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5月11日微信發佈的訂閱號助手?

剛剛他爹

目前僅推出iOS版本,安卓版暫未推出。

訂閱號助手1.0版本主要有三個頻道,互動、發表、我。在互動列表裡可以針對內容的評論進行互動回覆。

發表頻道支持新建內容,草稿箱以及“我的發表”內容,新建支持發表文章、圖片消息、文字消息。發表文章頁,用戶可以上傳圖片、拍攝圖片、添加音樂、字體大小以及顏色的修改,不支持視頻內容的上傳。

“我的發表”頁面可以看到相關內容的數據情況,另外,點擊圖文內容詳情頁,可以直接修改錯別字和刪除內容。

“我”的頻道頁則可以看到關注人數,好友們發來的留言,讚賞記錄、數據統計、素材庫內容。

當用戶選擇接受消息後,粉絲們的留言和私信均可以第一時間看到。

僅從功能來看的話,自媒體們的基本需求都可以滿足,比如發佈圖片內容、文字內容,圖文內容也支持,甚至可以在手機上創作。

當然,總體來說,訂閱號助手的推出還是有好處的,比如有急切內容需要發佈的時候,訂閱號助手就比較方便了。

目前各個自媒體平臺裡面,推出獨立內容創作App的還有百家號,從實用性來看,訂閱號助手明顯不如百家號App簡潔明瞭。


郭靜的互聯網圈

最讓人驚喜的新功能,應該是能看到最近15天裡閱讀、分享、留言次數最多的粉絲,相當於“忠實粉絲排行榜”。

(目前暫時僅有iOS版,iOS用戶可在新榜後臺回覆“助手”獲取體驗鏈接)

新增功能:

發表內容、互動消息提醒、“忠實粉絲排行榜”

與“公眾平臺助手”小程序相比,“訂閱號助手”App最重要的功能應該是“發表”。

讓公號運營者隨時隨地能發表內容,是張小龍的心願。

因為使用場景的不同,手機端的發表功能與電腦端有一些差異。

發佈只提供三種選擇:發表文章、圖片消息、文字消息。沒有多圖文消息的選項。也就是說在App端只能發表單條圖文。

至於圖片消息,榜妹親測最多一次可以發佈9張圖片,添加一段描述語,感覺就跟發朋友圈一樣一樣的。發佈後在會話頁顯示的是第一張圖,右下角標有圖片數。

2. 互動消息提醒

有了這個功能,公號運營者可以在第一時間精選並回復粉絲的留言。

對於需要提升用戶粘性的小號來說,這顯然是個不錯的輔助功能。但留言分分鐘滿100條的大號可能會被消息彈到崩潰。

3. “忠實粉絲排行榜”

除了基本的數據統計功能外,“訂閱號助手”App還藏了一個彩蛋:讓你知道自己的忠粉是哪些人。

在“關注我的人”裡,有一個排行榜,分別列出了閱讀、分享、精選、留言最多的前十名粉絲排行,統計週期為最近15天。

通過這個排行榜,你就能知道最近半個月,是哪些人天天在看你的文章,為你轉發打call了!忠實粉絲也可以通過實際行動,讓公號運營者注意到你。

除了看到Top10鐵粉排行榜,手機端上還可以通過點擊粉絲頭像,進入一個單獨的頁面,看到粉絲的互動數據,所屬地區,簽名等信息,如果48小時內有過互動,可以直接給對方發消息。(悄悄說一句,還能放大頭像看大圖)

雖然只能看到前十名,但運營者確實可以通過這個功能拉近與忠實粉絲的距離。

運營者吐槽:

為什麼還是不能在手機上開白名單啊?

還有一些細節上的吐槽,比如公號“格十三”的十三姐向榜妹反映,在App裡放留言時看不到10w+文章的具體閱讀數,而小程序上是可以看到的。(App裡看單篇具體數據在我→數據統計→文章數據裡,路徑比較長)

小程序和App的對比

“76年的龍”覺得App最大的遺憾是,開白名單和歷史文章閱讀量排行榜還是沒有。不過他覺得整體還是很不錯,以後就不用小程序了。

會考慮,未來會繼續開放新能力

換句話說,訂閱號App強調的是即時性和現場感,本來就不是用來進行復雜創作的。

這次的忠粉Top10排行榜也確實是個驚喜,直接把核心用戶帶到了運營者面前。要知道排行榜上出現的,全都是名副其實的鐵粉啊。


新榜


我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互聯網問答專家,每天發表關於科技、互聯網的深度觀點,有興趣的趕緊來關注一波~



科技扯談官

一是留言置頂功能。如果是我沒有找到,歡迎在評論區指正!

