軍鋒利的寶劍已經架在天子的脖頸之上。

“愛卿這是何意……”

天子的貼身侍衛剛剛拔劍,大將軍的親信們揮刀將他們誅殺在馬下。

“敢妄動者,見機殺之。”大將軍的親信吼道。

外圍數百名羽林郎見天子被要挾,也不敢輕舉妄動。

“區區數十人也要謀反嗎?”天子目光落在大將軍的臉上,聲音依然是威儀棣棣。

“哪裡是要謀反,只為取你性命。”大將軍似有難以抑制的悲憤,“你這個狗皇帝,記得沙門案麼?你下令夷平我宗門九族,殺我沙家老少一千三百餘口,卻不知獨獨讓我僥倖逃脫,二十年來我費盡心機,終於等到報仇的機會。天不負我,哈哈哈……”

“你就是當年那條漏網之魚,十二歲的沙鵬飛。”天子驚道。

“正是我,讓你死得明白。”大將軍手臂用力,往天子脖頸削去。

一聲咆哮來得正是時候,美人獸凌空飛起,霎時間,天地昏暗,飛沙走石,林子裡一股由地而起的怪風,直颳得馬兒站立不穩,眾人紛紛墜落。

大將軍劍力不濟,天子躲過一劫,兩人跌在一處,大將軍挺劍再刺,卻又有一陣壓迫襲來,教他劍也拿不穩,竟脫手飛出老遠。

“殺了狗皇帝。”大將軍急令親信上前。卻無人回應。

他回頭一看,眾人皆跌爬在地上,手中所有兵刃飛出老遠,連箭羽長弓也自行脫身而去。

大將軍頂風而起,朝天子而來,驀然卻屹立不動,直楞楞望著前方。

美人獸攔在中間,堵住大將軍的來路。

“雲路萬里,百邪不侵,兵鋒避之。我是避邪。”美人獸開口言語,唬得眾人呆若木雞。

“我來此化去一段孽緣。”避邪獸將口中的赤焰花放在地上,赤焰花一觸地,頓時騰起一股青黃的火苗,漸漸向四野擴展開來,將大將軍一眾人與天子一眾人隔了開來。

“多謝神君救命之恩,”天子俯首拜道,“大恩不敢言謝,真是個無以為報。”

“無需你的報答,我救你也是還恩,五十年前,你救我一命,今兒個還你罷了,還記得你救的那隻小鹿麼?”

天子經避邪一說,依稀記得五十年前,只有七歲的他救過一隻背上有箭傷的小鹿,還命人包紮小鹿傷口,在它脖上掛上一塊小牌子,上書“免獵牌”,好生照料了它幾個月,一日清早來瞧它時,不見了它的蹤影,為此天子還難過了好一陣。

如此往事重新提起來,天子竟熱淚盈眶,童年的天子也是多愁善感,柔弱似水。

天子眼睛一閉,耳邊就響起刀劍交鳴,眼前盡是血影重重。宮中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早讓一個懵懂的小童成為今天凌絕天下的霸主,眼一橫,朝野盡顫,手一揮,幾萬個人頭落地。

“記得,記得。”天子答道。

“記得就好,你五十年前的善心,救了你一命,日後當以好生之德治理天下,方能保你無恙。”

天子唯唯諾諾,口中稱是。

避邪說完,四蹄蹬地,就要離去,聽嗖嗖的兩聲,兩支青鸞箭,方向各異,勁力十足,噗哧一聲同時射在避邪身上。一支沒進眉心,一支透進胸口。避邪站立不住,癱在了地上。

大將軍飛身而出,身後幾十名親信,個個滿弓搭箭,對準避邪美人獸。

“哈哈哈……”天子仰天狂笑,“獸就是獸,終究看不出我們只是演了一場戲,就騙過了她。”

大將軍單膝跪地,“陛下英明。”眾將跪地山呼萬歲。

火焰牆突兒化為一股煙,隨風飄去。

風沙散去,天色明朗起來,只是,日頭西陲,已經臨近了黃昏。羽林郎扶天子上馬,一縱人興奮異常。他們收拾起散落的刀弓,朝避邪圍來。

“快將那美人獸縛起來,起駕回宮,朕要昭明天下,以示承天之德。”

避邪忍住鑽心的痛楚,閉著眼睛裝死,心中懊惱異常:“倘若不是人類用這種卑鄙的手段,這群凡夫俗子怎麼能射中自己。那人面獸心的皇帝,真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

避邪悲嘶一聲,剛剛上路的眾人大驚失色,只見狂風又起,只比先前的更為劇烈,恍惚之中,避邪獸掙脫繩索,向後逃去,眾將聽天子大呼:“放箭,射死她。”

數百人引弓,箭似飛蝗,一齊朝避邪獸射去,待眾人魚皮袋中箭羽空空如也,這才停下,箭停,風也停,只見鋪天蓋地都是雜亂的箭羽,一團模糊的黑影身上插滿箭羽,眾人走近一看,只見天子和大將軍被捆在一起,身中箭羽無數,早已雙雙氣絕而亡。

而那條捆繩,正是方才捆避邪獸的那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