二是白名單這個經常用到的功能。

我們先看看這款APP長什麼樣子:

首先打開APP界面,選擇登陸方式。

發表:有新建、草稿箱和我的發表。

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就是這個APP就是小程序“公眾平臺助手”的加強版。除了留言功能不能置頂,其他功能全有,還可以新建文章,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發佈、預覽、互動、糾錯、數據統計都在手機上進行。

目前看來,APP還有一些尚待加入的功能,比如開白名單這個經常用到的功能。總之,期待後續的更新。


智東西


唐氏二少

作為一枚產品運營,說的高大上些,畢竟我們還肩負著“挖掘並最大化產品的價值運營”的神聖使命,所以,本文也會簡單闡述一下個人對此的一些思考和理解。


關於調整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app助手的主要幾個功能:

1、隨時互動

2、掌上發文

3、用戶分析

4、移動註冊

App Store給的解釋很全面了,這裡就不贅述了,個人對此的簡單評價是:功能很基礎,卻很實用。


關於契機


關於用戶

最後,我想說的是,用戶排行榜這個功能,

個人非常喜歡!!!此處一定要多加個幾個歎號以表心情。這個排行榜功能,幫助運營者非常直觀的可以辨別出活躍用戶,哪些用戶樂於分享,哪些用戶樂於評論,哪些用戶打開閱讀積極……

以上為自己的一些感想,然而影響最大的可能真的就是,再也沒有理由拒絕老闆讓你隨時隨地發推文的加班請求了吧!


一隻入行三四年的產品運營汪的進階筆記~


斜槓進步筆記

將PC端的操作,複製到手機上,不僅降低了創作門檻,也提高了創作者的創作頻率和熱情。

登陸

實時互動

移動應用創作

這項應用對於企業大V和自媒體來說作用並不大,畢竟要想排出令用戶傳播和閱讀的內容的板式,只能依靠PC端,手機暫時做不到。

數據統計

為何此時的騰訊會發布這款應用呢?

根據產品生命週期,微信用戶數量已迫近10億,用戶增量接近飽和狀態。微信公眾號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從野蠻增長到市場飽和。迅猛發展的微信逐漸放慢了腳步,此時朋友圈和微信群裡的微信公眾號內容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在內容創作方面,微信開發的這款應用,可以降低創作者的創作門檻以及熱情。通過手機發送簡單的圖文信息,這點看起來更像是新浪微博和QQ空間。

給個看法:


阿里風間

作為一款日常實用工具類 App,「訂閱號助手」自上線即贏得一片自媒體人的叫好聲,App Store 評分 5 分,好評如潮

二、隨時隨地發文

三、自媒體必備 App 推薦

作為一名自媒體人除了必備技能與日常積累外,也少不了需要一些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在此為大家推薦幾款 App。


通過各位的留言也可以看出大家對於微信推出此款產品的期待值,畢竟PC端處理某些事情有時候太過不便利了,效率也比較低下。
不過,如果用過微信此前推出的小程序「公眾平臺助手」可以看出這個「訂閱號助手」實則就是此款小程序的功能升級版。

「公眾平臺助手」小程序的功能包括:功能(消息、留言及通知);數據(用戶和圖文),不難看出主要的功能點圍繞著粉絲互動展開。
「訂閱號助手」app端除了具有小程序的粉互動功能,此外增加了發表(文章、圖片及消息)功能以及對已經發表的文章進行編輯和修改,當然要求不高的簡單編輯移動端搭配上語音輸入法還是可以完成的,但是估計對於稍微有點要求的編輯而言,也算是比較雞肋的,對於希望在手機端進行深度編輯這個想法暫時還是先放一放,當然圖片和短消息這個訴求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
作為公眾號運營者「訂閱號助手」的確帶來了一定的便利,對於即時性事件的需求:包括修改錯別字、發表突發性的消息、假期等特殊時間的文章發表以及和用戶的親密互動,這些痛點還是比較友好的可以滿足的。
畢竟「訂閱號助手」也是剛剛誕生,作為公眾號運營者還是需要給予它成長的時間,期待微信團隊可以賦予「訂閱號助手」更多的可能性,解決的問題場景也能夠更加的多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